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问:南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初探

包邮大学问:南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初探

1星价 ¥18.1 (5.2折)
2星价¥18.1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1719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98页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214171955 ; 978-7-214-17195-5

本书特色

本书书名假明代大儒王阳明晚年哲学名著《大学问》为题,节选了作者自就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三年以来的文字与演讲(2012年7月-2015年7月)。主题以聚焦世界一流大学之道为旨,左右探源、上下求索,借圣贤之丝绸、缝自家之衣衾,循真理之足迹、悟治校之得失。选编力求客观真实、删繁就简,除部分全局性讲话以全文编入外,大多文稿皆采用节选凝练,在分类内以时间为序编排,尽量体现历史原貌。 作者认为,一名大学校长,除具备前瞻的科学视野和卓越的科学素养外,还扮演着多重角色:教育思想家——懂教育,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崇高的育人理念,熟悉办学规律,尊重学术自由;学术团队领袖——懂人才,善于识才、育才、引才、用才、护才,坚持兼容并包的人才理念和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首席运营官——懂管理,善于整合调配组织内各种资源;政治指导员和社会活动家——懂政治、广结交,洞悉社会需要,争取多方支持,共促发展进步。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自2012年于南京工业大学担任校长以来的一系列关于推进南工跨越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该书分为: 大学问、治校言、观天下、话创新、聚英才、铸团队促发展, 概述了创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目录

序 言 自 序 **章:致良知 青春飞扬 创新不止 选择北大 选择中国 选择未来 工业大学之“大” 精彩更在未来 成功源于梦想 致你们不朽的青春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应该坚守什么 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体育之我见 以书立学 以学立身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胜意人生路 让生命化蛹为蝶 立德立功立言 惟实惟勤惟新 勤学博闻 开放广德 自信远达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求学求真 启梦启航 乘骐骥以驰骋 怀天下以担当 忠于祖国 忠于事业 忠于真理 做一个真诚的探索者 变革中的中国高等教育 第二章:谋方略 因光荣而自豪 为理想而努力 科学发展 特色发展 跨越发展 打一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持久战 为早日实现“南工梦”而努力奋斗 人心齐 泰山移 全面促进南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志同道合 改革创新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新常态 新视野 新举措 蹄疾步稳 坚定前行 关于学科建设 关于人才培养 关于人文科学 第三章:观天下 共商全球化战略推动内涵式发展 *美人间四月天 一段隽永 一种修为 携手并进 继往开来 为“海归”开辟创新创业“乐土” 精诚合作 携手共进 第四章:话创新 实施协同创新战略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水乳交融 借而鉴之 探索“南工-先进材料谷”模式 协同创新助推实现“南工梦” 重德修身 厚积薄发 从源头上改革科技评价体系 打好原始创新“组合拳” 自信力行 引领创新 走创新之路 兴创新之风 科研评价要过好三道关 借势而为 借力而行 功崇惟志 博采众长 化学引领化工 化工成就化学 第五章:聚英才 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 以人为纲 繁荣盐阜 青年教师是大学的希望之星 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集团作战”铸就一流团队 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用“心”夯实人才工作 以“真”激发创新活力 引育人才筑基础 跨越发展绘宏图 人才引育“四好”要求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打造创新创业乐土 第六章:铸团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SEEKING A NEW BEGINNING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NO ROAD IS LONG WITH GOOD COMPANY 第七章:南工梦 打造世界教育名城 图书放漂 文明留根 304 翰墨香飘远 艺涵德乃馨 中国梦从来就不遥远 再回南工,依然情深意重 在*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散是满天星 聚作一团火 谋生 谋智 谋道 严以修身 贺信选编 第八章:新视界 “中国梦”的身体力行者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 海归引才的关键是“引心” 有机半导体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引导学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发奋图强 破头脑“深水区” 开创造力“闸门” “教育强省”应再突出些 院士校长的铁杆“粉丝” 中国科学家率先研发光学存储加解密技术 我科学家研发出光学存储加解密技术 “2014大学生就业季”代表地方高校“发声” 扭转“重物轻人”的倾向 “南工智慧”成就师生梦想 论“人情评选” 用全色显示纳米材料全新描绘彩色世界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维,1979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求学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后任职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2012年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自新加坡归国后,先后创立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开发平台。 主要研究兴趣为有机、塑料、印刷、生物、柔性电子。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化学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与江苏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在Nature (自然)系列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370余篇研究论文,获美国、新加坡和中国授权200余项发明专利;出版《有机电子学》、《生物光电子学》等学术专著。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家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