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版)

1星价 ¥33.8 (3.8折)
2星价¥32.9 定价¥8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4547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41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302454717 ; 978-7-302-45471-7

本书特色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版教材在第3版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增减。从多媒体系统角度出发,本版教材分成三个部分: (1)多媒体压缩和编码(第2~14章),介绍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媒体的基本知识、压缩和编码方法; (2)多媒体光盘存储技术(第15~17章),介绍CD、DVD、HDDVD和蓝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存储格式; (3)多媒体网络(第18~32章),以多媒体网络应用和服务质量(QoS)为中心,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宽带(有线、无线和移动)接入因特网的基础知识。每章均附有练习和思考题,用于辅助读者掌握本章的要点;每章内容的来源都列出了参考文献和站点,读者可用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

内容简介

本版教材系统介绍了多媒体系统的核心技术,在内容上力求选用相对成熟和实用的新技术,在技术原理阐述和解释上力求清楚准确。为保持多媒体技术基础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教材不免与其他学科教材有交集。此外,教材中包含许多技术背景和技术细节,目的是为更好地理解技术原理,细节也反映理解的深浅。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使本教材的篇幅比较大,但还是比国外同类教材的篇幅小很多。每章均附有练习和思考题,用于辅助读者掌握本章的要点;每章内容的来源都列出了参考文献和站点,读者可用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

目录

目录 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1 1.1多媒体系统的概念1 1.1.1多媒体是什么1 1.1.2超文本的概念2 1.1.3超媒体的概念3 1.1.4多媒体的层次结构3 1.1.5多媒体的系统结构4 1.2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5 1.2.1为什么要压缩5 1.2.2两种类型的压缩6 1.2.3三种类型的编码6 1.2.4压缩与编码6 1.3多媒体与光盘存储器7 1.4多媒体与网络8 1.4.1因特网是什么8 1.4.2万维网是什么8 1.5多媒体标准与国际标准组织9 1.5.1ITU(国际电信联盟)9 1.5.2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11 1.5.3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12 1.5.4ISOC(因特网协会)12 1.5.5W3C(万维网协会)13 1.5.6ETSI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及其他组织15 1.6多媒体内容处理15 1.6.1内容是什么16 1.6.2内容处理是什么18 1.6.3内容标记语言19 1.6.4多媒体内容检索21 练习与思考题22 参考文献和站点23 **部分多媒体压缩和编码 第2章字符编码与字体27 2.1数的表示法27 2.1.1记数法27 2.1.2计量单位28 2.2英文字符编码28 2.2.1英文字符28 2.2.2标准ASCII29 2.2.3扩展ASCII31 2.3汉字字符编码31 2.3.1汉字字符编码介绍31 2.3.2GB 2312标准32 2.3.3GB 180302005标准35 2.3.4ISO/IEC 10646标准37 2.3.5Unicode标准39 2.3.6Unicode中的CJK汉字编码40 2.3.7UTF编码42 2.4字符显示45 2.4.1点阵字符45 2.4.2矢量字符46 2.5数字字体的概念46 2.5.1字体和字样46 2.5.2字体类型47 2.5.3贝塞尔曲线49 2.6字体的规范与标准51 2.6.1字体规范与标准概述51 2.6.2PostScript字体51 2.6.3TrueType53 2.6.4OpenType53 2.6.5ISO/IEC OFF标准53 2.7字符的度量54 2.7.1字符的度量方法54 