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精装珍藏版)
读者评分
4.2分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精装珍藏版)

1星价 ¥21.4 (4.3折)
2星价¥20.9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14315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59614315 ; 978-7-5596-1431-5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卡普兰是全球热播、长红十年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和执行制片人。他是好莱坞当红编剧,制作了获9项艾美奖、15项金球奖的爆红情景剧《生活大爆炸》和美国国民级动画《辛普森一家》。
★作者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的分析哲学博士,在书中为你揭秘《生活大爆炸》的哲学元素 笑点来源。
★本书中文平装版由【未读·思想家】2015年引进,曾在知乎、豆瓣引起网友热议。此次精装珍藏版双封面,附赠精美书签,内文采用进口纸,方便携带手感极佳。汇总读者反馈,改善阅读体验,搞笑 烧脑进行到底!
★一场拓展思维的脑洞大爆炸,搭配《时间简史》阅读效果更佳。世上有没有圣诞老人,有没有圣诞螳螂、圣诞蝠鲼?上帝、宇宙的本体、生命的意义是否存在?老鹰和鲨鱼装订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逻辑、神秘主义和幽默,哪个才是生活难题的解药?为什么佛陀说的话,我们都似懂非懂?
★一份逗你玩的哲学调查报告。作者从存在问题的原点出发,用情景剧式的幽默,走遍几条哲学路径。从罗素分析哲学到逻辑悖论,得出啼笑皆非的结论;再从佛教、道家聊到犹太秘教卡巴拉,调侃了一番神秘主义信徒。*后他发现,生活的本质用语言和智慧其实不可描述——
★至少读三遍,你才能理解“本书书名”的真正含义。作者说: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不足以描述生活,但幽默可以!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执行制片卡普兰读哲学博士期间写作的超级哲学畅销书。作者从“圣诞老人”的疑问出发,探讨了本体论问题和人生的意义。他运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知识,将形而上的哲学探讨演绎成一场通俗易懂、幽默欢脱的思维探险。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到佛教、道家、犹太教卡巴拉学的神秘主义,卡普兰总结道:唯有幽默,才是解决生活中基本矛盾的良药。

前言

到我儿子阿里上了幼儿园,“圣诞老人存不存在 ” 这个问题才开始影响我的 生活。 小阿里并不相信圣诞老人。 十月初那会儿,他本打算和好朋友斯凯勒一起去动物园, 但斯凯勒的妈妈塔米给我打电话,说她不想让儿子去了,因为动物园有驯鹿,她觉得孩子们会因此讨论起圣诞老人。小斯凯勒相信有圣诞老人,他是一个很乖很萌的孩子,还没有跨入叛逆别扭的青春期,塔米希望儿子能继续相信圣诞老人,哪怕只有几年。所以她希望取消这次游玩,这样阿里就不会告诉斯凯勒“压根儿就没圣诞老人,那只是你爸妈”,然后动摇他关于圣诞老人的信念。
但这实在令我不解。为了维护他儿子与圣诞老人之间不真实的联系,塔米宁愿牺牲她儿子与阿里之间真实的友谊。
为什么我这么确定圣诞老人不存在呢?不是因为我从没亲眼见过他, 毕竟我也没亲眼见过以色列名模芭儿-拉法莉,但她是真实的,起码在我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活得好好的。也不是因为我没去过北极,没见过他和那些小精灵。虽然那里只有厚厚的冰与雪,但也有很多相关解释——圣诞老人能把大胡子整个铺开,让人们找不到他;而小精灵有种机器,能扭曲周围的光线;又或者,我已经见过了圣诞老人,但又被他强迫做了脑部手术,清除了记忆。但以上都不是原因所在。我之所以不相信圣诞老人,是没人告诉我他们相信,而且圣诞老人的故事也跟我知道的其他事实不符:比如驯鹿并不会飞上天,玩具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等等。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女儿听,她说:“我相信有圣诞老人。”我又问她信不信有复活节兔子,她说:“我信。我还小,所以我什么都信!”我又讲给我妻子听,她是一位罗马尼亚共产主义熏陶下长大的心理学家,她是这样认为的:“美国父母老拿这种事儿糊弄孩子,等孩子长大发现自己被蒙了,一赌气,就成了熊孩子。”但我还是不能理解塔米太太的做法,对此我能想到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有这么两种:

