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
1星价
¥106.6
(7.2折)
2星价¥106.6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782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030478290 ; 978-7-03-047829-0
本书特色
以阿拉善备选区的场址比选为例,本书论述了深埋处置库备选场址区岩体工程地质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其内容包括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与适宜性评价、场址区段大地形变InSAR解译分析、花岗岩深孔地应力测试、备选场址区岩体质量评价与预测分析、岩体长期强度与洞室长期稳定性预测方法等。
内容简介
以阿拉善备选区的场址比选为例,本书论述了深埋处置库备选场址区岩体工程地质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其内容包括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与适宜性评价、场址区段大地形变InSAR解译分析、花岗岩深孔地应力测试、备选场址区岩体质量评价与预测分析、岩体长期强度与洞室长期稳定性预测方法等。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11.1研究内容11.2研究背景11.3研究目的11.4技术路线2第2章 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32.1研究现状32.2阿拉善及邻区主要构造单元及边界断裂42.2.1阿拉善及邻区自然地理概况42.2.2阿拉善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52.2.3构造运动发展史62.2.4阿拉善及邻区主要边界断裂82.3阿拉善及邻区地质力学模型92.3.1阿拉善地块新生代变形特征92.3.2阿拉善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型112.3.3阿拉善及邻区构造地质力学模型132.4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162.4.1已有相关成果162.4.2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82.4.3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312.4.4塔木素与诺日公次级块体的区域地壳稳定性比较382.4.5小结与建议39参考文献40第3章 阿拉善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与适宜性评价433.1研究现状433.2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因子的比选453.2.1评价因子的比选原则453.2.2评价因子比选463.3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模型523.3.1评价指标523.3.2评价指标分级523.3.3指标权重563.3.4评价模型583.4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及选址适宜性分区583.4.1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与选址适宜性583.4.2单因素评价及选址适宜性分区583.4.3多因素评价及选址适宜性分区593.5小结与建议623.5.1小结623.5.2建议63参考文献63第4章 场址区地表变形ASAR(ERS)干涉雷达(InSAR)数据解译分析664.1研究概况664.1.1InSAR观测研究的优势664.1.2工作区范围664.2地质背景664.2.1地形地貌与地表覆盖物664.2.2区域地层岩性674.2.3主要断层和地震674.2.4人类生产生活情况694.3InSAR原理及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704.3.1两轨雷达数据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原理704.3.2多时相雷达数据差分干涉测量原理714.3.3构造运动InSAR观测研究进展724.4InSAR数据与处理过程744.4.1数据选取744.4.2数据处理方法754.5塔木素地区InSAR数据处理过程804.5.1塔木素地区ERS数据804.5.2数据处理过程824.5.3变形特征884.6诺日公地区InSAR数据处理过程934.6.1诺日公地区ASAR数据934.6.2数据处理过程964.6.3变形特征1014.7比选场址InSAR观测结果地质分析1094.7.1L波段数据与C波段数据观测结果比较1094.7.2地质灾害变形分析1094.7.3区域活动构造变形分析1164.7.4问题与建议1224.8结论123参考文献124第5章 阿拉善花岗岩体深孔地应力测量分析1285.1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方法1285.1.1测试原理1285.1.2测试方法与程序1305.1.3数据分析方法1335.1.4测试设备及质量保证1345.2诺日公NRG01号钻孔地应力测量及分析1385.2.1诺日公NRG01号钻孔概况1385.2.2诺日公NRG01号钻孔测量结果1405.2.3诺日公NRG01号钻孔测量结果分析1445.3塔木素TMS02号钻孔地应力测量及分析1495.3.1TMS02号钻孔概况1495.3.2塔木素TMS02号钻孔测量结果1505.3.3塔木素TMS02号钻孔测量结果分析1545.4主要结论及对比分析1585.4.1诺日公NRG01号钻孔1585.4.2塔木素TMS02号钻孔1585.4.3诺日公NRG01号钻孔与塔木素TMS02号钻孔应力状态对比分析159参考文献160第6章 备选场址区岩体质量评价1616.1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1616.1.1岩体结构1616.1.2岩体质量分级方法1616.1.3围岩分级存在的问题1646.2选址阶段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1646.2.1选址勘察阶段的地质资料1646.2.2基于岩体纵波波速的岩体质量评价1676.2.3地球物理数据在岩体质量评价上的应用1716.2.4选址勘察阶段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1746.3塔木素花岗岩体质量评价1766.3.1场区地质特征1766.3.2区域应力场分析1766.3.3场区地表节理统计及地表岩体质量评价1776.3.4钻孔岩心质量随深度变化规律1836.3.5物探剖面及目标深度岩体质量评价1916.4诺日公花岗岩体质量评价1986.4.1场区地质特征1986.4.2区域构造应力作用1986.4.3地表节理统计及地表岩体质量评价1996.4.4钻孔岩心质量随深度变化规律2036.4.5物探剖面及目标深度岩体质量评价2126.5场址对比及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与结果2196.5.1塔木素场址与诺日公场址对比2196.5.2深部花岗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及场区岩体评价结果2226.5.3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探讨2306.6小结230参考文献230第7章 岩体长期强度与洞室长期稳定性的预测方法2337.1脆性岩石长期强度的时间效应与预测方法研究2337.1.1问题的提出2337.1.2国内外研究现状2367.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377.2基于古地下工程岩石破裂的长期抗拉强度反演方法2407.2.1研究现状2417.2.2岩石拉伸破裂实例的选择方法2437.2.3悬垂岩体的应力分析及破裂面模拟方法2497.2.4基于强度折减的原位抗拉强度反演方法2557.3龙游牛场古洞室顶板开裂机制与抗拉强度反演2567.3.1研究现状2577.3.2牛场古洞室群概况2577.3.3洞室顶板的变形破坏调查2607.3.4顶板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2637.3.5顶板开裂机制与原位开裂强度2677.3.6小结2717.4地下工程长期稳定性类比分析与预测方法2727.4.1类比法基本原理2727.4.2地下工程长期稳定性的类比分析2737.4.3洞室长期稳定性的数值模拟方法2747.5小结277参考文献278第8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2828.1主要结论2828.1.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2828.1.2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2828.1.3备选场址区岩体质量评价2838.2下一步工作建议283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0 -
递归求解
¥9.4¥28.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0¥16.0 -
核科学基本原理
¥14.5¥39.8 -
技术史入门
¥15.4¥48.0 -
天文学卷-异想天开-古今中外天文简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6.1¥19.0 -
科学哲学——科学家的视角
¥43.9¥78.0 -
发现之旅数的王国——世界共通的语言
¥41.1¥68.0 -
声音简史
¥23.9¥52.0 -
青少年及成.人普林斯顿数学分析读本
¥43.1¥69.0 -
130种美鸟彩图馆
¥15.3¥39.8 -
疯狂实验史-II
¥23.7¥36.0 -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6.0¥15.0 -
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
¥9.8¥26.0 -
概率统计
¥5.7¥11.0 -
新科学时代的思考
¥46.2¥78.0 -
智慧宫029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75.5¥128.0 -
现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34.8¥49.0 -
羌塘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生成和保存
¥229.0¥318.0 -
中国母乳营养成分地理分布图集(2024年)
¥58.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