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36.3 (3.7折) ?
1星价 ¥72.5
2星价¥72.5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194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62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201119465 ; 978-7-201-11946-5

本书特色

本书要回答3个问题: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制度设计是什么样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有何影响?
自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内容。它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绎着美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至今已绵延了228年,先后产生了45位美国总统——世界上*权威的公职。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运行*有效、过渡*稳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行政长官和平更替机制,该制度有效保证了美国政府权力的平稳交接,对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功不可没。
本书重点考察研究的是1952年以来的美国总统选举,分别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历史演变脉络、制度设计特点、影响选举的国内政治与社会文化因素、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展开论述,*后提出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总体看法与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林宏宇著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要回答3个问题: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制度设计是什么样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有何影响?自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内容。它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绎着美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至今已绵延了两百多年,先后产生了45位美国总统——世界上*具权威的公职。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运行*有效、过渡*稳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高行政长官和平更替机制之一,该制度有效保证了美国政府行政权力的平稳交接,对美国发展成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功不可没。本书重点考察研究的是1952年以来的美国总统选举,分别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历史演变脉络、制度设计特点、影响选举的国内政治与社会文化因素、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展开论述,*后提出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总体看法与政策建议。

目录

绪论篇
DI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发展演变特点
**节
本书写作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起点与逻辑思路
第三节 本书主要内容
第二章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发展演变特点
**节 不断面临挑战的美国总统选举制度
第二节 持续不断的两党制
第三节
不断开放的提名制度和日益严格的竞选资助
第四节 趋向多样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方式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三章 195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主要特点
**节 竞选人力日益以总统候选人自组的竞选组织为主
第二节 竞选资源日益为总统候选人所控制
第三节 竞选过程日益向总统候选人倾斜
第四节 本章结论
国内政治篇
第四章 驴象之争: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政党因素
**节 美国政党制度的演变及其基本特点
第二节 美国政党为总统候选人提供“竞选标签”与政党认同
第三节 美国政党为总统候选人提供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帮助
第四节 美国政党为总统候选人提供资金方面的助选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从资金助选到议题助选: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利益集团因素
**节 美国利益集团概况
第二节 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回顾
第三节 资金助选阶段:1952-1996年
第四节 议题助选阶段:1996-2016年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顺潮流者得天下: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社会政治思潮因素
**节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发展演变轨迹简要回顾
第二节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与美国总统选举的关系
第三节 美国社会政治思潮对195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内政之窗:美国总统选举与美国国内政策的关系
**节 对国内政策有重大影响的总统选举
第二节 对国内政策有较大影响的总统选举
第三节 对国内政策没有影响的总统选举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社会文化篇
第八章 上帝的力量: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宗教因素
**节 宗教在美国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宗教的新发展
第三节 宗教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概况
第四节 不同教派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九章 电视统治的时代: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大众传媒因素
**节 从功能层面看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第二节 从类别层面看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总统选举中大众传媒的党派倾向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十章 个性决定成败:影响美国总统执政的个人文化因素
**节 大众沟通能力决定美国总统的民意支持率
第二节 组织与管理能力影响美国总统的执政效果
第三节 认知与判断形势能力影响美国总统的决策质量
第四节 个人情商能力决定美国总统的政治前途
第五节 本章结论
外交关系篇
第十一章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节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的美国外交政策模式

第二节1952 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十二章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节 本章研究思路
第二节
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进程活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反华亲台”势力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结语篇
第十三章 全书结论
**节
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预测问题
第三节
全书主要观点总结
第四节
几点政策思考和建议
附 录
一:美国宪法中与美国总统选举有关的条款
二:195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数据表
三:2016年特朗普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
四: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场电视辩论会发言记录
五:奥巴马总统首次就职演说稿(2009年1月20日)
六:罗纳德·里根总统首次国情咨文演讲稿(1981年2月18日)
七: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1933年3月12日)
八:乔治·华盛顿总统告别演讲稿(1796年9月19日)
各章关键词索引(按拼音为序)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二、日益严格的竞选资助  与此相反,两百多年来美国对总统竞选资金的管理却越来越严格。关于总统竞选资金问题,在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竞选资金数额不大,涉及面相对较小,这个问题还未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利益团体的出现,尤其是新兴的工商业利益团体日益积极介入美国总统选举,巨额竞选资助开始出现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总统竞选资金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例如,1896年,美国克里夫兰(Cleveland)地区的一个名叫马克·翰纳(Mark Hanna)的企业家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捐赠了10万美元(约合今天100多万美元)。这引起了当时许多政治学家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人们开始担心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有可能被金钱所左右,于是要求完善总统竞选资助的呼声开始高涨。  **个规范总统竞选资助的法案《逖尔曼法案>(Tilman Act)于1907年在国会通过,该法案禁止公司企业团体和银行机构直接向总统候选人捐款。191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联邦反腐败法案》(Federal Corrupt Practices Act),要求政党全国委员会和跨州的政党委员会公开他们对总统竞选的各种资助情况。1924年,哈定总统的内政部长被指责曾收受石油公司的贿赂,这个丑闻直接导致更严格的《1925年联邦反腐败法案》的出台,要求各政党在总统竞选中公开其所有与选举有关的账目往来。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清白政治法案》(Clean Politics Act),规定总统选举活动不得向联邦雇员募集政治捐款。1940年又通过该法案修正案,规定个人向总统候选人或政党设立的一个竞选委员会的政治捐款不得超过5000美元,但候选人和政党可以设立多个这样的委员会,这是美国**次对总统选举捐款作出明确的金额限定。1943年,国会又通过了《史密斯一康纳利法案》(Smith-Connally Act)禁止工会组织直接从其财政收入中开支捐助联邦候选人(包括总统候选人),1947年的《塔夫脱一哈特利法案》(Taft-Hartley Act)进一步重申这个禁令。  1952年电视媒体登上美国总统竞选舞台后,总统竞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竞选费用开始剧增,利益团体以巨额资金助选的活动日益频繁,而要求公平竞选,减少金钱对选举政治负面影响的呼声也再次高涨。在此背景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现过几个专门的竞选资助改革委员会,其中包括肯尼迪总统参与组织的“竞选改革委员会”,意在呼吁设立“总统竞选公共资助资金”,试图用政府公共资金的形式来取代那些带有各种私利目的的政治捐款,降低金钱对总统竞选的负面影响。1966年,国会通过《长法》(Long Act),限制富人对总统竞选的资助,以减少他们对总统选举的影响,该法案也呼吁设立竞选公共资助资金,但终未能实施。以上这些有关竞选资助规定的法案都是比较零散、短期的、应时之作,没有从整体上系统改革美国总统竞选资助制度,直到1971年《联邦选举法》(The Federal Election Campaign Act)出台后,美国总统竞选资助问题才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法。  ……

作者简介

林宏宇,教授、博导,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曾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现担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大国博弈与国际安全、美国内政外交与中美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大国关系与国家安全等。出版有《金砖国家概览》《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中国崛起与全球治理》《中国国家安全概览2012》《国际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跨世纪的中美关系》《金砖国家及其超越》(译著)等著作,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Professor Lin, Hongyu is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 at Huaqiao University
(HQU). He also is standing councilor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AIS), Senior Fellow of China Pacific Studies Academy and one of the Distinguished Scholars of Peking
social science theory studies. Prof. Lin earned his Ph.D. Degre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and onc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Hoover Institu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IR). He specialized in the studies of Sino-US relations, IPE, big powers' gaming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has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General Studies of BRICS (2016), Rise of China
and World Governance (2014),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2013), Review of China National Security in 2012,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6).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