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智慧-中国成语故事

诸子智慧-中国成语故事

1星价 ¥9.0 (3.2折)
2星价¥8.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71469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12714694 ; 978-7-5127-1469-4

本书特色

学成语,品历史,习国学,成大器。在成语中明历史,在历史中研成语。贯通《诗经》《楚辞》《史记》及诸子百家等典籍脉络,架起成语通往历史的桥梁。大语文学习、阅读、作文写作**。 ★内容丰富。全套书近400个经典成语故事,近1000张珍贵史料插图,以严谨正确的历史知识、孩子能读懂的经验和语言,呈现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深远的人、事、时、地、物,给孩子清晰的正史概念,让孩子有亲历历史感。 ★阅读体验舒适。版面舒朗,设计精致,字号适中,充分考虑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故事长短、语言难易符合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发展。 ★按历史脉络学习。本套书中的成语按《诗经》《楚辞》《史记》及诸子百家等典籍脉络选取,将中国历史中原本僵硬的年代、人物、事件,做有生命且系统性地呈现。在学成语、读故事的同时,习得祖先智慧。 ★版块设置层次清晰。4大板块——典籍简述、学成语、读故事、小提示,帮助孩子深入理解成语出处、典故、含义以及如何使用。

内容简介

为了使小读者能够更好地学成语、读成语故事,并且能切身地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和厚度,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古文化强劲的生命力,“中国成语故事”这套书特意挑选了出自《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列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晏子春秋》《诗经》《楚辞》《史记》这12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重要成语,并借助成语典故和故事,把古老、晦涩、深奥、难读的古籍进行通俗易懂的演化。以这些成语为线索,小读者便可以缩短和这12部经典之间的距离。 “中国成语故事”系列套书包括: 1.《诗经》先秦的诗与歌 2.《楚辞》屈原的浪漫与情怀 3. 百家争鸣 4. 诸子智慧 5.《史记·本纪》帝王霸业 6.《史记·世家》王侯家世 7.《史记·列传》合纵连横 8.《史记·列传》大秦崛起 9.《史记·列传》秦汉风云 10.《史记·列传》文景之治 11.《史记·列传》汉武盛世 12.《史记·列传》大汉传奇

目录

老子·《道德经》篇

大音希声 *美的声音 003

无中生有 张仪的计谋 006

知足常乐 贪得无厌的人不会快乐 01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大事应先从小事做起 017

若烹小鲜 成为宰相的厨师伊尹 020

自知之明 庄子劝谏楚庄王 024

功成身退 功臣文种被迫自杀 028

美言不信 卖橘子的人 033

安居乐业 自得其乐的小国家 036

以德报怨 瓜田里的故事 039

上善若水 *完美的大德上善 043

庄子·《庄子》篇

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庖丁杀牛 053

呆若木鸡 纪渻子训练斗鸡 056

害群之马 牧马的孩子 060

得心应手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艺 063

从容不迫 庄子和惠子看鱼 066

东施效颦 东施和西施 069

朝三暮四 养猴子的老人 074

捉襟见肘 贫穷的曾子 077

鬼斧神工 神奇的木匠 079

千变万化 穿着儒服的假儒士 082

井底之蛙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 086

螳臂当车 齐庄公给螳螂让路 089

列子·《列子》篇

覆鹿寻蕉 梦与鹿的故事 095

杞人忧天 天会塌下来吗 098

愚公移山 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101

多歧亡羊 杨子的思索 106

辨日炎凉 关于太阳的争论 109

余音绕梁 动人的歌声 112

夸父追日 追赶太阳的夸父 115

钧天广乐 神医扁鹊 118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薛谭学艺 121

韩非子·《韩非子》篇

自相矛盾 卖兵器的人 127

老马识途 老马的智慧 130

兵不厌诈 有远见的晋文公 134

智子疑邻 垮掉的围墙 138

滥竽充数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 140

靡靡之音 沉迷于乐舞的卫灵公 145

郑人买履 买鞋子的郑国人 148

负薪救火 背着柴去救火的人 151

吹毛求疵 乌有的故事 155

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的人 158

良药苦口 怕喝苦药的病人 163

以鱼驱蝇 愚蠢的办法 16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蚂蚁能摧毁千里长堤 171

道不拾遗 商鞅变法的成效 174

一鸣惊人 出手不凡的楚庄王 177


展开全部

节选

老子把音乐和声音的美,划分为三个档次。他把这三个档次的声音之美分别称作“人籁”“地籁”和“天籁”。 老子认为,“人籁”就是人类使用竹笛和箫管吹奏出来的乐声;“地籁”是大地上的山川河谷与树洞、山洞、墙洞等洞穴被风吹拂或河水流经其中所发出来的声音;而“天籁”是这世界上*美的声音,它不仅包括人籁之声、地籁之声,还包括自然界万事万物所发出的和谐之音。比如,海浪的翻滚之声,溪流的淙淙之声,树木和草叶被风拂过发出的窸窸窣窣之声,以及野兽的咆哮、昆虫的鸣叫和婉转的鸟啼等,天籁之音包容天地万物的声音,汇成世间*美的音乐。 然而,天籁之音,却总在似有似无中,需要用心去聆听和感知,那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大自然的合唱。 有人听不见天籁之音,专程跑去问老子:“请教先生,天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声音?”老子答道:“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 老子的意思是说,你听天籁,却听不见它的声音;你看天籁,却看不见它的形状。可它却在天地之间存在,无所不容,无所不包。那人又问:“既然天籁之音如此博大宽广,那为什么我听不见呢?” 老子笑答:“大音希声。” 老子的意思是说*博大宽广的声音,往往难以捕捉和把握,需要用心灵去聆听,因为它处于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里,已经超越了我们惯常对音乐和声音的感知,需要特别用心才能感受到。

作者简介

周玉洁,湖北房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已发表文学作品上百万字。作品曾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儿童文学》《2013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美文卷》《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2016中国年度儿童文学》等。散文作品曾多次出现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模拟试卷和高中语文期中、期末考试卷的阅读分析题中;还作为课外阅读教辅资料,在多省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