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读者评分
4.8分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

“一战”过后,三位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共同克服重重困难修复了金碧辉煌的圆顶清真寺。

1星价 ¥33.3 (4.9折)
2星价¥33.3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ztw***(三星用户)

收到了,书很好

2022-03-10 12:44:03
0 0
mor***(三星用户)

全新带塑封,纸张不咋地,内容很详实

2022-03-04 08:08: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122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59612274 ; 978-7-5596-1227-4

本书特色

伟大的城市背后,是建造它的人和历史。一段曲折迷人的圣城建造史,重回两次大战间的动荡中东。英美三大文学奖得主阿迪娜·霍夫跨界力作。著名建筑师唐克扬领衔翻译。以色列《国土报》《华尔街日报》《犹太杂志》热评推荐。 欧美三项文学奖得主阿迪娜·霍夫曼25年耶路撒冷生活沉淀之作作者在耶路撒冷生活25年,曾获英国温盖特文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犹太文学奖、温德姆·坎贝尔文学奖,深入犹太文化写作。 装帧精美,32开,封面采用触感银卡、烫黑金工艺 中国著名建筑师唐克扬博士领衔翻译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曾主持策划“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等作品。 从建筑师生平描写圣城的历史著作,含70张黑白历史图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历史回溯的写法,挖掘耶路撒冷新城重建的近代史,也是建筑师的动人传记。还原了著名街区和建筑物的建造过程:雅法路、金顶清真寺、希伯来大学,大卫王酒店、洛克菲勒博物馆…… 有大历史背景,渲染“一战”后的欧洲与中东。也有小人物的城市记忆,感情、憧憬、艰辛与成就。大英帝国衰败,纳粹上台,犹太人流亡、中东日趋紧张的大背景。勾画犹太名人群像:门德尔松,扎尔曼·肖肯,哈依姆·魏茨曼,爱因斯坦,马丁·布伯、汉娜·阿伦特;及赫尔曼·梅尔维尔、弗吉尼亚·伍尔芙等文豪对历史的精彩记叙。书中描写的建筑师、欧洲移民多不为人所知,但都拥有对古老之地的热忱、对中东未来的向往。克服诸多阻碍,留下了作品,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人生。 一段瑰丽动人的历史。它是对耶路撒冷的一次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辩护,也可能是一种预言,如果这座城市继续走下去,本书将是关于这座城市未来的一个严峻的预言。 ——《国土报》(以色列主流媒体) 霍夫曼女士筛选了当时的官方文件和私人信件。她让这些被遗忘的建筑师重见天日,并成功地加入了城市迷人的人物。她写下的故事为耶路撒冷带来了新的活力。 ——《华尔街日报》视角读到,目光敏锐。本书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作家写出的细致的文化和社会批评作品。我读过许多关于耶路撒冷的书,同样迷人但不尽如人意,因为霍夫曼对耶路撒冷的街景具有非凡独特的审视。 ——《犹太杂志》《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阿迪娜·霍夫曼超出了历史和传记范畴,让这些“建筑师”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作品鲜活地重现。她挖掘得很深,但撒网也很广,拉进了几十个迷人的配角。 ——哈达萨(美国犹太妇女协会)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苏格拉底说,“人要过一种美好、公正的生活,而不是毫无约束地嬉闹作乐。”他的学生、享乐主义者亚里斯提卜却认为,“纯粹的快乐才是生活的目的。”而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眼里,“不想太过悲惨的话,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不过,罗素却认为,叔本华其实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伪君子。——我们刚以为找到了人生意义,他们又把答案改了。丹尼尔•克莱恩带我们进行一次奇妙的哲学之旅,在金句中带我们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前言

