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芜全集:第15卷:书信

包邮艾芜全集:第15卷:书信

¥64.0 (3.6折) ?
1星价 ¥64.0
2星价¥64.0 定价¥18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1139024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511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41139024 ; 978-7-5411-3902-4

本书特色

《艾芜全集(第15卷):书信》是国内艾芜书信全集,是对艾芜文学遗产完整、全面的总结。它的出版,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和史料价值。在中国作家中,很少人有艾芜那样独特、坎坷的人生之旅,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魅力也是独特的。

内容简介

《艾芜全集》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艾芜文字的集大成, 是对艾芜文学全面完整的总结。本书收录30年代初作者致鲁迅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以及50年代至90年代给家人友人及学者的信件300余件。他的书信作品也在现实主义基调上洋溢着浪漫主义色泽, 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目录

一九三四年
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三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八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四年
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给妻子的信
展开全部

节选

  《艾芜全集(第15卷):书信》:  重远:你和另一个友人在柳州城头,送我一家人去独山的时候,在快要开车的火车上,匆匆一握手,就行分别,以后便没有再见面了,而至今也得不到一点儿你的消息。  你是从缅甸仰光逃亡回来的,但你那个广东台山的故乡,也遭到敌人的侵略,已没法子欢迎你这海外归来的受难者了。而你却能用你不懈的努力,战胜疾病(伤寒病)的辛苦,勉强在陌生的柳州,可以托下脚来;而不料去年,又尽失所有的,被迫离开。现在你是逃难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尽我所能推测的,你也许到了你家人先行疏散去的融县侨民开垦区吧,然而,那地方不是也有敌骑到过,而且至今还被蹂躏着么?没有一点消息,留给我的,只是一些梦也似的回忆。  先前我们在桂林的时候,一谈到缅甸的朋友,总常常为绰卿那个朋友焦虑、担忧,当敌人从腊戍打过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岳母,带着他的一儿一女先走一步,而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另外两个孩子,为了收拾一些不忍丢弃的东西,错过搭车的机会,便被迅速赶到的敌人拦截在八莫,和八莫一同沦陷,受到蹂躏了。我们尽我们所能做到的,从各方面能打听来的消息都是“存亡莫卜”,“生死不知”。  他的六十岁的母亲和岳母,也因为广东台山故乡的沦陷,只好带着孙儿孙女在柳州漂泊,得点微少的救济金,度着悲哀的老年的日子。后来又被遣到融县侨民开垦区去拿锄头,自耕自活。我逃难到柳州的时候,听见你说她们年老力衰,无法耕种生活,已把绰卿的孩子送了人了。这是我和你都感到痛苦的。现在敌骑踏在那里,她们两位老人家怎么样了呢?我如今住在离重庆十八公里的乡下了,土墙茅屋,位于半山腰上,远山、流水、田野、村庄,都像画也似的摆在窗前,生活上算是比较安稳一点,但心情并不宁静,常常为远方失掉消息的朋友担忧,为沦陷区受难的熟人焦虑。  前几天,忽然转来绰卿的信,他还活在八莫的,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我读着信,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想:“我要立刻写信告诉重远的,并要他转达给绰卿的老母和岳母。”可是一转瞬,现实的记忆就袭来了,真想不到,我们共同怀念的友人,脱离敌人的压迫,有了信息的时候,而你却又在敌骑的践踏中失了踪了。这是日本法西斯送给我们一个多么令人难以忘掉的痛苦!可是,不管你能不能收到,我这一封信却是非写不可的。不然心里就像压个石头不能抛开样的难受,同时我也希望你在什么地方能够碰巧看得见。  绰卿的来信,是三月十五日在八莫写的,信中向我报告了他的生活。他说:“在这两年半中,我个人和事业上的损失,充满了泪痕的仇恨。我逃亡、隐匿,我披发佯狂,我做过鱼贩、赌徒、屠户、牧者,及旅行商等生活。”你瞧,这个以排字工人出身,自修而做到编辑副刊,且能自办报馆的文化工作者,在敌人侵占的外国地方,过着多么悲惨的生活,但他并不颓丧,也不消极,反而向敌人复起仇来,他说:“现在我是一个军人!”而且,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好军人,因为他接着说:“但我并未忘记我出身是一个工人,是一个文化工作者,我的身上永远带着笔和书的。”这个十三四年没有见面了的朋友,多么使人感到鼓舞,而且多么增加我们做人的勇气。我希望你,如果是在敌人的铁蹄下过日子,也拿出绰卿一样的勇气来吧!更希望你也和绰卿一样,身上永远带着笔和书吧!我们中国人有种不好的看法,总把常常亲近笔和书的人,看成无用的书呆子。但不知道亲近笔和书的另一方面,还能成为人生更有用更英勇无比的战士。  好的书,总可以改变我们的头脑,增加我们的毅力,把我们的精神完全武装起来。我常常感谢那些记录在社会中为正义而战斗的文章,我常常感谢那些说明宇宙人生真理而又给人光明道路的书册。同时我更愿意把我见到的或听到的,为正义而勇猛战斗的英勇事迹,甚至我经历过的一点点值得使人鼓舞的小小事情,随时用笔写了下来,希望也能够去增加别个做人的勇气和毅力。  这是人在这个时代,需要好好地活起来的所不可少的元素!我们这个社会常常不知不觉地使人自私,使人卑鄙,使人贪婪,使人冷酷,时时刻刻都变成旧势力的俘虏的可能。我回到我四川的故乡以来,见到听到的幼年时候一些纯洁的朋友,变得多么使人忧郁!其实他们并不坏,只是多半都做了旧势力的俘虏罢了。因此,在这个环境内我忽然接到绰卿远自异国的来信,不难想象得出我是多么地欢喜!现在是轮到我和绰卿共同怀念你的时候了!他在这次信上也提到了你,他没料到你在桂林已和我见过而且一同怀念到他,他只以为你在日本法西斯打下缅甸的时候,就已失了踪了。但他却还了解你,认为你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奋斗出来的。所以他*后说:“这位体弱气壮的老友,我希望能在战场上见面。”日本法西斯灭亡的命运,虽已明明白白摆在我们眼前了,但他*后还会在我们的大陆上大大挣扎一番的,正如一条恶狗,逼到尽头的时候,他还会凶猛地掉转头来,咬人两口。因此,我也并不以为我目前的生活,就很可以苟安的了,我也随时警惕着的,而且准备大家亦如绰卿所希望——能在战场上相见。  ……

作者简介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新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其代表作《南行记》《漂泊杂记》等作品被奉为中国流浪文学的滥觞,奠定了艾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被誉为“行走文学”的先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