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考试理论与方法

包邮数学考试理论与方法

¥26.0 (8.1折) ?
1星价 ¥26.0
2星价¥26.0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230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40页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303223046 ; 978-7-303-22304-6

本书特色

本书梳理了数学考试简史,概述了数学考试的功能与类型,详细介绍了数学考试的基本理论,包括怎样科学地命制数学试题,以及数学考试的计算机化发展,数学考试分数的意义等,*后简单介绍了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数学考试。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数学考试简史, 概述了数学考试的功能与类型, 详细介绍了数学考试的基本理论, 包括怎样科学地命制数学试题, 以及数学考试的计算机化发展, 数学考试分数的意义等, *后简单介绍了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数学考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数学考试简史 1.1.1 科举制度(606年以前)之前的数学考试 1.1.2 科举时期(606—1905)的数学考试 1.1.3 西方的数学考试 1.1.4 数学考试方法 1.2 智力测验与数学考试 1.2.1 对人的记忆的测量 1.2.2 智力测验 1.2.3 莱斯的拼字测验与选择题的发明 1.3 大型国际测评中的数学考试 1.3.1 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趋势TIMSS中的数学测试 1.3.2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的数学测试 1.4 我国中小学数学考试的现状 1.4.1 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数学考试 1.4.2 对我国现有中小学数学考试的分析 1.4.3 世界各国纷纷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1.4.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第2章 数学考试概述 2.1 数学考试的功能 2.1.1 选拔 2.1.2 评估 2.1.3 诊断 2.1.4 研究 2.2 数学考试的类型 2.2.1 数学常模参照性考试 2.2.2 数学标准参照性考试 2.2.3 数学常模参照性考试与数学标准参照性考试的比较 2.3 测量与教育评价的概念 2.3.1 测量的概念 2.3.2 测量的种类 2.3.3 教育评价 2.4 数学能力与考试难度、区分度 2.4.1 数学考试的测量与评价含义 2.4.2 关于数学能力的构想 2.4.3 数学能力与数学考试的关系 2.4.4 数学考试测量的究竟是什么 2.4.5 数学考试怎样实现可测第3章 数学考试的基础理论 3.1 数学考试的误差 3.1.1 数学考试的误差 3.1.2 数学考试的效度 3.2 数学考试的信度 3.2.1 信度的含义 3.2.2 信度的求法 3.2.3 关于信度系数的解释 3.2.4 SPSS软件中信度分析实例 3.3 数学考试的经典测量理论 3.3.1 数学考试的真分数模型假设 3.3.2 经典测量理论的相关概念 3.3.3 使用经典测量理论判断数学考试质量的局限性 3.4 数学考试的项目反应理论 3.4.1 基本概念与数学模型 3.4.2 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假设 3.4.3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参数问题 3.4.4 项目反应理论在数学考试中的应用 3.5 数学考试的概化理论 3.5.1 概化理论的相关概念 3.5.2 概化理论的研究过程 3.5.3 概化分析中的统计方法第4章 数学试题的命制方法 4.1 数学选择题的命制方法 4.1.1 命制数学选择题语言上的要求 4.1.2 题干的编写 4.1.3 选项的编写 4.1.4 选择题的质量分析 4.2 数学填空题的命制方法 4.2.1 命制数学填空题的语言要求 4.2.2 数学填空题的空白数及位置 4.2.3 数学填空题的质量分析 4.3 数学解答题的命制方法 4.3.1 数学解答题题设的命制要求 4.3.2 数学解答题要求的命制 4.3.3 数学综合解答题的设问命制 4.3.4 数学综合解答题的质量分析 4.4 数学开放题的命制方法 4.4.1 数学开放题的特点 4.4.2 命制数学开放题的要求 4.4.3 几种数学试题类型的简单比较第5章 数学试卷与题库建设 5.1 数学试卷的编制依据 5.1.1 什么是数学试卷 5.1.2 数学试卷编制的一般程序 5.2 数学试题组拼合成试卷 5.2.1 确定数学试卷结构 5.2.2 数学试卷的题量(试卷长度)的确定 5.2.3 数学试卷要组合搭配各种题型 5.2.4 数学试卷的难度分布 5.2.5 数学试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编制 5.3 数学试题库的建设 5.3.1 数学试题库的含义 5.3.2 建立数学试题库的工作内容 5.3.3 数学试题库的功能 5.3.4 建设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试题库的步骤 5.4 数学考试的实施方式 5.4.1 纸笔方式的数学考试 5.4.2 计算机在数学考试中的应用 5.4.3 计算机自适应性数学考试第6章 数学考试分数的意义 6.1 数学考试的原始分数 6.1.1 数学选择题的计分方法 6.1.2 数学填空题的计分方法 6.1.3 数学解答题的计分方法 6.1.4 开放性数学试题的计分方法 6.2 数学考试分数的合成与转换 6.2.1 数学考试原始分数的获得 6.2.2 数学考试原始分数的转换 6.3 不同数学试卷的等值问题 6.3.1 不同数学试卷得分转换的意义 6.3.2 不同数学考试等值的问题 6.3.3 不同数学试卷等值的条件 6.3.4 怎样编制等值的数学试卷 6.4 数学考试分数的价值 6.4.1 数学考试分数的等级制 6.4.2 数学考试分数线的设定方法 6.4.3 数学考试的百分制分数 6.4.4 数学考试满分设置问题 6.4.5 数学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 6.5 数学考试成绩报告 6.5.1 数学考试分数与等级转化 6.5.2 PISA中的数学能力分数 6.5.3 向考生报告的数学成绩第7章 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数学考试 7.1 中考数学简介 7.1.1 中考数学的性质 7.1.2 中考数学命题依据 7.1.3 中考数学试卷结构 7.2 高考数学简介 7.2.1 高考数学的性质 7.2.2 高考数学命题依据 7.2.3 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7.3 数学竞赛简介 7.3.1 数学竞赛的性质 7.3.2 数学竞赛的命题原则与方法 7.3.3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述 7.3.4 我国数学竞赛的概况 7.4 数学考试的发展 7.4.1 扭转数学考试对数学教学的过度影响 7.4.2 加大对数学考试的反馈研究 7.4.3 数学考试要关注国家考试制度的政策变化 7.4.4 提高数学考试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