住在耶路撒冷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我几乎每天都会走过城市西侧的主干道——雅法路(Jaffa Road),老一辈人都称它为“那条雅法路”。
起初,它只是一条朝圣和骆驼之路,后来成为重要的贸易通道,现在是一条纵然脏兮兮却很繁华的主干道。道路从旧城雅法门的附近延伸开,横过新城,向西蜿蜒穿过山丘和干涸的河谷,又通过一片平地,*终到达雅法港。它甚至一度从港口延伸出去——至少是在精神层面上——延伸到那些载着商旅和货物,往返于许多遥远地区的小船上面。
既然这条道路让耶路撒冷向世界敞开,又将世界带向了耶路撒冷,一座新城的历史便由此开始。尽管在许多人心目中,耶路撒冷是著名的神圣之城,但直到1867年——当奥斯曼的苏丹 下令征用一帮巴勒斯坦农民建造这条沙石压实的运输小道时——耶路撒冷也只不过是一个在山丘之上、被高墙包围的村庄。这个闭塞、晦暗、病态,并且在多数人的记忆里夜间城门紧锁的、臭烘烘的地方,这激起了到访的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作为其中一位记述者——在笔记中透出了郁闷之情:“被高耸围墙所围困的、如此狭小的一座城,它肮脏、破旧,高墙阻碍了通风,推迟了清晨的来临,并加速了病殃殃的暮色的到来。”
然而,当这条从城市延伸到海边的收费道路开通之后,一种新的出入这座引起幽闭恐惧症的防御工事的交通方式成为可能,一种新的自由同样也成为可能。在耶路撒冷城门外侧,人们为雅法路上定期来往的马车修建了一座同样名为“耶路撒冷城门”的中央车站。当车站落成时,这座城市彻底从城墙里边扩散开来。无论是希腊人和日耳曼人,阿拉伯人和亚美尼亚人,还是德裔和西班牙裔犹太人,全部纷纷开起了酒店和杂货铺,旅行社和照相馆,咖啡厅和小酒铺,一间电报局、纪念品店、地毯店,一间药房、一家面包坊,一家木料与建材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一座主打走钢丝杂技和狗熊表演的剧场。各国的领事馆、银行、邮局,*后甚至连市政局本身也搬到了城门外,并且很快地,紧邻城墙外的拥挤地段变成了一块临时的市镇广场。有些当地人形容,这座广场已经与“这座城市”本身难以辨别。
1900年,为纪念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执政二十五周年,当局在这些操着各种语言、熙熙攘攘的广场人群之间,建起了一座如圣诞糖果般红白相间的公共喷泉。七年后,一座造型华美、浅白色的钟楼也随之建了起来。几乎所有骄傲的奥斯曼帝国城市都有这种特征,在它们的中央广场上都会有这样的钟,而耶路撒冷的钟楼自然也是居民心目中的骄傲。这座高约13.7米、坐落于雅法城门之上的钟楼,是市政显著进步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奥斯曼人爱国精神的体现。它把耶路撒冷的市民和帝国里的其他人民紧紧联系起来,它在象征上和实质上都昭示了一种新的时间提醒方式在这片极为古老的土地上的降临。钟楼还起到了类似灯塔的作用。它建造好后没多久,市政当局就在它高耸的外墙上悬起了许多盏明亮的煤气灯,使得这座塔楼即便从很遥远的村庄也能看得到。另一名当地人描述道:“它看起来就像一座灯塔。”
“我看到了我看到的”(“what I see, what I see”),当描写1921年5月的早晨自己在柏林的一次慵懒漫步时,生于加利西亚(Galicia)
的犹太小说家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以这句话开头,它就像一句箴言或咒语一般。一个世纪后,若某人再在耶路撒冷漫步时,就得把这句话稍加改动,变成——“我看到的,我看不到的。”
每当在这座我成年后多数时间里都当作家乡的城市主街上溜达时——这座城市,换句话说,自从我**次遇到它,它就在摄住我,取悦我,激怒我,迷惑我,且带给我惊喜——我同时思索着出现在眼前的和未出现在眼前的事物。
即便每座城市的建筑都在经年累月地演变,耶路撒冷却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埋葬了许多过往的建筑。纵观它漫长的历史,耶路撒冷被不同的势力占据又收复多达44次,这座城同时由于那些被夷为平地建筑和保留下来的建筑而闻名遐迩。如今的城市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片“18米、24米甚至30米深的废墟之上”,正如一个19世纪评论者兴奋地说,“当你从耶路撒冷的街道向下挖时,你会在某个地层中突然发现一座屋顶!也许这座古城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埋藏着更多、更古老的遗迹和骨骸。”
