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043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030404305 ; 978-7-03-040430-5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环境法的能源关切和能源法的生态化变革,重点介绍和讨论了环境与能源法共通的理念,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环境与能源法共同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原则、公众参与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和利益衡量原则;环境与能源法通用的基本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标准制度、税费制度、能效标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特别体现环境法与能源法融合趋势的专门立法,即循环经济法、可再生能源法和气候变化应对法。
金自宁、薛亮、邱国玉编著的《环境与能源法学》针对非法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学习环境与能源法课程的需要而编著,也可供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对环境与能源法的一般原理和相关规定、学科核心问题和前沿问题有所了解的读者参考,包括环境科学和法学专业的学生,环境与能源法律政策领域的相关实务人员、研究者和律师,以及其他对环境与能源政策和法律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能源法律法规为蓝本, 以环境法与能源法的内在统一性为基础, 努力吸收近年来环境法学、能源法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研究成果, 坚持从环境与能源法学的特点出发, 全面、系统地阐明环境与能源法的基本理念、特点、原则、制度等基础知识和相关应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环境与能源问题
1.1.1 环境
1.1.2 环境问题
1.1.3 能源环境问题
1.1.4 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
1.2 环境与能源法的概念与特征
1.2.1 概念
1.2.2 环境与能源法的特征
1.2.3 调整对象: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环境与能源法律体系
2.1 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概述
2.1.1 法律规范
2.1.2 法律渊源
2.1.3 我国法源的效力体系
2.1.4 法律规范的选择
2.2 我国的环境与能源立法
2.2.1 新中国的环境能源立法史
2.2.2 我国环境与能源立法现状
2.3 环境能源法律体系
2.3.1 环境能源法律规范的渊源体系
2.3.2 环境能源法律规范的动态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章 环境与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3.1 概述
3.1.1 法律原则
3.1.2 环境与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3.2 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3.2.1 协调发展原则的提出
3.2.2 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
3.2.3 协调发展原则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
3.2.4 从协调发展原则到可持续发展原则
3.3 从污染者负担到受益者补偿
3.3.1 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提出
3.3.2 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
3.3.3 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新发展:受益者补偿?
3.4 从危害预防到风险预防
3.4.1 预防原则的提出
3.4.2 不确定的风险预防原则
3.4.3 预防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
3.5 公众参与原则
3.5.1 公众参与原则的提出
3.5.2 公共参与原则的制度化
3.5.3 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
参考文献
第4章 环境与能源行政机关
4.1 行政机关概述
4.1.1 行政机关的涵义及特征
4.1.2 行政机关的职能定位
4.1.3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
4.2 我国环境与能源行政机关
4.2.1 我国环境与能源主管行政机关的设立
4.2.2 我国环境与能源行政机关现状
4.2.3 我国环境与能源行政机关体系的特点
4.3 我国环境与能源行政机关体制的完善
4.3.1 补正行政组织法的缺失
4.3.2 继续调整政府角色定位
4.3.3 强化跨行政区域的流域/地区协调机制
4.3.4 探索专家咨询制度
参考文献
第5章 环境与能源规划与许可制度
5.1 环境与能源行政规划制度
5.1.1 行政规划的概念
5.1.2 我国环境与能源规划种类
5.1.3 环境与能源规划的法律效力
5.2 环境与能源行政许可制度
5.2.1 环境与能源行政许可
5.2.2 环境与能源许可制度
5.2.3 我国的环境与能源许可制度
5.3 总量控制下的排污许可交易制度
5.3.1 概念
5.3.2 源起和发展
5.3.3 与传统标准设定方法的比较
5.3.4 我国排污交易制度发展状况
5.3.5 相关理论争鸣
参考文献
第6章 环境与能源标准制度
6.1 标准制度概述
6.1.1 标准的概念
6.1.2 标准的分类
6.1.3 作为规制工具的标准
6.2 我国的环境与能源标准制度
6.2.1 我国的标准制度
6.2.2 我国环境与能源标准制度
6.2.3 环境与能源标准的法律效力
6.3 我国环境与能源标准制度的完善
6.3.1 慎重限定强制性标准范围、开放多元主体参与标准制定
6.3.2 环境与能源标准制度与相关制度的配合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章 环境影晌评价
7.1 概述
7.1.1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7.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7.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7.2.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源
7.2.2 我国环评制度的适用对象和评价内容
7.2.3 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制度
7.2.4 我国规划环评制度
7.2.5 我国环评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7.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7.3.1 环评的内容:可选方案(alternatives)的缺失
7.3.2 公众参与:权利保障未确立
7.3.3 环评的执行:反思“环评风暴”
参考文献
第8章 环境与能源行政契约
8.1 行政契约一般原理
8.1.1 行政契约概述
8.1.2 行政契约的缔结依据
8.1.3 行政契约与依法行政原则
8.1.4 行政契约制度的主要内容
8.2 环境与能源契约
8.2.1 概述
8.2.2 源起和发展
8.2.3 环境与能源契约的功能与比较优势
8.2.4 环境与能源契约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
8.2.5 环境与能源契约的激励与约束
8.2.6 环境与能源契约的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第9章 环境与能源法上的经济工具
9.1 概述
9.1.1 经济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9.1.2 经济工具的理论依据
9.1.3 税、费之间的关系
9.2 绿税
9.2.1 概述
9.2.2 我国的“绿税体系”
9.3 排污收费制度
9.3.1 含义
9.3.2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参考文献
第10章 循环经济法
10.1 循环经济法概述
10.1.1 循环经济法的含义和特征
10.1.2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0.1.3 循环经济法的立法模式
1O.2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10.2.1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
10.2.2 循环经济立法的内部关系
10.2.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制度
10.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软法”的“硬化”
参考文献
第11章 可再生能源法
11.1 可再生能源法概述
11.1.1 可再生能源法的含义、调整对象和特点
11.1.2 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11.1.3 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模式
11.1.4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立法
11.2 可再生能源法的具体制度
11.2.1 可再生能源法的主要制度
11.2.2 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第12章 气候变化应对法
12.1 气候变化概述
12.1.1 气候变化问题
12.1.2 气候变化之法律应对的必要性
12.2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应对
12.2.1 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及其实施
12.2.2 中国在气候变化应对之国际法律框架中的地位
12.3 气候变化之国内法应对
12.3.1 各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经验
12.3.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立法
参考文献
第13章 环境能源法律责任与纠纷解决途径
13.1 环境能源法律责任
13.1.1 环境能源法律责任的涌义
13.1.2 环境能源法律责任的内容
13.2 环境能源纠纷解决途径
13.2.1 司法途径
13.2.2 行政途径
13.2.3 社会途径
13.2.4 信访及其他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 环境法学教学配套案例目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自宁,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5年起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任教,讲授宪法、行政法、环境法等课程。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获EdwardsFelIowship资助,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公法学基础理论、行政法学和环境法学。近年来聚焦于环境风险规制研究,主持“环境风险规制的行政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3BF、X032);“风险规制与行政法治”(教育部11YJC820047)等项目。2005年以来,已发表专著《公/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译著《行政法的范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物理与政治》(三联书店,2008)、《风险规制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12)和专业论文30余篇。 薛亮,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近年来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中国城市水务法研究述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经济法分析》、《“去城市看海”的法学思考》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产品质量安全法》(**副主编)、《经济法》(参编)、《产品安全法》(参编)等3部教材,主持“陕西省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法律促进机制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3JK0091)、“基于生态文明的陕西污水处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32035)2项科研项目,参与“深圳生态文化与生态设计研究”(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25A037)等科研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