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公正何以可能

包邮社会公正何以可能

¥20.1 (4.8折) ?
1星价 ¥20.1
2星价¥20.1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802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4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010180250 ; 978-7-01-018025-0

本书特色

社会公正问题是中国发展当中的*为关键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认为中国现阶段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必须抓紧时间予以解决。显然,社会公正理应成为学术界、理论界、现实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该选题从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公正问题。
该选题对社会公正的概念、基本规则,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立足点、基本边界,以及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的自由、平等概念的合理边界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合理把握。
该选题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公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合理判定。认为不能低估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贫富差距,并认为对社会公正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收入差距层面。同时还分析了社会不公现象的新趋向。
该选题进一步对如何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提出了清晰的、具有可行性的思路。该选题提出,应当防止改革与发展的背离,应当注重社会政策力度和精准度的统一,应当将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应当安排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当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应当把握好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失去社会公正意味着什么 ; 公正有别正义 ; 公正不等于公平 ; 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 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 ; 程序公正同样十分重要 ; 不宜忽视代际公正问题等。

目录

前言 一、失去社会公正意味着什么 二、公正有别于正义 三、公正不等于公平 四、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五、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 六、社会公正的基本立足点 七、程序公正同样十分重要 八、不宜忽视代际公正问题 九、是什么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 十、防止对社会公正的误读 十一、社会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 十二、宜区分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公正问题 十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之误 十四、不能低估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 十五、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贫富差距 十六、对社会公正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收入差距层面 十七、应高度重视社会不公现象的新趋向 十八、说歧视 十九、有关农民的三种提法需要正名 二十、自由、平等、公正各自的价值及相互关系 二十一、平等的重要特征 二十二、三种畸形化的平等 二十三、畸轻畸重的自由和平等 二十四、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向 二十五、精英群体之间的利益结盟 二十六、公权的扩张 二十七、与民争利究竟表现在哪 二十八、为何要形成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二十九、如何有效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三十、私有财产社会基本功能的变化 三十一、保护私有财产对大多数人的意义 三十二、宜慎重把握开征房产税的时机问题 三十三、防止改革与发展的背离 三十四、藏富于民究竟有哪些重大意义 三十五、深化改革的两个有效突破口 三十六、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问题 三十七、民生的界定及具体内容 三十八、民生内容的基本框架是“3+2” 三十九、改善民生必须遵循的几个重要规律 四十、不宜忽略改善民生的几个必要界限 四十一、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 四十二、改善民生的时机不能延误 四十三、就业的社会意义 四十四、教育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 四十五、令人揪心的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况 四十六、三个经济因素会直接加重社会矛盾冲突 四十七、注重社会政策力度和精准度的统一 四十八、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四十九、“顺应民意”与“顺应时代潮流”两者缺一不可 五十、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缺一不可 五十一、社会公正是全体人民意愿的*大公约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