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三洲日记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三洲日记可以从一个清朝驻外使节的角度,了解清末西方国家的人文,风俗,经济,民生等概况,还是挺丰富全面的。封闭只会使人落后平庸,开放才是积极有为之策。
- ISBN:9787505440777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册(1488页)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05440777 ; 978-7-5054-4077-7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朝华出版社出版
★ 装帧精美,原版影印,繁体竖排,纸质优良,印刷清晰
★ 作者张荫桓是清末大臣,中日甲午战争中曾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戊戌变法时,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倾向变法,被时人称为“甲午至戊戌间之幕后大人物。”
★ 书中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全面考察,呈现近代驻外使节的西洋社会观,记录一段华人建设美国的历史
★ 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宽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认识和学习西方社会制度的心路历程
1884年(光绪十年),张荫桓被慈禧太后赏识,授三品卿衔,命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跻身京堂并居要职。
1885年,张荫桓以公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侨居华盛顿三年之久,办理华工被害案获得赔偿,对西方社会进行全面考察,回国后进呈反映出使记录的《三洲日记》。
1885年和1886年春,美国人想方设法驱赶中国商人和劳工,甚至炸陷,由于张荫桓外交交涉的结果,使得1886年2月以后,美国迫害华人有所收敛。日记中除了对当时多起美国排华案件始末的记述外,还对其对外交涉活动、参观游历、往来公私文牍均有记述。此外记载并分析其所认知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的利弊,以及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后的对本国制度的审视与反思,对西方文化的宽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认识和学习西方社会制度的心路历程。
作者张荫桓(1837年—1900年)清末大臣,字樵野,广东南海人。中日甲午战争中曾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1898年3月,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戊戌变法时,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倾向变法。被时人称为“甲午至戊戌间之幕后大人物。”
内容简介
1885年, 张荫桓以公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 处理美国排华问题, 办理华工被害各案交涉事宜, 张荫桓在出使三国驻外大臣近6年期间, 所撰写的一部日记 —— 《三洲日记》。1885年和1886年春, 美国人想方设法驱赶中国商人和劳工, 甚至炸陷, 由于张荫桓外交交涉的结果, 使得1886年2月以后, 美国迫害华人有所收敛。日记中除了对当时多起美国排华案件始末的记述外, 还对其对外交涉活动、参观游历、往来公私文牍均有记述。此外记载并分析其所认知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的利弊, 以及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后的对本国制度的审视与反思, 对西方文化的宽容心态,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认识和学习西方社会制度的心路历程。
目录
原刊本(清光緒二十二年刊本)扉頁
黃良輝序
屠寄序
三洲日記序(閻迺竹序)
三洲日記目録
三洲日記卷一
三洲日記卷二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节选

原刊本扉页
作者简介
张荫桓(1837年—1900年)清末大臣,字樵野,广东南海人。中日甲午战争中曾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1898年3月,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戊戌变法时,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倾向变法。被时人称为“甲午至戊戌间之幕后大人物。”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5.4¥4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回声与倒影
¥11.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