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746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301274668 ; 978-7-301-27466-8
本书特色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主要从经济史学的视角,通过对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考察和专题性研究,把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分四个阶段:1951—1957年按照合作制要求普遍建立时期、1958—1979年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80—2002年恢复合作制的改革时期、2003—2010年多元模式的改革深化时期,探讨不同时期农村信用社变迁的动因、特征及经济绩效与不足,并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反思,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并对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从经济学和史学两个角度,对建国以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专项考察和研究,属于国内少有的这方面研究的精品之作。这一研究对于我国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广大金融工作者以及有志于 研究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本书结构及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普遍建立时期
(1951—1957年)
**节 旧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普遍建立
第三节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建立体现了合作制特征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58—1979年)
**节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变动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与实质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遭到破坏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第四章 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改革时期(1980—2002年)
**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形势
第二节 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改革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恢复的合作金融制度异化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第五章 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的改革深化时期(2003—2010年)
**节 新世纪初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原因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的改革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评价及实质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第六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与前瞻
**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
第二节 启示: 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前瞻: 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及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陈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史,在《江汉论坛》《华东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加省、厅级级项目10余项。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乡土中国
¥13.2¥2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