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戏曲研究-第一〇四辑

戏曲研究-第一〇四辑

1星价 ¥30.2 (7.2折)
2星价¥30.2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643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03964367 ; 978-7-5039-6436-7

内容简介

  《戏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的国家学术刊物,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刊自创刊起,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努力把刊物办成高水准、专业性强的学术刊物。  《戏曲研究(第104辑)》为第104辑,本辑开设的栏目有:流派研究专题、深度访谈、戏曲理论、戏曲史、当代戏曲,由王馗主编。

目录

流派研究
论戏曲表演艺术流派的发生、表现和生成规律
戏曲生态与戏曲表演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20世纪50年代以来昆曲流派问题的回顾与省思
——以昆曲“俞派”的建构与展开为例
吴兴国与猿之助
——从京剧与歌舞伎的创新前沿看戏剧流派发展规律
香港粤剧流派发展的方式与规律

深度访谈
生活历练了我,戏剧造就了我
——编剧杨林访谈

戏曲理论
从文献论戏曲创作之动机和目的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戏曲史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清戏画研究之回顾、展望与新材料
民国戏曲史家历史撰述的诗人身份实践
明代文人的戏剧观念与《琵琶记》在戏剧史上的定位
乾嘉文人曲家考略三题
移民文化视域下的村社组织与演剧生态
——以山西安泽县安上村唐王庙为例

当代戏曲
对改造旧剧的几点意见
论台湾兰庭昆剧团《寻找游园惊梦》之展演文本与跨界对话
新时期京剧艺术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

学术动态
戏曲实践经验及理论之融合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2018年度四大约稿专题
展开全部

节选

  《戏曲研究(第104辑)》:  近现代戏曲发展史的整体面貌,可以用三个基本事实来描述:一,演员成为戏曲艺术中心;二,大量地方戏声腔蓬勃发展;三,都市商业演剧繁荣。魏长生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入京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形成流派艺术,恰好是因为站在这三个基本事实形成的风口。  明末清初,昆曲折子戏流行,表演逐渐成为戏曲艺术之中心,以前广泛抄写、翻印的文学剧本为各种折子戏选本、曲谱所取代,即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在此之前,戏曲如果有流派之说,也是属于文学的,如临川派、吴江派,本色派、骈绮派,苏州派、越中派、皖上派,等等。当时的表演艺术虽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堂会中的表演者囿于文人恩主的趣味,戏曲作为一种被玩赏的艺术,表演者并不能产生独立的主体意识。乡间流行的草野戏班,由于依附于民俗文化和受制于简陋的形制,表演者同样没有太大发挥主体性的空间。表演者主体性不能确立,自然无法形成极为鲜明、让观众趋之若狂的个人风格。易言之,流派之形成,必然是产生于演员成为戏曲艺术中心之后的事情,因为是中心,所以有话语权、有艺术表达的自由,从而有主体性发挥。  康熙年间,昆曲被人调侃为“车前子”——一种利尿的中药,它高雅迂缓的风格让观众难以安坐。而在此时,因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以及民间曲唱传统深厚等原因,涌现出大量新兴的声腔艺术。这些被称为“花部乱弹”的声腔,受到人们欢迎。花部戏曲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往外传播,而传播的主体即演员,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这些演员从事的是新兴的声腔、表演艺术,一切在发展变化中,在成长中,还没有固化,也没有太多的成规。受到人们关注的、舞台上的中心——表演者,按照观众的喜好,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个人的特长,个人风格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形成的可能。  都市商业剧场的形成和商业演剧的繁荣,是近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背景和主要推动力,以此为中心,构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戏曲生态和戏曲文化。清代前期沿用明代出现的酒庄演剧,太平园、四宜园、查家楼、月明楼是清初有名的四大酒庄。乾隆初年,这些酒庄开始向戏园转变。其具体情形,以蒋士铨《京师乐府词》之《戏园》记载*为清楚,从诗中可以看到这种酒庄“戏园”,“三面起楼下覆廊,广庭十丈台中央。鱼鳞作瓦敝日光,长筵界画分畛疆”,这种酒庄式戏园,主要靠酒食挣钱,所以里面卖酒和下酒小菜,人们一边饮酒一边听歌,“台中奏技出优孟,座上击碟催壶觞。淫哇一歌众耳侧,狎昵杂陈群目张”,演到精妙处,观众(酒客)“雷同交口赞叹起,解衣侧弁号呶将”。这时候的酒庄演出已经常态化,所以蒋士铨认为“有司张弛之道宜以古为法,毋令四民一一皆若狂”,他担心天天演剧造成惰游侈逸的风气。这首诗还包含着一个更重要的信息,“近来茗饮之居亦复贮杂戏,遂令家无担石且去寻旗枪”。①是说有些茶园,也向酒庄学习,开始演剧了,这表明茶园剧场开始兴起,  此诗作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此可知,茶园剧场的出现在1760年前十来年时间,是茶园模仿酒庄而建立的剧场。但从酒庄到茶园,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因为:一,茶园消费远比酒庄低廉,正如蒋士铨所云这让“家无担石”者也有了观剧的机会。市井小民进入了剧场,无疑扩大了观众群。二,茶园消费者的主要目的是观剧,因此茶园迅速成为比较纯粹的剧场。酒庄戏台,是商家经营餐饮业的辅助物。里面人声鼎沸,很难发展成为专门的剧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