2.7.2字符的度量单位55 2.7.3字号与磅值55 2.8字体管理与制作工具55 2.8.1字体管理工具56 2.8.2字体制作工具56 2.8.3其他字体工具57 练习与思考题57 参考文献和站点58 第3章数据无损压缩60 3.1数据冗余60 3.1.1冗余概念60 3.1.2决策量61 3.1.3信息量61 3.1.4信息的熵61 3.1.5数据冗余量62 3.2统计编码62 3.2.1香农范诺编码62 3.2.2霍夫曼编码63 3.2.3算术编码64 3.3RLE编码67 3.4词典编码68 3.4.1词典编码的思想68 3.4.2LZ77算法69 3.4.3LZSS算法70 3.4.4LZ78算法71 3.4.5LZW算法73 练习与思考题78 参考文献和站点79 第4章数字语音编码80 4.1声音信号数字化80 4.1.1声音是什么80 4.1.2声音的频率81 4.1.3从模拟过渡到数字81 4.1.4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82 4.1.5声音信号数字化方法82 4.1.6声音质量与数据率83 4.1.7声音质量的MOS评分标准84 4.2语音编码介绍85 4.2.1语音编码方法85 4.2.2语音编码质量86 4.2.3语音编码标准86 4.3波形编码88 4.3.1PCM编码(G.711)88 4.3.2增量调制(DM)93 4.3.3ADPCM编码(G.726)94 4.3.4SBADPCM编码(G.722)97 4.4参数编码99 4.4.1参数编码是什么99 4.4.2数字滤波器简介100 4.4.3线性预测编码(LPC)103 4.4.4语音生成模型106 4.4.5LPC声码器107 4.4.6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110 4.5混合编码111 4.5.1混合编码是什么111 4.5.2自适应预测编码(APC)111 4.5.3语音分析合成法(AbS)113 4.5.4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114 4.5.5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ACELP)117 4.5.6典型的混合算法和应用118 练习与思考题119 参考文献和站点120 第5章彩色数字图像基础122 5.1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122 5.2图像的颜色模型122 5.2.1显示彩色图像用RGB相加混色模型123 5.2.2打印彩色图像用CMY相减混色模型125 5.3图像的三个基本属性126 5.3.1图像分辨率126 5.3.2像素深度与阿尔法(α)通道127 5.3.3真伪彩色和直接色128 5.4图像的种类128 5.4.1矢量图与位图128 5.4.2灰度图与彩色图129 5.5伽马(γ)校正130 5.5.1γ的概念130 5.5.2γ校正131 5.6JPEG压缩编码131 5.6.1JPEG是什么131 5.6.2JPEG算法概要132 5.6.3JPEG算法的计算步骤133 5.6.4JPEG压缩和编码举例139 5.7可缩放矢量图形(SVG)141 5.7.1SVG是什么141 5.7.2SVG文档结构141 5.7.3SVG图形功能143 5.8图像文件格式145 5.8.1BMP文件格式146 5.8.2GIF文件格式146 5.8.3JPEG文件格式147 5.8.4PNG文件格式149 练习与思考题150 参考文献和站点151 第6章小波与小波变换153 6.1小波介绍153 6.1.1小波是什么153 6.1.2著名小波153 6.1.3小波简史154 6.2小波变换156 6.2.1小波变换是什么156 6.2.2连续小波变换156 6.2.3小波基函数159 6.2.4离散小波变换160 6.2.5小波重构161 6.3哈尔小波变换163 6.3.1哈尔小波基函数163 6.3.2一维哈尔小波变换163 6.3.3规范化算法165 6.4二维哈尔小波变换166 6.4.1二维哈尔小波变换举例167 6.4.2二维哈尔小波变换方法172 练习与思考题173 参考文献和站点174 第7章小波图像编码175 7.1小波图像分解175 7.1.1小波变换与子带编码175 7.1.2小波分解图像方法177 7.2图像失真度量法177 7.3EZW编码178 7.3.1EZW介绍178 7.3.2EZW算法179 7.3.3EZW算法举例182 7.3.4SPIHT简介190 7.4EBCOT编码简介190 7.5JPEG 2000简介191 7.5.1JPEG 2000是什么191 7.5.2基本结构191 7.5.3主要特性192 7.5.4标准文档193 练习与思考题194 参考文献和站点194 第8章颜色度量体系196 8.1颜色科学简史196 8.2描述颜色的几个术语197 8.2.1什么是颜色197 8.2.2色调198 8.2.3饱和度198 8.2.4亮度198 8.2.5颜色空间200 8.3颜色的度量体系简介201 8.4Munsell颜色系统201 8.5Ostwald颜色系统202 8.6CIE颜色系统203 