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区生态变化评估报告

西北地区生态变化评估报告

1星价 ¥53.7 (3.4折)
2星价¥53.7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198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030519818 ; 978-7-03-051981-8

内容简介

丁永建主编的《西北地区生态变化评估报告(精)》依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数据和资料,对西北地区近60年的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在总结过去2000多年环境演变与社会发展中人地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对近60年来森林、草地、湖泊与湿地、荒漠植被、绿洲与农业、土壤侵蚀、沙漠化、冰冻圈及河川径流等生态与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其驱动因素;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了西北地区生态恢复和治理中的得与失;*后还总结了西北地区生态变化的总体特征,量化了各生态和环境要素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一些科学认识。 本书可供生态、环境、地理、地质、大气、水文、水利、农业、林业等方面科技人员及相关管理和决策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1.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特殊性 1.3 西北地区生态与环境评估重点关注问题 1.4 生态评估的概念框架与分析方法第2章 近2000年中国西北地区环境演变与社会发展 2.1 近2000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 2.2 近2000年西北地区社会发展 2.3 近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 2.4 西北地区过去气候变化过程对未来的指示意义 2.5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3章 西北地区森林变化 3.1 西北地区森林概况 3.2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总体变化特征 3.3 西北地区森林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西北地区森林建设典型案例与科学思考 3.5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4章 西北地区草地变化 4.1 西北地区草地概况 4.2 草地变化 4.3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4.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5章 西北地区湖泊与湿地变化 5.1 湖泊 5.2 湿地 5.3 西北地区湖泊与湿地保护对策 5.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6章 西北地区植被遥感宏观变化 6.1 西北地区植被概况 6.2 西北地区植被年际动态变化 6.3 西北地区植被变化驱动力 6.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7章 西北地区荒漠植被变化 7.1 荒漠区概况 7.2 荒漠区关键气候要素变化 7.3 荒漠植被变化 7.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8章 西北地区绿洲及农业生态系统变化 8.1 绿洲生态环境 8.2 绿洲农田生态系统 8.3 绿洲可持续经营潜力 8.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9章 西北地区土壤侵蚀变化 9.1 西北地区土壤侵蚀概况 9.2 西北地区土壤侵蚀变化 9.3 西北地区土壤侵蚀驱动力分析 9.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1O章 西北地区冰冻圈变化 10.1 西北地区冰川变化与冰川灾害 10.2 西北地区冻土变化 10.3 西北地区积雪变化 10.4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11章 西北地区河川径流变化 11.1 径流变化特点 11.2 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 11.3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12章 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变化 12.1 沙漠化的分布规律及区域特征 12.2 典型区沙漠化过程及成因分析——毛乌素沙地 12.3 典型区沙漠化过程及成因分析——石羊河流域 12.4 典型区沙漠化过程及成因分析——柴达木盆地 12.5 沙漠化防治成功的典型模式 12.6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13章 西北地区生态治理的得与失:典型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 13.1 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三江源区为例 13.2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晋陕蒙接壤区煤矿开发为例 13.3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经验教训——以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为例 13.4 退耕还林政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经验教训——以黄土高原为例 13.5 荒漠草原带沙漠化治理的经验教训——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13.6 核心结论与认识第14章 总结与启示 14.1 生态变化的总体特征 14.2 生态变化驱动因素综合分析 14.3 若干启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