然而出土的残垣瓦砾并非都那么古老。比如,1917年的12月11日,几乎是在著名的埃德蒙·艾伦比将军(Edmund Allenby) 下马徒步走过雅法门,宣称“圣城耶路撒冷”即将由英国进行军事托管的同时,英国的掌权者立即开始计划摧毁土耳其人那块杂乱而生机勃勃的市镇广场。而那位不苟言笑的、虔诚的军事总督罗纳德·斯托斯(Ronald Storrs)则认为,这些摇摇欲坠的旧楼和嘈杂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反感,他打从心底厌恶奥斯曼帝国的大钟和华而不实的钟楼。他声称,钟楼丑化了雅法门,如他所言即刻下令工人把钟楼——按他的说法——“整个儿移走”。随后,一座规模更大、更具典型英国式的钟楼被建立了起来,相较于此前的奥斯曼版本,它“去掉了那些令人格外讨厌的装饰”。它就建在不那么拥挤的,但仍属于雅法路的中心地段上,就坐落于苏丹苏莱曼一世 时代那段古老城墙的西北侧。这座在建筑史上价值仅等于一双便鞋的英式钟楼建成于1924年,即英国从国际联盟正式获得巴勒斯坦托管权的两年之后。它的功能既包括提示时间,也包括明确显示是谁正在统治这座圣城——英国此前刚刚宣布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的首都,这是自十字军东征后耶路撒冷**次成为一国首都。那片以前被称为邮政广场的角落,很快便被更名为“艾伦比广场”。
又过了十年,这座英式钟楼也轰然倒塌(不是因为被征服,而是为了缓解街角刚建起的崭新的巴克莱银行和市政厅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的交通而被拆除),然而,斯托斯总督却一直未能设法铲平紧挨着雅法门外的大巴扎,也没能像他期望的那样,用包围古城的崭新环形花园来取代它。斯托斯总督离开了这座城,英国人也离开了这个国家,军事托管终止。1948年,又一道高高的、由混凝土和瓦楞状锡板构成的屏障紧挨着艾伦比广场赫然竖立起来,在新成立的以色列王国和约旦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假修饰却卓有实效的边界。在这块曾经自成一体的完整区域,这道形象粗野的墙仿佛一截戳进眼睛的手指。事实上,直到1967年,随着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和吞并,斯托斯总督半个世纪以来设想的绿化带才得以实现,并且掌权者宣称,耶路撒冷在以色列统治下“实现了统一”,并拆除了围绕旧城墙的砖瓦建筑,那些在包豪斯(Bauhaus) 受过训练的项目规划师,轻蔑地称其为“快要倒塌的建构、棚屋和碎石堆”和“在视觉上更令人不悦的商店”;就在它们被拆掉的地方,落成了一座国家公园。与此同时,这个与城墙相对、如今已没有钟楼的地点(那个不久前才被重新设计,并以征服这里的不列颠英雄来命名的广场),再一次被重新设计。如今这座处在城市西边的犹太人和东边的阿拉伯人之间气氛一触即发的分界线中的小广场,仅有一座干枯的喷泉、几棵粗矮的橄榄树、一排艰难生长着的矮柏树,一组毫不出彩的石质曲线台阶,和一个新的名字:“IDF广场 ”。
然而,当思索我在雅法路上看到的和没看到的,我不仅仅是在回想那些被埋葬和被铲掉的遗迹,以及借助带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和匆忙重绘的地图来标记政治领地的各种尝试。我同样沉思于关于这座城市的诸多未曾实现的蓝图,和憧憬。这些憧憬,与这个词包含着的一切东西,都存在于或曾经存在于那些认为不得不在这里试验和建造的人们的脑海中。
大约在约瑟夫·罗特视察选帝侯(Kurfürstendamm)大街上的乞丐和侍者、马匹和香烟广告的同时,英国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工艺家查尔斯·R. 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这位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门生兼斯托斯总督的雇员——正担任着前所未有的耶路撒冷“市政顾问”的职位,他阔步行走在我每天行走的同一条大街上,“咔嚓、咔嚓”地拍照,潦草地做着笔记,同时想象着这片区域在空间和社会方面的某种巨变。“雅法路现在的样子”,他在一张全景照片上做了标注,照片显示了一辆卡车,一群模糊不清,戴着阿拉伯头巾、盖头和毡帽的本地人懒洋洋地倚靠在一堆西瓜前,还有一些摇摇欲坠的货摊和小店。
然后他画了一幅相同景物的工整的铅笔草图,图中去掉了那微垂的红瓦屋顶楼群和水果摊。取而代之的是一组整洁的、匀称交错延展开来的传统穹顶建筑,还特意加上了一些穿戴整齐的路人从旁边经过。对此他题名为“我期待的雅法路市场的样子”。
可能听起来有点孩子气、任性或纯粹是一厢情愿,但是阿什比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更能理解他所面对的按照个人的浪漫主义世界观来再造或改建城市的巨大挑战。尽管他在城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也许有人会说,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工作中的处境,但他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就像把一生奉献于此的很多人一样,怀着热切的雄心壮志。尽管他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市政设施改善和市容美化投入了毕生精力。然而他也承认,那些付出的努力,以及耶路撒冷特有的、近乎慢性的、挫败希望的方式所带来的心酸——甚至都是徒劳无功的。“这座城,”他写道,“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而先于一切的,它是一座理想主义者的城市,此外,它更是理想主义者在此后世世代代里将他们自己与城市一同撕碎并且糅合的这样一座城市。”