8.6.1颜色科学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203 8.6.2CIE 1931 RGB204 8.6.3CIE 1931 XYZ205 8.6.4CIE 1931 xyY207 8.6.5CIE 1960 YUV和CIE YU′V′210 8.6.6CIE 1976 LUV211 8.6.7CIE 1976 LAB212 8.6.8CIELUV LCh和CIELAB LCh214 练习与思考题215 参考文献和站点215 第9章颜色空间转换216 9.1颜色空间转换的概念216 9.1.1颜色空间的分类问题216 9.1.2颜色空间的转换问题217 9.2用于显示和打印的颜色空间217 9.2.1RGB与CMY217 9.2.2sRGB颜色空间218 9.3用于计算机图形的颜色空间219 9.3.1HSV和RGB219 9.3.2HSL/HSB和RGB222 9.3.3HSI和RGB223 9.4与设备无关的CIE颜色空间224 9.4.1CIE XYZ和CIELAB224 9.4.2CIE XYZ和CIELUV225 9.4.3CIE XYZ和RGB,BT.601,BT.709225 9.5用于电视系统的颜色空间228 9.5.1电视系统的颜色空间228 9.5.2European Y′U′V′229 9.5.3American Y′I′Q′230 9.5.4SMPTEC RGB232 9.5.5ITUR BT.601 Y′CbCr234 9.5.6ITUR BT.709 Y′CbCr236 9.5.7SMPTE240M Y′PbPr239 9.5.8YCgCo颜色空间240 练习与思考题240 参考文献和站点241 第10章数字电视基础242 10.1模拟彩色电视制242 10.1.1电视与电视制242 10.1.2重现彩色图像的过程242 10.1.3彩色电视制243 10.1.4国际彩色电视标准244 10.2电视扫描和同步245 10.2.1电视的扫描方式245 10.2.2PAL制的扫描特性246 10.2.3NTSC制的扫描特性247 10.2.4SECAM制的扫描特性247 10.3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247 10.3.1复合电视信号247 10.3.2分量电视信号248 10.3.3SVideo信号248 10.4电视图像数字化249 10.4.1数字化方法249 10.4.2BT.601数字化标准249 10.4.3CIF电视图像格式251 10.5图像子采样252 10.5.1图像子采样概要252 10.5.24∶4∶4 YCbCr格式252 10.5.34∶2∶2 YCbCr格式253 10.5.44∶1∶1 YCbCr格式253 10.5.54∶2∶0 YCbCr格式253 10.6数字电视简介254 10.6.1数字电视是什么254 10.6.2数字电视标准255 10.6.3数字电视格式256 10.6.4超高清电视(UHDTV)258 练习与思考题260 参考文献和站点261 第11章MPEG介绍262 11.1MPEG简介262 11.1.1MPEG是什么262 11.1.2MPEG标准的组成部分263 11.1.3MPEG文档的创建过程263 11.1.4MPEG标准的重要性264 11.2MPEG1数字电视标准265 11.2.1MPEG1是什么265 11.2.2MPEG1的系统模型265 11.2.3MPEG1标准的文档266 11.3MPEG2数字电视标准266 11.3.1MPEG2是什么266 11.3.2MPEG2的系统模型267 11.3.3MPEG2的类型与等级268 11.3.4MPEG2标准的文档271 11.4MPEG4视听对象编码272 11.4.1MPEG4是什么272 11.4.2MPEG4的系统模型272 11.4.3MPEG4标准的文档274 11.5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275 11.5.1MPEG7是什么275 11.5.2MPEG7标准化范围276 11.5.3MPEG7标准的文档277 11.6MPEG21多媒体框架标准278 11.6.1MPEG21是什么278 11.6.2MPEG21的结构279 11.6.3MPEG21标准的文档281 11.7MPEGA多媒体应用格式标准282 11.7.1MPEGA是什么282 11.7.2MPEGA的组成部分283 练习与思考题283 参考文献和站点284 第12章MPEG视像285 12.1为什么视像要压缩285 12.1.1BT.601视像数据速率285 12.1.2VCD视像的压缩比286 12.1.3DVD视像的压缩比286 12.2为什么视像能压缩286 12.3谁在组织视像压缩编码288 12.4MPEG1视像288 12.4.1视像数据的压缩算法288 12.4.2帧内图像I的压缩编码算法289 12.4.3预测图像P的压缩编码算法289 12.4.4双向预测图像B的压缩编码算法293 12.4.5帧图像的编排顺序294 12.4.6视像数据流的结构294 12.5MPEG2视像295 12.5.1视像编码器和解码器295 12.5.2视像数据位流的结构297 12.5.3视像质量可变编码297 12.6MPEG4视像302 