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包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81.4 (5.5折) ?
1星价 ¥81.4
2星价¥81.4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86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69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16178690 ; 978-7-5161-7869-0

本书特色

  薛进文、常健*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系列丛书》以政治学、法学和历 史学的综合性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特色人权发 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属性、理论内容和形成过程,并 结合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总结概括了中国人权法 治保障体系的构成、特点和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人权 保障政策的主要形式、基本特点、优势与局限、所处 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中国 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异 同,分析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的综合性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属性、理论内容和形成过程,并结合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总结概括了中国人权法治保障体系的构成、特点和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人权保障政策的主要形式、基本特点、优势与局限、所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异同,分析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评价。

目录

总论 **章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属性 **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独特内涵 第二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具有不同于西方人权 模式的独特潜力 第三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 辉煌成就 第四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 人权发展道路的一致性 第二章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研究思路 **节 已有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总体框架 **编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形成过程 第三章 关于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论争论 **节 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当代法学实证主义对人权普遍性的辩护 第三节 当代哲学对人权普遍性的论证 第四节 人类学对人权普遍主义的挑战 第五节 社会学的建构主义与基础主义关于人权 普遍性的争论 第六节 政治学对人权绝对主义的批判 第七节 辩证和历史地理解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理论建构 **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理论要求 第二节 辩证处理人权与其他各种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辩证处理各类人权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战略原则 第五章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节 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学习、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人权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第三节 人权理念在中国价值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人权》杂志发表文献的统计分析 第五节 人权著作的统计分析 第二编 中国特色的人权法治保障 第六章 中国人权法治保障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节 中国人权法治保障体系的特点 第二节 宪法和法律对人权的保障 第三节 国务院法规和规章对人权的保障 第四节 地方法规和规章对人权的保障 第五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权保障四类 规范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 宪法、刑法和劳动法保障人权的历史进程 **节 宪法保障人权的历史进程和特色 第二节 刑法保障人权的历史进程和特色 第三节 劳动法保障人权的历史进程和特色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人权司法保障 **节 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障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保障人权的过程和特色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障 第四节 其他司法制度建设中的人权保障 第五节 中国人权司法保障的特色 第三编 中国特色的人权政策保障 第九章 中国人权政策保障的基本特点 **节 中国人权政策保障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国人权保障政策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人权政策保障的优势与局限 第四节 中国人权政策保障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第十章 中国人权政策保障的具体内容与措施 **节 总体政策规划 第二节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保障政策与措施 第三节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政策与实践 第四节 特定群体权利保障的政策与实践特色 第四编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第十一章 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节 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影响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不同模式 第十二章 主要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异同 **节 英国、法国和德国人权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第二节 美国人权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第三节 韩国人权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第四节 俄罗斯人权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第十三章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比较与启示 **节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异同 第二节 发达国家人权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编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第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发展道路和特点 **节 发展中国家与人权新概念 第二节 对战后人权概念发展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十五章 各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异同 **节 亚洲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二节 非洲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三节 拉丁美洲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十六章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比较与启示 **节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共同点 第二节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权发展道路的差异 第六编 评价与结论 第十七章 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发展的评价 **节 联合国对中国人权定期审议情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第三次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过程分析 第十八章 结论与问题 **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常健,1957年生。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天津市领导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人权理论与制度、公共冲突管理、领导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的人权保障》、《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与方法》、《效率、公平、稳定与政府责任》等学术专*,主编了《公共冲突管理》、《领导学教程》、《人权知识公民读本》等,参与主编了《中国人权建设60年》以及《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和《中国人权在行动》等系列研究报告,主持翻译《公共部门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薛进文,研究员,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教育理论.担任《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委会副主任,《南开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编委会主任、主编了《周恩来与南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副主编)等多部*作,在《求是》《人民日报》《南开学报》《人权》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