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

1星价 ¥38.6 (5.6折)
2星价¥38.6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523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1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300252315 ; 978-7-300-25231-5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生成“新类型”,开启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基于学界的既有研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宪法与经济法这“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危机理论,强调有效发展、公平分配,以及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和危机,是经济法的重要功能和调整目标,而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法治建设,并不断提炼中国的经济法治理论。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是“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以上各章层层递进,力图说明:无论是“三大关系”的调整还是相关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协调发展理念的落实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无论是分配问题的解决还是分配制度的完善,无论是风险的防范还是危机的应对,都需要经济法治的保障和经济法理论的拓展。上述理论探讨所呈现的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对经济法理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正在生成“新类型”,开启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基于学界的既有研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宪法与经济法这“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危机理论,强调有效发展、公平分配,以及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和危机,是经济法的重要功能和调整目标,而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法治建设,并不断提炼中国的经济法治理论。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是“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以上各章层层递进,力图说明:无论是“三大关系”的调整还是相关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协调发展理念的落实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无论是分配问题的解决还是分配制度的完善,无论是风险的防范还是危机的应对,都需要经济法治的保障和经济法理论的拓展。上述理论探讨所呈现的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对经济法理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章 导论:理论发展与视域延伸
第二章 “三大关系”与体制理论
**节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
第二节 “改革决定”与经济法共识
第三节 宪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性”解析
第三章 发展理念与发展理论
**节 经济法上的协调思想
第二节 经济法与宪法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双重调整”的经济法思考
第四章 分配主线与分配理论
**节 贯穿经济法理论和制度的分配主线
第二节 缓释“双重压力”的经济法路径
第三节 分配结构的经济法调整
第四节 差异性分配及其经济法规制
第五章 风险理论与危机应对
**节 风险社会与风险理论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经济法解析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理论拓掘
第四节 危机应对与经济法的有效发展
第六章 经济立法与法治理论
**节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
第二节 经济立法的“试点模式”
第三节 “结构性减税”与经济法治
第四节 提升治国能力的经济法路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守文,男,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
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法理论、财税法、竞争法、信息法、社会法等,较为重要的著作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1993年)、《信息法学》(1995年)、《税法的困境与挑战》(2000年)、《经济法理论的重构》(2004年)、《财税法疏议》(2005年)、《经济法原理》(2013年)、《分配危机与经济法规制》(2015年)等,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司法部首届法学研究成果和法学教材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