12.6.1MPEG4 Visual是什么302 12.6.2视像对象编码与解码概要302 12.6.3可视对象的层次结构305 练习与思考题305 参考文献和站点306 第13章H.264/AVC与H.265/HEVC307 13.1H.264/AVC介绍307 13.1.1H.264/AVC是什么307 13.1.2提高编码效率的主要技术307 13.2视像数据的编码结构308 13.2.1分层处理的结构308 13.2.2视像数据的组织309 13.2.3四种类型的视像311 13.3编译码器的结构312 13.4帧内预测313 13.4.14×4亮度预测方式313 13.4.216×16亮度预测方式314 13.4.38×8色度预测方式315 13.5帧间预测315 13.5.1移动补偿块的大小315 13.5.2子像素移动矢量316 13.5.3移动矢量的预测317 13.6整数变换和量化317 13.6.1DCT和IDTC变换的简化317 13.6.2整数变换与量化方法319 13.7熵编码320 13.7.1熵编码介绍320 13.7.2指数葛洛姆编码介绍322 13.7.3CAVLC编码324 13.7.4CABAC编码332 13.8H.265/HEVC介绍335 13.8.1H.265/HEVC是什么335 13.8.2HEVC编码器335 13.8.3HEVC的主要技术特性336 练习与思考题338 参考文献和站点339 第14章MPEG声音341 14.1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341 14.1.1对响度的感知341 14.1.2对音调的感知342 14.1.3频率掩蔽效应342 14.1.4时间掩蔽效应344 14.2感知声音编码345 14.2.1感知编码原理345 14.2.2感知子带编码345 14.2.3杜比数字346 14.3MPEG1 Audio348 14.3.1MPEG1声音介绍348 14.3.2声音编码介绍349 14.3.3编码层次结构351 14.3.4第1层编码和第2层编码351 14.3.5第3层编码(MP3)353 14.4MPEG2 Audio353 14.4.1MPEG2 Audio简介354 14.4.2MPEG2 Audio环绕声354 14.4.3MPEG2 Audio的后向兼容结构355 14.5MPEG2 AAC356 14.5.1MPEG2 AAC是什么356 14.5.2MPEG2 AAC编解码器的结构356 14.5.3MPEG2 AAC的类型358 14.6MPEG4 Audio359 14.6.1MPEG4 Audio介绍359 14.6.2MPEG4语音编码361 14.6.3MPEG4声音编码362 14.6.4MPEG4声音无损压缩编码363 练习与思考题364 参考文献和站点364 第二部分多媒体光盘存储技术 第15章光盘存储技术369 15.1光盘(CD)369 15.1.1CD史上的大事369 15.1.2CD系列产品370 15.1.3CD的结构370 15.1.4数据怎样写入到光盘371 15.1.5数据怎样从光盘读出372 15.1.6CD的批量生产373 15.2激光唱盘(CDDA)374 15.2.1激光唱盘的标准374 15.2.2数据的通道编码376 15.3数字电视光盘(DVD)377 15.3.1DVD是什么377 15.3.2DVD产品系列377 15.3.3DVD的存储容量是怎样提高的378 15.4高清DVD与蓝光盘(BD)381 15.4.1HD DVD与蓝光盘(BD)是什么381 15.4.2HD DVD与蓝光盘(BD)技术规范381 练习与思考题384 参考文献和站点385 第16章光盘存储格式386 16.1CD标准系列386 16.2激光唱盘标准——红皮书386 16.2.1CD上的音乐节目是如何组织的387 16.2.2CDDA的通道: PW388 16.2.3CDG是什么389 16.3CDROM标准——黄皮书389 16.3.1CDROM Mode 1389 16.3.2CDROM Mode 2390 16.3.3混合方式390 16.4CDROM/XA390 16.4.1CDROM/XA Mode 2 Form 1391 16.4.2CDROM/XA Mode 2 Form 2391 16.4.3CDROM/XA中的声音391 16.5CDI标准——绿皮书392 16.5.1CDI格式392 16.5.2CDI Ready392 16.5.3CDBridge392 16.6CDR标准——橙皮书393 16.6.1橙皮书概要393 16.6.2橙皮书第1部分393 16.6.3橙皮书第2部分394 16.7CDROM文件系统395 16.7.1ISO 9660概要395 16.7.2逻辑结构396 16.7.3目录结构397 16.7.4路径表400 16.7.5卷结构401 16.8VCD标准——白皮书403 16.8.1VCD的组织403 16.8.2VCD的文件目录结构405 16.8.3MPEGAudio/Video扇区的结构405 16.9通用磁盘格式(UDF)406 练习与思考题406 参考文献和站点407 第17章错误检测和纠正408 17.1光盘的误码率408 17.2CRC错误检测408 17.2.1CRC错误检测原理408 17.2.2CD的错误检测码409 