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包邮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6.9 (7.4折) ?
1星价 ¥36.9
2星价¥36.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561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300256160 ; 978-7-300-25616-0

内容简介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解决问题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方便为考量。首先介绍研究方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研究方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以及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然后阐述如何提出研究课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进行开题报告。进而介绍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数据,呈现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后介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本书试图逐步深入地引出关键问题,唤起学生做科研的兴趣;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列举大量的生活、科研实例,便于理解,易于操作;注重写作的新颖性和可读性,从趣味横生的故事中体会研究方法的价值;注重挖掘总结科研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兼蓄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创新性、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文献中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经过编码、分析、综合,形成理论建构,设计研究方案,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本书对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工作者、应用工作者、广大的教师及学习研究方法的读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节 研究方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第三节 研究方法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 提出研究课题

**节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节 如何提出研究假设
第三节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第三章 设计研究方案

**节 科学地抽取样本
第二节 设计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节 撰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第四章 观察法

**节 观察法概述
第二节 观察法的类型

第五章 访谈法

**节 访谈法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访谈法的种类
第三节 访谈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第六章 问卷法

**节 问卷法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如何编制问卷
第三节 编制问卷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 该如何使用问卷法

第七章 历史法与文献法

**节 历史法
第二节 文献法

第八章 实验法

**节 实验法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实验法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实验法的种类
第四节 实验设计

第九章 测验法

**节 测验法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测验法的类型与功能
第三节 测验的编制与应用

第十章 统计分析法

**节 统计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t检验
第三节 相关分析
第四节 方差分析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第六节 中介调节模型

第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

**节 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研究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二章 现代化手段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节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仪器、设备及其功能
第二节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现代化手段的优点与缺点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访谈法作为收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性交谈方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在访谈研究中,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观察法中,研究者基本上是单方面进行观察活动,被观察者常常是自然地、被动地处于观察者的观察视线之中。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努力控制自己的观察活动,尽量减少对被观察对象的影响,以免使其产生反应性心理和行为。而访谈研究却恰恰相反,整个访谈过程不仅是访谈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作用于受访者的过程,而且是受访者通过回答等方式反作用于访谈者的过程。因此,在访谈研究中,访谈者需努力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受访者,尽可能使其按照预定的计划回答问题。2.访谈研究是访谈者主动与受访者建立积极信赖关系的人际交往过程的体现。在访谈研究中,访谈者不仅要认真地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精熟访谈技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访谈过程。由于访谈研究一般采取的是访谈者与受访者面对面的直接谈话方式,通过双方的口头交谈来获取有关的资料,而谈话双方又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心理活动和鲜活个性的人类个体,因此,访谈过程首先应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访谈者只有在与受访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与受访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并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访谈,才能使受访者积极配合,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态度、情感和观点。3.访谈研究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研究法是为了获取受访者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等**手资料而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要保证访谈过程科学、有效,访谈结果客观、真实,就必然要求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程序来规范访谈过程,进而使访谈在计划制定、问题设计、访谈实施、结果整理与分析等方面有章可循。

作者简介

杨丽珠,女,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辽宁师范大学个性社会性发展研究所主任,兼任全国发展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辽宁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曾主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44项,已出版专著、教材21部和3套系列书系,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研究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课程曾获***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个人曾获***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专家和攀登学者、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孙岩,女,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会津大学和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格及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和心理统计学等课程。五年多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6项,以**作者或通信作者在《专家系统及其应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和《心理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作为**著者出版《3~6岁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研究》(2017)和《贝叶斯网络在心理学中应用的研究》(2014)专著2部。分别作为第二参与人参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项,被评为辽宁师范大学第十三批(2014-2016)三级特聘教授和第十七批(2018-2021)三级特聘教授。蒋重清,男,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毕业,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辽宁师范大学毕业,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12月-2008年8月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德国洪堡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类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人的心理生理影响的规律、机制及应用。主讲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情绪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实践等课程。其中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获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主持与情绪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2项,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情绪系列研究论文60篇,其中3篇论文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