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美学-成中英文集-第九卷
- ISBN:97873002371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300237190 ; 978-7-300-23719-0
本书特色
《伦理与美学》一书分为两部分,由有关本体美学的研究和有关伦理学的研究构成。有关本体美学的研究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的方法,从易学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实用美学等方面对美学进行了诠释,赋予了本体美学以时代内涵和世界意义。有关伦理学的研究讨论了中国历史上的人权意识及正义观,阐释了儒家伦理的现代化及中国现代伦理体系的建立,论述了全球背景中的道德教育,展望了全球伦理在21世纪的发展。
内容简介
《伦理与美学》一书分为两部分,由有关本体美学的研究和有关伦理学的研究构成。有关本体美学的研究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的方法,从易学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家美学、实用美学等方面对美学进行了诠释,赋予了本体美学以时代内涵和世界意义。有关伦理学的研究讨论了中国历史上的人权意识及正义观,阐释了儒家伦理的现代化及中国现代伦理体系的建立,论述了全球背景中的道德教育,展望了全球伦理在21世纪的发展。
目录
引子
本体美学与中国美学的本体性
**讲美学的层次和方向
第二讲美与快乐及真善
第三讲美的实现
第四讲中西美学
第五讲易学美学
第六讲实用美学
第七讲儒家美学
第八讲道家美学
第九讲佛家美学
第十讲美学的追问
第十一讲从本体到诠释
第十二讲从诠释到本体
雅附一中国美学之美的动态化过程
——诗与画中主客交融的创造性和谐
雅附二美与艺术的本体论美学研究
——充实与空灵作为中国美学中的两极论孔孟的正义观
中国历史与哲学中的人权意识
转化品德为人权:研讨儒家伦理学中人的动力与潜能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
论德性本体伦理学(东方)与权利后设伦理学(西方)之综合
——作为人性与理性之综合的道德正当:权利与德性共有的辩护
走向模糊化的普遍性
——论跨文化传统与生活理念的价值包含
全球和宇宙背景中的道德教育:两种哲学范式
中国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中国现代伦理体系的根源及其发展
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
发展全球价值伦理
——中西价值体系的层次与其整合体现孔子与儒家仁爱伦理与忠恕之道
面对文明社会:伦理、管理和治理
儒家伦理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创造21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
全球伦理与21世纪儒学的发展
后现代语境中的儒家本体伦理学发展
文明对话的价值层次:自我批判、理性认知、伦理整合与价值创新
21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
审美与诠释
“本体美学”的重要启示
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
本体美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成中英,美籍华人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哲学家,2016年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1935年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创始人及荣誉顾问,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主编,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建者及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持人,浙江大学文化与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创始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客座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儒家哲学、本体诠释学、中西哲学比较、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逾35种,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小窗幽记
¥5.7¥1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