17.3RS编码和纠错原理410 17.3.1GF(2m)域410 17.3.2RS编码412 17.3.3RS解码414 17.4CIRC纠错技术415 17.4.1交插概念415 17.4.2交叉交插416 17.5RSPC码417 练习与思考题419 参考文献和站点420 第三部分多媒体网络 第18章多媒体网络介绍423 18.1多媒体网络的概念423 18.1.1多媒体网络是什么423 18.1.2多媒体网络结构423 18.2互联网络上的常见用语424 18.2.1网络媒体424 18.2.2移动互联网424 18.2.3移动万维网425 18.2.4移动多媒体425 18.2.5多媒体网络技术426 18.3互联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427 18.3.1多媒体的典型应用427 18.3.2流媒体与媒体流428 18.3.3流媒体的播放方法430 18.3.4媒体播放器的主要功能432 18.4互联网络的服务质量(QoS)432 18.4.1服务质量的概念432 18.4.2服务质量的衡量433 18.4.3多媒体服务质量434 18.4.4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435 18.5阅读后续章节之前438 18.5.1我们需要共同的技术语言438 18.5.2线性学习与非线性学习440 练习与思考题440 参考文献和站点441 本部分参考教材441 第19章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模型442 19.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443 19.1.1计算机网络三要素443 19.1.2接入网络与因特网接入444 19.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446 19.2.1简单网络446 19.2.2连网部件447 19.2.3网络类型450 19.2.4以太网技术452 19.3计算机网络互联模型453 19.3.1互联网络史上的革命性概念453 19.3.2ISO/OSI参考模型455 19.3.3TCP/IP参考模型457 19.3.4用户数据封装过程459 19.4网上数据交换方法460 19.4.1电路交换460 19.4.2数据包交换461 19.4.3消息交换462 练习与思考题462 参考文献和站点463 第20章互联网上的地址464 20.1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464 20.1.1IP地址是什么464 20.1.2IP协议的版本464 20.1.3IP地址的管理465 20.2互联网协议(IPv4)地址465 20.2.1地址类型465 20.2.2地址表示法466 20.2.3无类寻址467 20.2.4地址掩码468 20.2.5CIDR表示法468 20.2.6IPv4地址要点470 20.3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470 20.3.1MAC地址是什么470 20.3.2MAC地址的格式470 20.4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471 20.4.1IPv6协议地址简介471 20.4.2IPv6寻址方式472 20.4.3IPv6地址表示法473 20.4.4IPv6地址格式474 20.4.5IPv6地址要点476 20.5互联网上的域名地址477 20.5.1域名地址477 20.5.2资源地址479 20.5.3邮件地址480 练习与思考题480 参考文献和站点481 第21章应用层技术482 21.1应用层简介482 21.1.1两种类型的应用482 21.1.2网络互联核心协议483 21.1.3网络应用的通信过程483 21.1.4进程通信概念484 21.1.5端口与端口号485 21.1.6套接口与应用编程接口486 21.2HTTP与Web487 21.2.1HTTP介绍487 21.2.2HTTP执行过程488 21.2.3HTTP请求消息488 21.2.4HTTP响应消息489 21.2.5用cookies跟踪用户491 21.2.6用caching提高性能492 21.2.7HTTPS安全通信协议492 21.3文件传输协议(FTP)493 21.4电子邮件(email)系统493 21.4.1邮件系统介绍493 21.4.2电子邮件协议494 21.5网页邮件(webmail)系统495 21.6其他常用协议496 练习与思考题497 参考文献和站点497第22章传输层技术499 22.1传输层简介499 22.1.1传输层的服务499 22.1.2传输层上的数据包500 22.1.3进程的复合与分解501 22.2传输控制协议(TCP)501 22.2.1协议介绍501 22.2.2包头结构502 22.2.3连接建立与关闭504 22.2.4流量控制506 22.2.5拥塞控制508 22.3用户数据包协议(UDP)509 22.3.1协议简介510 22.3.2包头结构510 