×
油气田开发地质方法论与实践

包邮油气田开发地质方法论与实践

¥87.6 (7.3折) ?
1星价 ¥87.6
2星价¥87.6 定价¥1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19736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02197360 ; 978-7-5021-9736-0

内容简介

  《油气田开发地质方法论与实践》侧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研究思路及应用的技术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油气田开发地质过程中思维辩证法与方法论,通过解剖大量国内外典型研究实例,理论联系实际,分别论述了地层对比方法、陆相沉积砂体类型与描述方法、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地震属性特征与储层预测技术、层序地层学方法、油藏描述与方法应用、油气藏综合评价与非常规油气开发等。  《油气田开发地质方法论与实践》作为一本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参考书,可供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油藏捕述时代
三、开发地质方法论

第二章 油气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节 区域地层对比方法
一、岩性与电性对比法
二、古生物对比法
三、沉积旋回对比法
四、矿物对比法
五、地球物理方法
第二节 油气层层组划分与精细对比
一、层组划分的意义
二、层组划分与对比的依据
三、油气层层组划分
四、油气层对比方法与步骤
第三节 油气田多井对比与砂体连通性
一、河道沉积型单砂层连通关系
二、三角洲等时面与等岩性面对比法

第三章 陆相沉积砂体类型与描述方法
**节 概述
一、陆相湖盆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总体面貌的关键环境因素
二、陆相沉积砂岩储层特点
第二节 冲积扇沉积相与砂体
一、冲积扇沉积相特点
二、黄骅坳陷南部孔-段冲积扇-膏盐湖沉积体系
第三节 河流沉积学研究概述
一、河流研究回顾
二、河道形态与河道类型
三、曲流河流环境及沉积相特点
四、辫状河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特点
第四节 三角洲相及砂体
一、三角洲相特征与砂体类型
二、黄骅坳陷古近系三角洲实例
第五节 湖泊相带的划分及其特点
一、湖泊滩坝沉积相及滩坝砂体
二、碳酸盐岩湖泊相带的划分及其特点
第六节 湖盆重力流砂岩
一、重力流沉积作用与沉积类型
二、湖盆深水重力流水道
三、湖底浊积扇沉积特征
四、近岸水下扇

第四章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与实例
**节 储层构型理论回顾与河道构型要素
一、岩相分析
二、构型要素
三、河道构型分析
第二节 河道砂岩内部沉积界面等级划分与识别
一、河道砂岩内部沉积界面等级划分及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
二、单一河道边界识别标志与确定
三、点坝的识别与解剖
第三节 储层构型研究与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不同级次构型要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二、构型要素空间组合模式与剩余油分布
三、构型要素空间组合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五章 地震属性特征与储层预测
**节 地震储层学发展回顾
一、地震地层学的提出
二、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三、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 地震-地质模型的建立
一、岩石物理性质
二、层位标定及地震反射特征
三、地震资料分辨率评估
四、砂泥薄互层地质-地震模型分析
第三节 地震属性参数及特征分析
一、地震属性概论
二、基于剖面的地震属性
三、沿层地震属性特征分析
四、层间吸收属性
第四节 地震属性的优化处理与统计方法
一、地震属性的提取
二、地震属性的优化处理
三、地震属性参数统计方法
第五节 地震属性的适应性分析
一、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二、地震属性与含油气预测
第六节 波阻抗反演技术与储层预测
一、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
二、参数约束的模型反演
三、三维反演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第六章 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实践
**节 层序地层学理论发展历程
一、概念萌芽阶段(1948-1977)
二、地震地层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977-1988)
三、层序地层学理论形成与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二、层序及层序类型
三、准层序与准层序组
四、体系域
五、整合面与不整合面
六、密集段或凝缩层
七、可容空间
八、海泛面和*大海泛面
九、下切谷
第三节 全球海平面变化与层序的形成
一、级别概念
二、基准面
三、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特征
四、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与层序级别
五、海平面升降旋回与层序边界的关系
第四节 层序边界的识别
一、地表露头层序地层研究与层序边界
二、利用钻井资料识别层序边界
三、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边界识别
四、古生物特征与层序界面
五、地球化学标志与成岩作用
第五节 陆相断陷沉积盆地层序地层
一、陆相盆地沉积特点
二、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影响因素
三、实例分析
第六节 层序地层与成岩作用
一、层序地层界面与成岩作用
二、体系域与成岩作用
三、储层的孔隙演化

第七章 油藏描述与方法应用
**节 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一、精细油藏描述的定义与阶段划分
二、基础资料准备及录取
三、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第二节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
一、储层非均质性定义与分类
二、层内非均质性
三、层问非均质性
四、平面非均质性
五、微观非均质性
第三节 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流动单元划分
三、流动单元渗流屏障分析
四、流动单元实例研究
第四节 储层地质随机建模与方法
一、储层建模概述
二、随机建模的概念及方法
三、地质约束随机建模
四、储层三维建模方法与实例分析
第五节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一、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二、地质综合分析研究和预测剩余油分布
三、开发因素形成的剩余油与分布模式
四、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与剩余油饱和度探测

第八章 油气藏综合评价
**节 油气藏类型
一、我国陆相油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
二、油气藏的开发分类及特征
三、特色油气藏
第二节 我国石油储量现行分级与分类
一、我国石油储量及远景资源量分级和分类
二、储量计算技术与工业指标要求
三、评价区块储量技术
四、采收率及可采储量估算
五、油藏综合评价
六、油藏评价井优选及实施效果分析
第三节 国际油气储量评估方法
一、石油及天然气储量分类和分级
二、各级储量的定义和类型
三、地质储量计算
四、可采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计算
第四节 试油试采评价
一、评价区块的试油分析
二、评价区块试采评价
三、压力系统与产能预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