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7 (2.3折) ?
00:00:00
1星价 ¥22.4
2星价¥22.4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8647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48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0864766 ; 978-7-5108-6476-6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网络时代特点,对当代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共分六章。主要分析了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基础,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出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可行性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网络时代特点,对当代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共分六章。主要分析了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基础,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出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可行性实践。

目录

绪论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设
**章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分析**节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现状一、基础理论研究二、结合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研究。第二节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一、意识形态的概念梳理与内涵界定二、意识形态的特征三、意识形态的功能第三节意识形态与政党、国家的关系一、意识形态和政党必然有着天然的联系二、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关系的一般分析第四节新形势下研究网络意识形态的意义一、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需要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三、实现社会整合的需要
第二章网络意识形态的互联网基础**节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一、三次工业革命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第二节中国互联网进入平稳发展新阶段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演进过程二、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第三节我国互联网领域的政策变迁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三、宽带中国战略四、三网融合战略五、网络强国战略
第三章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对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节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解放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二、中共共产党对科技的重视三、互联网科技促进了人的自由解放四、互联网技术的属性五、互联网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第二节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二、互联网时代的创客三、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权力与限制第三节网络意识形态对传统把关理论的挑战一、传统把关理论的发展与变迁二、把关的界限模糊与把关角色的转换三、把关模式与信息传播的改变四、把关效果与把关心理的变化第四节智能物联网为基础的场景媒体时代一、媒体的演变与融合二、罗伯特的“场景五力”三、彭兰的场景四要素四、虚拟现实技术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第四章网络错误思潮批判**节网络错误思潮传播的传播学分析一、被抛弃的模式——“枪弹论”二、有限效果论三、说服论四、一致论五、信息论六、对各种学说的分析概括七、影响受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的因素第二节新自由主义思潮批判一、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二、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与传播三、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第三节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一、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二、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目的
第五章网络意识形态中的网络舆论与网络谣言**节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向一、互联网思维的全面渗透二、80后成为了网络舆论的主力军三、互联网给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的挑战四、网络舆论和网络谣言的治理第二节网络意识形态的形式之网络舆论一、网络案例中的意识形态二、网络舆论分析第三节网络意识形态的形式之网络谣言一、谣言与网络谣言二、网络谣言的治理第四节网络意识形态舆论倒逼与政府的舆情回应一、舆论“倒逼”机制的作用原理二、政务舆情回应三、英国脱欧公投与网络舆情引导
第六章网络意识形态的应对**节与时俱进,树立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一、大数据时代的三个转变二、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三、互联网思维的特征第二节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网络话语权二、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三、官方媒体拥抱新媒体占领主阵地四、要学会讲故事第三节提高网络参与者的媒介素养一、媒介素养概述二、新媒介素养三、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向第四节植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一、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必须依托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是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出发点三、优秀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教育结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同峰 (1968-),汉族,祖籍山东招远,法学硕士,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期侧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