22.3.3检查和的计算方法511 22.4其他协议介绍511 22.4.1DCCP协议511 22.4.2SCTP协议512 22.4.3TFRC协议512 练习与思考题512 参考文献和站点512 第23章网络层技术513 23.1网络层简介513 23.2互联网协议(IPv4)514 23.2.1IPv4协议简介514 23.2.2IPv4数据包结构514 23.2.3IPv4数据包的域514 23.3互联网协议(IPv6)516 23.3.1IPv6协议简介516 23.3.2IPv6数据包结构516 23.3.3IPv6数据包的域516 23.3.4IPv6的扩展头517 23.3.5IPv6的主要特性519 23.4ICMP和IGMP协议简介519 23.4.1ICMP协议519 23.4.2IGMP协议520 23.5RIP和BGP路由协议简介521 23.5.1RIP协议521 23.5.2BGP协议521 23.6移动IP技术522 23.6.1移动IP介绍522 23.6.2移动IP的工作原理522 23.6.3移动IP的实施方案523 23.6.4移动IP工作过程举例526 练习与思考题527 参考文献和站点528 第24章链路层技术529 24.1链路层介绍529 24.1.1面向两种类型的链路529 24.1.2链路层提供的服务529 24.1.3适配器执行的协议530 24.2数据帧的格式530 24.2.1面向字节协议531 24.2.2面向比特协议532 24.2.3以太网帧格式532 24.3错误检测和处理533 24.3.1错误类型533 24.3.2错误检测534 24.3.3错误处理534 24.4流量和错误控制535 24.4.1流量控制535 24.4.2错误控制535 24.5前向纠错技术537 24.5.1FEC介绍537 24.5.2汉明码539 24.5.3卷积码543 24.5.4Turbo码551 24.5.5RS码551 24.6媒体接入方法与控制551 24.6.1媒体接入方法551 24.6.2媒体接入控制552 24.7IEEE 802标准553 练习与思考题554 参考文献和站点555 第25章物理层技术556 25.1物理层简介556 25.2数据通信概念556 25.2.1数据通信是什么557 25.2.2数据通信模型557 25.2.3模拟信号术语558 25.2.4通信信道术语559 25.2.5数据传输模式559 25.2.6数字传输频带560 25.3传输媒体561 25.3.1媒体类型561 25.3.2有线媒体561 25.3.3无线媒体565 25.3.4有线与无线技术566 25.4信道容量566 25.4.1奈奎斯特公式567 25.4.2香农哈特利公式567 25.4.3工程中使用的公式568 25.5线路编码569 25.5.1线路编码是什么569 25.5.2数字信号编码569 25.5.34B/5B位块编码570 25.6数字调制571 25.6.1调制类型571 25.6.2模拟信号调制载波572 25.6.3数字信号调制载波572 25.6.4波特率与位速率573 25.6.5用QAM提高数据率573 练习与思考题576 参考文献和站点576 第26章扩谱技术578 26.1扩谱技术介绍578 26.1.1扩谱是什么578 26.1.2扩谱原理578 26.1.3解扩原理580 26.2码序相关性581 26.2.1互相关与自相关581 26.2.2正交特性582 26.2.3内积和外积583 26.3PN序列583 26.3.1m序列584 26.3.2Gold序列587 26.4Walsh码是什么589 26.5PN码和Walsh码的应用举例590 26.5.1实例简介590 26.5.2Walsh码591 26.5.3PN长码591 26.5.4PN短码593 练习与思考题594 参考文献和站点594 第27章多路复用与多址接入596 27.1多路复用技术596 27.1.1多路复用是什么596 27.1.2频分多路复用(FDM)597 27.1.3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597 27.1.4时分多路复用(TDM)601 27.1.5码分多路复用(CDM)601 27.1.6波分多路复用(WDM)602 27.1.7空分多路复用(SDM)604 27.2多址接入方法605 27.2.1多址接入是什么605 27.2.2频分多址接入(FDMA)605 27.2.3时分多址接入(TDMA)606 27.2.4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606 27.2.5码分多址接入(CDMA)607 27.2.6GSM系统的接入法608 练习与思考题609 参考文献和站点609 第28章有线宽带接入611 28.1宽带接入与多媒体应用611 28.1.1宽带基准速度(2015)611 28.1.2宽带接入类型612 28.1.3多媒体应用需求613 28.2有线网络的基础设施613 28.2.1因特网的基础设施614 28.2.2电话网的基础设施614 28.3电话线窄带接入616 28.3.1综合业务数字网616 28.3.2拨号上网接入617 28.4电话线宽带接入618 28.4.1DSL接入技术概要618 28.4.2ADSL接入法619 