然后是我所确确实实看到的:仅仅在距离雅法路的一头大约90米远的地方,是曾经背负盛名的德国犹太人难民埃里希·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设计的盎格鲁-巴勒斯坦银行,它的那座带着舷窗的造型优美的塔楼,是城中*具表现力也是*精致的公共建筑之一。它在1939年落成之际,是耶路撒冷*高的“摩天楼”,赫然有七层,它在当时乃至在现在仍然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优雅,这是由于它背后低矮的水平状社区,为它骤生的垂直线构成的主体附加了充满活力的背景。正如对其他建筑所做的那样,门德尔松设计这栋建筑时,采用了一种对物理环境(一条繁忙的街道,似乎需要一栋线条简洁、庄严却又引人注目的建筑)和对地形(向后延伸的陡坡)的敏锐意识。他也打算让它——如同他其他所有设计一样——成为一次对建筑同行们的大胆挑战。当银行开业之时,它将成为巴勒斯坦*重要的犹太金融机构驻首都的总部。但是门德尔松宣称,这座显然属于现代风格且带有犹太复国主义(Zionistic) 色彩的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阿拉伯本地建筑的外形。他经常这么说,这些都源自在他在耶路撒冷的那些年里频繁陷入的美学与政治的水深火热。
毗邻银行旧址(今天是某个以色列政府机构)的是这座城市的中心邮局(今天依然是个邮局),这是另一幢我几乎天天经过且从中得到慰藉的引人注目的建筑。它的结构比门德尔松的作品更宏大,也更对称,这座在银行竣工的前一年建成,是由英国托管政府公共工程部一位极具天赋的前主建筑师奥斯汀·圣巴布·哈里森(Austen St.Barbe Harrison) 所设计的。哈里森是一位内向的公务员,年轻时就离开英国去了东方,从此一去不返。他对自己设计的建筑和对这座城市的愿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他深厚的拜占庭和伊斯兰建筑知识,和他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种族冲突的一种明确的无党派倾向,甚至是提倡和平相处的态度。虽然哈里森将这座邮局的规模和配置,设计成一幢正统英国政府大楼,他仍然悄悄地从他在黎凡特(Levant) 地区生活和工作时吸收的知识中借取了许多传统元素——从叙利亚风格的深浅穿插条纹的石匠工艺,到巨大木质双扇门的几何装饰镶板,诸如此类的元素随处可见。哈里森建筑的轮廓,始终保持着当年的恢宏气象,尽管在大约十五年后的今天,某种局促的束缚感已然在它的周围生根。因为除了一扇或者说半扇门之外,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出于安全考虑都被锁了起来,参观者不得不穿过一道狭小的金属探测门才能进入这座造型别致的老邮局内部。门德尔松设计的老银行也是一样,庄重的入口如今也已被塞满了安保设备。
并非所有的耶路撒冷现代建筑物都像这两座显赫的建筑那样被层层看守。当我沿着这条路朝西北方向走,走到名为锡安广场(Zion Square)的破旧中心区时,将会很快来到另一座建筑,它的面貌不知怎么的,总是凭借那种古怪的、使人毛骨悚然的庄重感吓到我——尽管位于市中心,可它的对面却有一台巨大的、臭气熏天的、常常挤满*脏的流浪猫的垃圾压实机。在雅法路和曾被称为梅丽桑德女王大道 (Queen Melisande Way)的交汇处——这条路如今以另一位女王海伦尼(Queen Heleni)的名字命名,她是一个在1世纪皈依犹太教的伊拉克人——有着一座饱含折衷主义的商住两用式混合建筑,其*大特色是三种活泼生动、相互协调的阿拉伯风格——马蹄券的拱形窗、参差不齐的锯齿轮廓和一个宽阔的立面,表面铺着由亚美尼亚陶工大师大卫·欧迪安制作的、已经不复鲜亮的瓷砖所组成的嵌板。英国托管时期,欧迪安曾在这里工作。楼下的一层挤满了各种生意店铺,它们常常易主或改换门头(本书写作时,占据这些店面的商铺有:一家热闹的咖啡馆、一间美甲店、一间荧光灯照明的24小时营业的杂货店、一间旧式的裁缝铺、一家极为普通的旅馆和一家主主营“热狗吐司”的外卖店,它的塑料招牌上用小写英文印着一个既难懂而又莫名恰当的店名——“此后”。同时,那座脏兮兮、布满涂鸦的门厅通往的地方,从糟糕的外表和阳台上堆满垃圾来推测,应该是一些破落公寓和旅店房间。建筑整体修建于1920年代末,当时的主人是一位来自比特·杰拉村(Beit Jala) 的信基督教的阿拉伯富人。在那时,这座建筑代表了一种流行,城里的人称它为“斯派罗·霍利斯之家” ,霍利斯是一名建筑师的名字——然而,这事儿早就从绝大多数人的记忆里消逝了。
这三位非比寻常的建筑师究竟是何许人也?——埃里希·门德尔松、奥斯汀·哈里森、斯派罗·霍利斯——是什么让他们构思出了这些楼宇和城里其他伟大建筑?他们在这座城市看到了什么?当行走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时,他们又想要看到什么?在21世纪的耶路撒冷,这些人物鲜少被人记起,而他们脑海里的那座城市,或者其他各座城市也同样在渐渐消失。
本书以坚实的表土层开篇,一路往下考古挖掘,旨在追寻旧日的三座耶路撒冷城市,以及几位非凡筑造者留下的遗迹。

