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新经济 新就业-No.18-2017版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新经济 新就业-No.18-2017版

1星价 ¥66.8 (7.5折)
2星价¥66.8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178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20117883 ; 978-7-5201-1788-3

本书特色

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本书从新经济发展概况、产业政策比较、新就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入手,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经验,全面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就业的机遇和挑战。书中各章作者分别从概念特征、就业形态、劳动关系、人力资本、政策监管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新经济与新就业的关系,并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行业和典型企业加以深入分析,以期尽可能展示新经济形态下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新就业的特征化事实。

内容简介

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本书从新经济发展概况、产业政策比较、新就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入手,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经验,全面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就业的机遇和挑战。书中各章作者分别从概念特征、就业形态、劳动关系、人力资本、政策监管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新经济与新就业的关系,并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行业和典型企业加以深入分析,以期尽可能展示新经济形态下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新就业的特征化事实。

目录

Ⅰ 总报告 新经济 1 报告一 新经济:概念、特征及其对增长和就业的贡献【张车伟 赵 文 王博雅】/001 一 新经济的概念和定义/003 二 新经济的性质与特征/013 三 我国的新经济:规模及其对增长和就业的贡献/024 四 作为新动能的新经济/034 五 结论和政策方向/040 Ⅱ 新就业 2 报告二 经济转型与新就业【向 晶】/044 一 我国就业面临新的发展阶段/045 二 新就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051 三 新就业发展面临的挑战/055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059 3 报告三 新经济下工作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分析【谢倩芸】/065 一 新经济及就业发展背景简述/066 二 新经济下劳动者的工作变化/068 三 新经济下劳动关系的变化/075 四 新经济下工作和劳动关系发展新思路/080 4 报告四 分享经济与新就业形态【杨伟国 周 宁】/086 一 分享经济的内涵及类型/087 二 分享经济带来长尾趋势/090 三 分享经济对就业的影响/093 四 分享经济引发的政策思考/095 Ⅲ 案例研究 5 报告五 移动出行平台工作与就业研究 ——基于滴滴网约车平台的数据 【吴清军 杨伟国 王 琦 陈晓菲】/098 一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099 二 网约车司机总体特征/101 三 兼职网约车司机特征/112 四 专职网约车司机特征/119 五 网约车司机工作特征研究/125 六 政策建议/133 6 报告六 平台型就业对去产能职工安置的影响: 以滴滴出行平台为例【张成刚】/137 一 引言/138 二 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的困境/139 三 数据与方法/141 四 研究结果/142 五 结论/148 Ⅳ 支撑体系 7 报告七 我国自主创业的意义、现状和对策【高文书 冯 珺】/151 一 从国际经验看自主创业对就业的意义/152 二 我国自主创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158 三 促进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165 8 报告八 新经济下的技能需求与技能培养【周灵灵】/169 一 问题的提出/169 二 技能需求变化的驱动因素/171 三 新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技能/173 四 世界技能短缺状况/176 五 技能培养:路径与方向/184 9 报告九 创新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研究【蔡翼飞 王博雅】/189 一 引言/189 二 三大创新产业的特征比较/192 三 各国创新产业支持政策的梳理/197 四 我国创新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状况与问题/202 五 我国创新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208 10 报告十 网约车平台监管模式 ——基于网约车三维监管模型的分析【杨伟国 卢 武】/212 一 我国网约车监管政策变迁的历程/213 二 网约车三维监管模型/218 三 网约车地方监管模式探究/222 四 总结/226 Abstract/228 Contents/23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车伟,男,1964年生,河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80年-1984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生物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1995年,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学习,获研究生毕业证书。1996年5月–1998年5月,温乐克农业经济博士项目培训,北京农业大学,获博士课程培训证书。1996年-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7年-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年-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00年-200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1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伟国,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所长、德国劳工研究所(IZA)研究员等。从事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战略人力资源审计、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职于商务部、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南光、南光捷克、中国光大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曾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奖项或称号。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重大攻关等科研项目超过50项。高文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柳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就业和社会保障。曾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商务经济学院访问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客座研究员。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组部、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外国专家局等课题20余项。张车伟,男,1964年生,河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80年-1984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生物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1995年,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学习,获研究生毕业证书。1996年5月–1998年5月,温乐克农业经济博士项目培训,北京农业大学,获博士课程培训证书。1996年-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7年-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年-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00年-200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1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杨伟国,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所长、德国劳工研究所(IZA)研究员等。从事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战略人力资源审计、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职于商务部、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南光、南光捷克、中国光大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曾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奖项或称号。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重大攻关等科研项目超过50项。 高文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柳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就业和社会保障。曾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商务经济学院访问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客座研究员。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组部、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外国专家局等课题2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