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114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8开
  • 页数:874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300111407 ; 978-7-300-11140-7

本书特色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早就对此有深入的讨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才开始通过吸收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改造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建立起全新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后来的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行为经济学”。

内容简介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早就对此有深入的讨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才开始通过吸收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改造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建立起全新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后来的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就是行为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得出的具代表性的成果。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是一本论文集,书中作者均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杰出者。全书总共26章,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学术论文,并都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过。这些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讨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偏好和选择;一类则讨论一些具体的经济现象,属于行为经济学思想和理论模型的应用部分。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部分(第1章)全面地综述了行为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主要思想、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第2至13章)讨论了经济活动中参与人的偏好和选择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禀赋效应和心智账户;二是不确定下的决策和前景理论;三是跨期决策和时间偏好;四是公平和社会偏好。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的第三部分(第14至24章)展示了行为经济学家对三个主要经济领域的看法:一是宏观经济领域,主要涉及心智账户和自我控制对储蓄的影响;双曲线贴现和货币幻觉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社会偏好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劳动经济学方面,主要涉及公平和互惠等社会偏好对劳动供给以及经济参与人激励的影响。三是金融领域,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行为金融学。该领域的三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展示了短视损失厌恶等心理因素对于股权溢价之谜、投资者行为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经典译丛》的*后一部分(第25章和第26章)则专门收入两篇论文,探讨个体决策的本质和过程,以期构建行为经济学的未来基石。

目录

**部分 导论 第1章 行为经济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二部分 基本主题 参照点依赖和损失厌恶 第2章 禀赋效应和科斯定理的实验检验 第3章 心理会计在决策中的作用 风险偏好和不确定结果 第4章 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探求风险决策的理论 第5章 生机勃勃的前景理论:来自现场的证据 跨期选择 第6章 时间贴现和时间偏好:一个批判性回顾 第7章 现在采取行动,还是以后采取行动? 公平和社会偏好 第8章 寻求利润过程中的公平约束:市场中的权利 第9章 一个有关公平、竞争和合作的理论 第10章 在博弈论和经济学中纳入公平因素 第11章 解释讨价还价的僵局:自利偏见的作用 博弈论 第12章 策略互动分析的理论和实验 第13章 行为博弈论:策略环境下的人类行为预测 第三部分 应用 宏观经济学和储蓄 第14章 心智账户、储蓄和自我控制 第15章 金蛋和双曲线贴现 第16章 公平工资-努力假说和失业 第17章 货币幻觉 劳动经济学 第18章 公平和报复:互惠的经济学 第19章 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的劳动供给:每天做一次决策 第20章 工资、资历和对递增消费结构的需求 第21章 激励、惩罚和行为 金融 第22章 短视损失厌恶和股权溢价之谜 第23章 投资交易过度了吗 第24章 损失厌恶和售房者行为:来自房产市场的证据 第四部分 新基础 第25章 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 第26章 失控:体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科林·F·凯莫勒,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心理学和经济学教授。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风险决策理论和博弈论中的策略性行为。除发表了将近100篇期刊文章外,还合著或者编著了4本书,并且撰写了专著《行为博弈》。凯莫勒于1999年成为首位当选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的行为经济学家,并且在2001-2003年期间担任经济科学学会的主席。 乔治·罗文斯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教授。1985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且担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拉塞尔·塞奇基金会以及柏林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马修·拉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198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取得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包括对公平和风险偏好等自我控制问题进行正式的理论建模。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并在2001年被美国经济学会授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