蒙人

出于某些原因,过去美国孩子都普遍相信圣诞老人,可能父母们觉得这是一种吓唬孩子、让他们听话的好办法吧。等孩子慢慢长大,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之后,他们又会更觉得那是一种蒙孩子的好办法。这样一来,社会就分成了两类人:蒙人的和被蒙的。蒙人的动机从善意的(父母)到自私的(卖圣诞商品的奸商,或者利用神话把这个移民国家凝聚在一起的美国政客)都有。直截了当地说,这事儿整个就是在蒙人嘛。
就我对现实的观察来看,蒙人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我在好莱坞工作,这是一个大量生产影像和故事,再输送给全球观众的地方。我们几个在给电视剧《生活大爆炸》写剧本。某一集里,谢尔顿(Sheldon)在《龙与地下城》游戏里把圣诞老人给杀了。关于圣诞老人是否存在,一位编剧希望这部剧能保持开放的观点,因为他孩子会看,他们还相信有圣诞老人。当然,作为一个靠广告过活的美国情景剧编剧,他善良的动机跟不太善良的赞助商们一拍即合。

发疯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解释—在塔米的思维里,有些东西是自我分裂的。根据这个理论,她的脑海里可能有一部分是相信圣诞老人的。当她跟其他成人聊天时,她会对圣诞老人绝口不提;但在与孩子相处时,她也是相信的。关于她所相信的东西,自不会说出口。她可能永远不会去说“我相信有圣诞老人”,但她仍会对其抱有幻想。如果儿子不再相信圣诞老人了,她就会非常不安,因为她的脑海里有一部分是相信的。
人怎么会对圣诞老人既相信,又不相信呢?如果你是阴谋论者,可能会觉得,对于相不相信圣诞老人这件事,她在撒谎,你会更加怀疑她说出的想法。但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确实会相信不同的事。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塔米回到家,躺在床上。当她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听到脑海中的一个声音,好像就是她自己的。那个声音说:“圣诞老人确实存在。我还记得要等他来。我怎么知道他不会来呢?是的,一半的我认为他不会来,永远不来了,但凭什么只相信这一半的我呢?”
塔米身体里住着好些个不同的塔米。有的塔米以前曾相信有圣诞老人,有的塔米至今还相信有圣诞老人。有的塔米一想到圣诞老人就会很开心,一想到我(埃里克)不信圣诞老人就会很生气。有的塔米可以自然地想起圣诞老人的图片、电视节目和歌曲。
塔米这个人可以是自我分裂的,这些塔米可以同时存在。就是说,在她的脑海里有一个声音说:“圣诞老人当然不存在了。”但又有一个声音说:“希望他能给我带点儿好礼物。”这种分裂也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之中。这就是说,在圣诞节这段时间之外,她可以随便拿圣诞老人开玩笑;但当圣诞节到来时,她也可以说得真相信有快乐的圣诞老公公似的。既然第二种解释连脑海里的声音都谈到了,我们干脆直接叫它“发疯”好了。
蒙人和发疯这两种解释,就更深层次而言,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前者是在人际关系层面产生了矛盾,后者是在自我认知层面产生了矛盾。我们的社会是由各种心照不宣的密约构成的,充满了自相矛盾的谎言。发疯的人不过是蒙

目录

引言 我儿子、儿子朋友的母亲和两种解释 
**部分 逻辑 
1 /本节标题无法描述本节内容 
2 /如何才能显得不傻 
3 /*明智的行为就是让自己变傻吗? 

