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江汉地区文化变迁

江汉地区文化变迁

1星价 ¥50.4 (7.0折)
2星价¥50.4 定价¥7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4437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30页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100144377 ; 978-7-100-14437-7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精选集,主要分为三编:*编,主要围绕江汉地区先秦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秦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实践,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代进行了分析和重新判定。第二编,作者不局限在江汉地区,通过从文化结构方面,对考古聚落的分析,进行文化内涵的复原。第三编,主要是作者关于考古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思考,对遗存的分类、考古学文化、地层学、类型学、情境及情境方法、谱系论等考古学的概念、方法、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文化理论——能动论,将考古学文化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丛书简介:“珞珈史学文库”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学术研究成果的结集。历史学院的老师,在辛勤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各自从事的方向或领域,推陈出新,开拓前行,撰写了一大批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学院决定编撰教师个人的学术文集,是希望各位老师把自己散见于海内外各种出版物上的代表性论文加以整合。这样,通过一种文集,可以约略体现教师本人的研究历程和领域;而于整体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武汉大学历史学的学科格局和学术风格。由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和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支持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精选集, 主要围绕江汉地区先秦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秦代) 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实践, 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 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代进行了分析和重新判定。

目录

目录 **编 文化谱系 长江中游及周边地区几类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谱系与年代 ...... 3 从庹家洲看老官台文化动态变迁过程 ...... 30 楠木园文化及相关诸问题 ...... 41 从朱家台看“大溪文化” ...... 48 下王岗“仰韶文化一期”遗存试析 ...... 53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陶鼎研究 ...... 65 三元宫遗址的分期及其文化性质 ...... 86 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 ...... 94 盘龙城遗址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 ...... 110 江汉地区两周时期陶鬲谱系研究 ...... 128 三峡库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变迁 ...... 164 三峡考古重建的巴史 ...... 197 巴人历史年表 ...... 203 丹江库区的文化变迁 ...... 206 第二编 文化结构 欧亚大陆新石器化研究动态 ...... 211 马岭:穿越古代社会看姓族 ...... 229 两分结构聚落反映的亲族组织 ...... 232 西山城的情境分析 ...... 245 西阴时代:中国文明的滥觞 ...... 257 从群落到帝国 ——三峡古代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考察 ...... 267 第三编 方法理论 遗存的分类与形式 ...... 285 情境与情境方法 ...... 291 马岭:聚落考古的探索 ...... 297 考古学文化与类型学 ...... 308 中国考古学理论的演进 ...... 310 文化谱系论及其意义 ...... 314 能动性: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 ...... 317 作者著述列表 ...... 323 后 记 ...... 32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西云,1964年出生,湖南临湘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文化谱系、聚落考古、新石器化、文明起源、亲族组织、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主持过湖北巴东楠木园、河南淅川马岭等一系列遗址的发掘,发表《巴史——以三峡考古为证》(专著)、《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专著)、《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译著)、《巴东楠木园》(发掘报告)、《永远的三峡——文物世纪大抢救》(合著)等学术著作,在《考古》、《考古学报》等书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