目录

雅法门的那一边

**部  耶路撒冷大街1934 
没有洛可可宫殿 
憧憬和土话 
回家之路 
那些建筑师 
暴乱兴起  
可能与现实 
难民之城 
巴勒斯坦与明日世界

第二部  美物难存1923
在花园中 
倒塌的墙 
地质构造学 
旧城以北,旧城以南 
相关遗迹 

第三部   伟大之城在何处2014/1914
一种征兆 
手头的证据 
一张照片的价值 
密谋、神父与族长 
希腊医生的女儿 
灵魂之书 
迷宫 
犹太法官 
房屋本身 
名人录 
褫夺 
伟大之城 
皮与骨
土耳其房间和亚美尼亚瓷砖
烧制

结语:石头剪刀纸
注释
致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一段瑰丽动人的历史。它是对耶路撒冷的一次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辩护,也可能是一种预言,如果这座城市继续走下去,本书将是关于这座城市未来的一个严峻的预言。
——《国土报》(以色列主流媒体)

霍夫曼女士筛选了当时的官方文件和私人信件。她让这些被遗忘的建筑师重见天日,并成功地加入了城市迷人的人物。她写下的故事为耶路撒冷带来了新的活力。
——《华尔街日报》

视角读到,目光敏锐。本书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作家写出的细致的文化和社会批评作品。我读过许多关于耶路撒冷的书,同样迷人但不尽人意,因为霍夫曼对耶路撒冷的街景具有非凡独特的审视。
——《犹太杂志》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阿迪娜·霍夫曼超出了历史和传记范畴,让这些“建筑师”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作品鲜活地重现。她挖掘得很深,但撒网也很广,拉进了几十个迷人的配角。
——哈达萨(美国犹太妇女协会)

作者简介

阿迪娜·霍夫曼(Adina Hoffman),美国散文家、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1967年生于密西西比州,1992年起移居耶路撒冷,在当地生活25年,写作题材关注中东地区和犹太人历史文化。2010年凭借《我的幸福与幸福无关:一个诗人在巴勒斯坦的世纪生活》获英国温盖特文学奖;2012年与其丈夫彼得·科尔(著名诗人、翻译家)合著的《神圣残片:开罗犹太手稿的失而复得》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犹太文学奖;2013年获美国温德姆·坎贝尔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