第二部分 神秘主义
4 /以手指月,指并非月 
5 /圣诞修行 
6 /我既愿意又不愿意 

第三部分 幽默
7 /圣诞老人的果冻肚子和西尔弗曼 
8 /卡布先生的大黄瓜 
9 /痛苦等于幽默减

第四部分 人生
10 /沦为荒诞 
11 /脑半球里的圣诞老人 
12 /奥丁存在吗?

第五部分 我和你
13 /生命之树上的树屋 
14 /面对什么 
15 /万物的意义 
结论 我未来的孙子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1本节标题无法描述本节内容
既然我们无法跳出自身局限,去观察信仰和事物,观察它们是否“对应”,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呢?逻辑学家说,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家,*起码不能自相矛盾。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某人既是张三又不是张三,珠穆朗玛峰既是一座山又不是一座山。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等于什么也没说!这时听众就会问了:“那它到底是不是一座山啊?”
这就是所谓的自相矛盾。塔米看待圣诞老人的态度就是矛盾,她既相信又不相信。对于这类问题,逻辑能为我们指一条明路,教给我们一套有效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逻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 世纪,它源于古希腊、中国和印度这三大文明。为什么逻辑没有在古埃及或墨西哥这些古文明中出现呢?因为这里的先民只信奉一个神、遵从一部法律,以同一种方式跳舞。他们会聚集起来,与一群信奉另一个神、遵从另一部法律、跳另一种舞 的人交流通商。在当时,前面三个文明都不是集权国家,没有人逼着大家信仰同一个神、遵从同一部法律、跳同一种舞蹈,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沟通合作的方式。我们之所以称逻辑为一条“明路”,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希望它能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如此选择,是因为逻辑不会束缚着我们。
逻辑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事物的排列方式,而它又相对独立,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事而恼怒、伤心、低落或失望。说到底,它跟你妈妈不一样,不管你用或不用,它就在那里。逻辑也许是我们为某种目的所设计的一套理论架构,又或许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去深入了解的某种事物。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是带着某种目的去选择逻辑作为工具的。
那么,这个目的又是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对西方(和穆斯林世界)思想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他简直太伟大了,以至于数千年后的我们都要尊称他为“先哲”(The Philosopher)。他曾说,逻辑的本质就是矛盾律 (law of self-contradiction)。没有人在 同一时刻既是张三,又不是张三。逻辑存在的意义,就是 将我们从自相矛盾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带入能够自圆其说的新境地。这是一条从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到和谐融洽、思维清明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信仰清楚地阐释出来,再通过调查审视、再次澄清的方式将矛盾剔除,那么就能将信仰全部理顺,从而达到终极目的。那时我们就能确定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自我矛盾也将荡然无存。这里有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逻辑是如何运转的。
乔治是艾迪的朋友,有一天艾迪在商场偷了东西。售货员问乔治:艾迪有没有偷东西?这时乔治有两个选择,一是忠于朋友,二是忠于自己的是非观念。我们来想象一下乔治和逻辑学家的对话:

逻辑学家:孩子,挺难选的啊。
乔治:我该怎么办啊,逻辑学家!您能帮帮我吗?
逻辑学家:这个嘛,我们先说说你的问题吧。你觉得“看到犯罪行为应该揭发”是对的吗?
乔治:当然是对的。
逻辑学家:那你觉得“要保护自己的好朋友”是对的吗?
乔治:当然!
逻辑学家:艾迪既是你的朋友,又犯了罪,你既认为“自己应当揭发他”,又认为“自己应当保护他”,
这就是矛盾所在。
乔治: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逻辑学家:让我们定义一下范畴,检查一下推导条件——什么是犯罪?
乔治:就是违背法律。
逻辑学家:揭发犯罪就一定是对的吗?假设你身处纳粹德国,有个朋友违反法律庇护了一个犹太人,你会揭发他吗?
乔治:我不会。
逻辑学家:所以,“看到犯罪行为应该揭发”就是错的咯。你能既当好人又保护你的朋友啦,矛盾解决了!
乔治:谢谢,逻辑学家!

