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星价 ¥22.0 (5.5折)
2星价¥22.0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727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6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010172750 ; 978-7-01-017275-0

本书特色

发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精神文化领域的动荡与波动。本书通过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影响的论述,深入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为此,本书从后危机时代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着手,阐述相关的理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内容简介

发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精神文化领域的动荡与波动。本书通过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影响的论述,深入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为此,本书从后危机时代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着手,阐述相关的理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目录

绪论后危机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契机 一、后危机时代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理论视野中的后危机时代研究 (一)关于“后危机时代”的理解 (二)关于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三)关于后危机时代的哲学反思 **章 后危机时代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危机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一)后危机时代的内涵 (二)后危机时代的特点 二、后危机时代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后危机时代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二)后危机时代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三、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二)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二章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引发的理论思考 一、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危机论 二、深刻理解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三、透彻领悟后危机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意义 四、正确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五、全面审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第三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的后果粉碎了资本主义的“神话” (二)危机的爆发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四)金融危机所提出的警示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内容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观念面临新的“调整” (二)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 (三)传统的国家主权观与国家利益观受到冲击 (四)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课题 第四章 后危机时代创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方向: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教育 (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 (三)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二、夯实内容:提升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的能力 (一)加强诚信教育,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 (二)开展艰苦朴素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强化事业发展教育,提高生存发展能力 (四)深化信仰教育,建构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创新方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四、健全机制: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的联动网络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三)信仰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 (四)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五、完善保障: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二)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与机制 (三)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现状分析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 一、研究设计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后危机时代相关内容的认知和评价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三、后危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不够,且认识多停留于工具价值层面 (二)对社会发展关注度较低,视野不够开阔,影响到对问题的判断和把握 (三)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不够成熟,辨识能力有待提高 (四)网络兴趣和网络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那么重视 (五)对诚信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在对自己的具体要求时又容易放任自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于冰,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先后主持*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伦理学研究》、《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