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95751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09575116 ; 978-7-5095-7511-6
本书特色
伴随着全球领域出现的“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轨道,服务业在GDP中占比高达70%以上。在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攀升,2013年,服务业首次超过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达到46.1%。到了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达到50.5%,真正占到半壁江山。服务业,特别是技术、知识密集度相对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早期是从制造业部门派生而出,主要为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为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往往趋于集聚分布,且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和消费时空的不可分割、不可存储等特点,其比制造业更依赖于本地市场容量,显现更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
内容简介
研究与实践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近年来,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对外合作的深度化,部分关联度较高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在地理上表现为不同类型企业邻近分布的格局,并趋向与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空间的协同发展。朱慧、周根贵著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突破原有单一产业集聚的研究框架,利用产业协同集聚理论,更多关注服务业不同行业间的内在关联及协同定位效应,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及特征,其次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机制,随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相关假设检验进行了验证分析。接下来分别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在城市内部及城际之间产生的空间效应,*后阐明了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书可供经济地理、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0.6¥68.0 -
国富论
¥8.8¥35.0 -
博弈论
¥13.1¥38.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8.6¥58.0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16.8¥48.0 -
斯密评传
¥18.9¥4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8.0¥55.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16.4¥49.8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资本论
¥34.1¥59.8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7¥35.0 -
博弈论
¥25.9¥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5¥35.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8.3¥69.0 -
收入不平等/[英]理查德·威尔金森、凯特·皮克特
¥40.0¥65.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5.1¥3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40.3¥56.0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31.9¥55.0 -
经济学越简单 越实用
¥1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