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软环境研究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软环境研究

1星价 ¥34.0 (6.2折)
2星价¥34.0 定价¥54.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1589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52015898 ; 978-7-5520-1589-8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集中阐释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在机理、系统研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厘清现有的科技法制保障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障碍,还借鉴了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从法制、体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法制保障的路径、做法和政策。 在此意义上,本书可以为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法制保障提供一定的启示,也能为相关部门自觉运用法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依法维护政府、公众、科技成果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均衡,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提供参考和启发。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集中阐释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在机理、系统研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厘清现有的科技法制保障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障碍,还借鉴了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从法制、体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法制保障的路径、做法和政策。 在此意义上,本书可以为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法制保障提供一定的启示,也能为相关部门自觉运用法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依法维护政府、公众、科技成果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均衡,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提供参考和启发。

目录

总序   导言   **章 基础理论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市场环境研究 一、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背景、意义、目标及特征    二、法律保障对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上海科技创新法治市场环境建设的瓶颈分析    (一)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创新资源集聚     (二)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保障财政金融支持     (三)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保障科研成果转化      (四)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创新服务支持    (五)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保障配套政策支持    四、对推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市场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模式 (二)完善科技创新, 开放公平的法治市场环境,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法治建设,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资 源共享的体系   (四)优化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法治保障,加强科技金融的服务功能      (五)完善涵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市场服务和法治保障体系 第三章 上海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文化支撑研究     一、上海科创法治文化解读      (一)个人本位独立文化     (二)理性规范法治文化     (三)兼容并蓄海派文化    二、上海法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二)“和而不同”的差序文化格局    (三)“敢为全球先”科创法治文化    三、科技文明时代上海法治文化异化      (一)海派法治文化自身存在局限性    (二)社会大众在心理认知上的瓶颈    (三)强大政府是海派法治文化成熟的双面刃    四、上海法治文化培育的基本思路    五、上海科创中心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举措      (一)提升市民法律素质,夯实法治文化基石     (二)以草根的科技创业倒逼产业的科技创新     (三)尊重商业文明,唤起科技文明      (四)以金融创新激活科创法治文化   第四章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创新完善    一、制定《关于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管理 条例》(一)相关立法经验简介   (二)立法理由    (三)立法建议 二、制定《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一)相关立法经验简介      (二)立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      (三)立法理由及建议    三、制定《上海科普条例》     (一)相关立法经验简介     (二)立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      (三)立法理由    (四)立法建议    四、修订《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一)相关立法经验简介    (二)修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   (三)修法理由     (四)修法建议   第五章 国外科技创新的经验及立法保障制度梳理   一、美日韩三国科技立法保障制度梳理     二、美日韩三国科技创新立法转型分析    (一)美国      (二)日本    (三)韩国    三、美日韩三国科技立法转型特点    (一)科技立法坚持国家战略导向    (二)科技立法重视产学研结合      (三)适时适度实现科技立法的动态调整   四、美日韩三国科技立法转型发展的启示 (一)利用国家战略引导科技立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完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六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上海市科技立法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一)数据采集      (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三)分析框架构建     四、研究过程:一维分析      (一)时间维度分析   (二)行业类别分析     (三)级别维度分析      (四)政策层级分析     (五)政策主体分析      (六)关键词分析     (七)政策工具分析   五、二维视角的分析研究    (一)行业类别维度VS时间维度      (二)级别维度VS时间维度      (三)政策层级VS时间维度     六、完善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法治环境对策     (一)完善现有科技法体系     (二)建立健全技术交易市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 第七章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产权保障研究 一、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构成分析      (一)创新要素研究      (二)保护制度研究      (三)服务体系研究      (四)高端人才研究 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指标体系     三、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   (一)构造判断矩阵和确定各层相对权重      (二)组合权重确定   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水平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二)评价过程   (三)评价结果    五、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研究      (一)逻辑框架      (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的优势分析( S)      (三)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的劣势分析(W)      (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的机会分析( O)      (五)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障的威胁分析( T)    六、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高端引领,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     (二)加强保护,提升创新环境吸引力     (三)提升服务,增强管理创新软实力     (四)优化环境,增强人才培育凝聚力    参考文献   附表一 美国科技创新政策    附表二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梳理    附表三 韩国科技政策梳理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辉,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南昌大学法学学士(2002年)、复旦大学法学硕士(2005年)、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2011年)。先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2014.9—2015.9),香港大学法学院(2014.1—2014.2),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研究所(2013.9-2013.12)(2009.3—2009.9)进行访问交流,迄今为止出版专著3部,发表CSSCI来源期刊20余篇,负责主持*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0项,其余课题10余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