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5326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85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67532656 ; 978-7-5675-3265-6
本书特色
中国教育一直在寻求一种完美的机制,能够让个人的学习乐趣和社会责任获得平衡。而中国传统教育对此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本书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等,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各个方面。
内容简介
荣获 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入选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中好书! 《出版人》杂志2017年7月推荐榜!腾讯·商报华文好书六月榜! 真正的知识来自于个人面对知识的亲密体验 一个文明不外乎是它的教育发展史 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史部)获奖作品 日本学者誉为“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人者”的代表作 随书附赠精装笔记本
目录
相关资料
李教授这本新著论述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对于私人讲学、考试选才、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建立、书院的兴盛,以及大众教育,都巨细靡遗。在教育思想方面,李教授一方面论及儒家经学在教育上的深远影响,是权威人格与保守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强调道学思想摆脱威权和科举,培养自我的重视。同时也论及佛教与儒家教育的互动。在教育的实际运作方面,论述识字、家庭教育、技术教育、平民教育、课程的演变,以至学生的生活和学生运动等等。这些课题,都超越了过去关于教育的实际情况的描述及评估。这本书特别值得探讨有关问题的学者深思,也对研究历史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好的助益。 ——陶晋生(台湾中研院院士〉 本书以历史的眼光描给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学以为己;广泛引用中、美、日的研究成果,交互比较,提供深刻的反思,充满挑战及启发性;学术视野开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史、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民俗史等多学科的成果和资料展开论述;在中国教育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丰富程度前所少有。作者透过中西比较观点,扩大了既有教育史学界研究视野,深具创意与价值。— —周愚文(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独自挑起或应由一个团队进行的项目,而成果是壮观的。……一幅宏大的图卷上,绘出跟中国传统教育关连的思想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迄今无可比拟,特别是通常被忽略的征服王朝亦整合进来。……这部聚焦教育的参考书,实质上处理了整个上古到十七世纪中国的知识史。 ——弗郎索瓦·奥班《宗教社会科学档案》 全书洋溢着平和与深思的气息,给我们阐明传统中国复杂的教育与人格培养的特质。 ——Helwig Schmidt-Glintzer(施寒微), Monumenta Serica 该书文笔流畅简洁,以完整的结构驾驭广泛的素材,清晰而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历程。 ——Barbara Lynne Rowland Mori(森美罗),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作者简介
李弘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过去三十多年间专研中国的教育史,从宋代开始,而及于整个传统中国,先后以英文及中文出版多本有关中国教育的著作,日本关西大学《泊园》称誉他为“活跃于当今世界治中国教育及科举史之**者”。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乡土中国
¥13.2¥26.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