当然,话也可以反过来说。逻辑学家可以从“好人总会支持朋友”谈起,指出其中的问题,再推导出“好人有时也会揭发自己的坏朋友”。或者,他可以更透彻地解释一下“帮助”的含义,也就是说,好人也能通过揭发的方式帮助自己的朋友,以帮助他们悬崖勒马。这些都能为乔治指一条明路,帮他解决矛盾,获得思维上的自我统一。
有时,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剽悍了。比如诡辩家柏拉图有一次就有意忽悠了一位狗主人,他是这么说的:

1. 你有条狗。
2. 你的狗有小狗。
3. 如果甲有乙,乙有丙,那么甲就有丙。
4. 只有狗才能有小狗。
5. 你有小狗(根据 1、2、3 条推出)。
6. 你是条狗(根据 4、5 条推出)。

需要说明一下,这段对话里的人不是狗,他是人。 幸运的是,这位诡辩家的推导在逻辑上站不住脚。不能因为你有条狗,狗还有小狗,就说你是条狗。
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个字有两层含义:1.“拥有”;2.“生育”。一旦我们搞清了一字多义的问题,就能看破他的诡辩了。**条的“有”和第二条的“有”意思是不同的,在特定 的法律框架下,第三条的所有权推导是正确的,但套在“生育”的意思上,就完全不对了。看起来,逻辑再一次力挽狂澜。它能帮我们摆脱一些概念上的陷阱。这太管用了。逻辑,干得不错哦!
但有些时候,逻辑也弱爆了。即便我们厘清了自己的观点,对“你何时会背叛朋友”“好人何时会犯罪”“怎么才算‘帮助’”这些疑难问题都有了答案,但依然会有一些问题无法靠逻辑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人们所说的 “逻辑悖论”,也就是说,一句话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既真又假。
这里就有一句悖论:“这句话是假的。”
如果这句话确实是假的,那么它就变成了真的。如果这句话确实是真的,那么它就成了假的。若想以逻辑为手段检验信仰的真假,这句话就会拦住去路。也就是说,那些帮我们解决了乔治、艾迪和盗窃问题的招数不再管用了,因为在前面的例子中,所用的词语非常简单,都是些十分基础的逻辑词汇。
逻辑学家们这次试图引入数学手段,但又冒出了一大堆悖论,我们称之为“集合论悖论” 。这里还有个例子:我们有很多形容词,其中有一些可以对自己进行描述,比如“中文的” 这样的词。但有些词无法对自己进行描述, 比如“长的” 这样的词, 因为这个词本身并不长。
我们可以用“自述性”来形容那些能描述自身的词,用“非自述性”形容那些不能描述自身的词。我们可以举一些自述性词语的例子,比如:“形容词的”“多音节的”。还有一些非自述性词语的例子,比如:“英文的” “难以理解的”。这时,悖论就来了_——当我们讨论“非自述性”一词时,它本身有没有自述性?如果它是自述性的词,它就应当具有非自述性。如果它是非自述性词汇,那么它也应当具有自述性。在这种“说谎者悖论”的影响下,我们的思维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之间游移,举棋不定。

相关资料

诙谐、挑衅、深刻地探讨了现实、意义和道德。当然,还有圣诞老人。
——《赫芬顿邮报》
卡普兰对 “圣诞老人本体论”的考察,博学、好读而且妙趣横生。
——《科克斯书评》(星级书评)
卡普兰不苟言笑的风格,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哲学论文,但是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出滑稽绝伦的情景剧来欣赏。
——《纽约邮报》

作者简介

埃里克·卡普兰(Eric Kaplan),美国著名电视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哲学博士。他是多次获得艾美奖、金球奖的爆红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执行制片人,作品还包括《飞出个未来》《辛普森一家》《马尔科姆一家》《僵尸学院》等。他目前住在洛杉矶的斯蒂迪奥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