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48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517048473 ; 978-7-5170-4847-3

本书特色

  《严寒及寒冷地区凹凸棒土饮用水净化技术》以严寒与寒冷地区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范要求,针对水厂常规工艺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优选江苏盱眙凹凸棒土,分离提纯后,分别进行热改性、酸改性、有机改性、碱改性处理,基于改性土样的微观结构特征,运用界面配位-吸附-混凝理论与正交-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改性土样对色度、氨氮的低温去除效果,从反应动力学与物质转化等方面探索反应机理,确定zui优改性方式。研发基于改性凹凸棒土的“载体絮凝-高效沉淀-预涂膜过滤”的脱色脱氨氮水处理工艺集成技术,探索新型高密度沉淀池与4A分子筛预涂膜过滤器的优化运行控制方式;研发高浓度凹凸棒土-MBR组合工艺,分析低温脱色脱氨氮的效果,考察高浓度凹凸棒土强化反应器内污泥混合液性能与减缓膜污染的机理,为拓展凹凸棒土应用领域以及严寒与寒冷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提供可行的理论技术支撑。
  《严寒及寒冷地区凹凸棒土饮用水净化技术》适合从事饮用水处理的科研、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水文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严寒与寒冷地区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为研究对象,依据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范要求,针对水厂常规工艺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优选江苏盱眙凹凸棒土,分离提纯后,分别进行热改性、酸改性、有机改性、碱改性处理,基于改性土样的微观结构特征,运用界面配位-吸附-混凝理论与正交-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改性土样对色度、氨氮的低温去除效果,从反应动力学与物质转化等方面探索反应机理,确定*优改性方式。研发基于改性凹凸棒土的“载体絮凝-高效沉淀-预涂膜过滤”的脱色脱氨氮水处理工艺集成技术,探索新型高密度沉淀池与4A分子筛预涂膜过滤器的优化运行控制方式;研发高浓度凹凸棒土-MBR组合工艺,分析低温脱色脱氨氮的效果,考察高浓度凹凸棒土强化反应器内污泥混合液性能与减缓膜污染的机理,为拓展凹凸棒土应用领域以及严寒与寒冷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提供可行的理论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

孙楠,女,1981年5月生,汉族,辽宁省盘锦人,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7月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水土资源系统分析与优化利用、水处理技术、水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马立新,男,1976年7月生,汉族,辽宁省铁岭人,博士,高级工程师。1999年、2007年、2013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任职,从事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研究,先后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部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起草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