28.4.3DSL调制解调原理620 28.4.4ITU的DSL标准概要622 28.5光纤宽带接入622 28.5.1光纤通信系统介绍623 28.5.2有源与无源光纤网络623 28.5.3无源光纤网络(PON)624 28.5.4GPON与EPON626 28.5.5光纤到户接入629 28.6有线电视电缆接入630 28.6.1有线电视网络630 28.6.2电视电缆接入632 28.6.3电视电缆的频谱分配632 28.6.4电缆调制解调器结构633 28.6.5ITU标准DOCSIS简介634 28.6.6电话线宽带与电视电缆宽带接入634 练习与思考题635 参考文献和站点636 第29章无线宽带接入638 29.1无线网络简介638 29.1.1网络分类638 29.1.2ISM频带639 29.1.3无线网络标准640 29.1.4无线自组网641 29.2无线个人网(WPAN)642 29.2.1无线个人网(WPAN)简介642 29.2.2蓝牙(Bluetooth)网络643 29.2.3紫蜂(ZigBee)网络645 29.2.4红外通信647 29.3无线局域网(WLAN/WiFi)647 29.3.1无线局域网标准647 29.3.2无线局域网术语648 29.3.3无线局域网结构649 29.4无线城域网(WMAN/WiMAX)651 29.4.1WMAN/WiMAX是什么651 29.4.2WiMAX的应用651 29.4.3WiMAX与WiFi652 练习与思考题653 参考文献和站点653 第30章移动宽带接入654 30.1移动宽带接入参考模型654 30.1.1移动接入过程654 30.1.2宽带接入模型655 30.1.3蜂窝通信频谱655 30.2蜂窝通信系统的概念656 30.2.1系统结构656 30.2.2工作过程657 30.2.3蜂窝区域657 30.2.4频率重用658 30.3蜂窝网络标准的演进659 30.3.1蜂窝技术代(G)的概念659 30.3.2蜂窝技术代(G)的演进659 30.3.33GPP和3GPP2660 30.4**代(1G)是模拟电话通信661 30.5第二代(2G)是数字电话通信662 30.5.12G是什么662 30.5.2GSM系统662 30.5.3DAMPS系统670 30.5.4CDMA系统671 30.6第三代(3G)是移动多媒体通信678 30.6.13G是什么678 30.6.2WCDMA679 30.6.3CDMA2000681 30.6.4TDSCDMA683 30.6.5三种蜂窝通信技术摘要685 30.7第四代(4G)是智能多媒体通信686 30.7.14G是什么686 30.7.2LTE是什么687 30.7.3LTE网络结构688 30.7.4移动WiMAX691 练习与思考题692 参考文献和站点692 第31章智能手机与GPS694 31.1智能手机简介694 31.1.1智能手机是什么694 31.1.2工作原理框图694 31.2手机操作系统696 31.2.1手机操作系统是什么696 31.2.2Android操作系统697 31.3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700 31.3.1GPS是什么700 31.3.2空间部分701 31.3.3控制部分701 31.3.4用户部分702 31.4GPS定位原理702 31.4.1定位的基本概念702 31.4.2用户与卫星的距离702 31.4.3卫星位置数据来源703 31.4.4GPS信号703 31.4.5导航方程706 练习与思考题707 参考文献和站点707 第32章多媒体传输技术709 32.1多媒体应用协议套709 32.1.1多媒体应用协议709 32.1.2多媒体应用相关协议摘要710 32.2实时传输和控制协议712 32.2.1实时传输协议(RTP)712 32.2.2实时控制协议(RTCP)715 32.3实时流播协议716 32.3.1RTSP协议概要716 32.3.2RTSP协议原理717 32.4资源保留协议718 32.4.1RSVP协议概要718 32.4.2RSVP协议原理718 32.5会话启动协议720 32.5.1SIP协议概要720 32.5.2SIP的请求和响应721 32.5.3SIP服务器723 32.5.4SIP的消息结构724 32.6会话描述和会话通告协议726 32.6.1会话描述协议(SDP)726 32.6.2会话通告协议(SAP)727 32.7多播(多目标广播)简介728 练习与思考题729 参考文献和站点729 缩略语汇编73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福宗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退休教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留校工作直至退休。从1989年开始对多媒体产生兴趣,其后一直从事多媒体技术基础的教学和应用研究,曾编写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多媒体技术基础》教材等图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