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经济新思维:面向价值思考

创意经济新思维:面向价值思考

1星价 ¥21.1 (4.3折)
2星价¥20.6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547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09654774 ; 978-7-5096-5477-4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京海”之争以来,“海派时尚”作为上海特有的社会、文化、艺术现象,领上海经济,始终走在亚洲前列。传承了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内涵的“海派时尚”文化,不仅具备雅致、细腻、隽永的特点,还具备开拓创新、善于吸收外部文化精髓的特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对“海派时尚”文化精辟的总结和描述。  “海派时尚”文化对城市经济、区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缘起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经济过快发展带来负面作用的反思和时尚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的持续性推动作用。然而,对于“海派时尚”产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针对上海城市发展特殊性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研究,更显得匮乏。  上海作为“海派时尚”文化的城市载体,时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2008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全市转发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信委)、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制定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明确了“时尚产业”的条目,并明确使其作为产业发展的导向。时尚产业是典型的都市产业,跨越了高附加值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是多重传统产业的组合。围绕未来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海时尚产业总体沿着“世界时尚展览展示中心、亚太时尚体验消费中心、东方时尚创意中心”的道路迈进,形成了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具有多元性“海派时尚”文化生产要素、市场要素、制度要素和辅助要素的一系列开创性价值创新体系架构,并在此架构上,探索出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特点的时尚产业价值创新发展路径。  目前,上海的“海派时尚”产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尽管与伦敦、纽约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但是“海派时尚”文化的影响力和驱动力逐渐显现,海派时尚创意产业园区、海派时尚产业公会组织、海派时尚节事,成为上海时尚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内容。价值创新的原动力逐渐明确、耦合机制日益成熟、发展路径日渐明晰,需要理论研究的及时跟进。  本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海派时尚”文化背景下时尚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也能够让更多的学者、学生和时尚爱好者了解上海时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只有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才能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城市文化精神永远传递。

目录

**章 导论
**节 对创意内涵的理解
一、创意的界定
二、创意的特征
三、创意活动的发生模式
第二节 创意产业的兴起
一、创意产业的孕育基础
二、创意阶层的出现
三、创意产业的界定
四、创意产业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创意经济的形成
一、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
二、创意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三、创意经济的作用
四、创意经济与其他相关概念
第四节 国外创意产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创意产业内涵界定
二、创意产业环境区位角度的研究
三、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机制研究
第五节 我国发展创意经济的意义

第二章 创意产业主体创新理论演化博弈分析
**节 主体创新理论经济学分析
一、创新理论的演变
二、创意经济内在边界
第二节 从演化创新中寻找创新解释
一、博弈论的发展
二、博弈论的进展——演化博弈理论(ESS)
三、演化视角下的创新解释
第三节 演进均衡、选择与主体变异
一、一般意义上的演进均衡
二、主体变异与主体创新
三、选择的意义——主体创新的又一作用
第四节 创意智慧主体演化理论研究
一、创意智慧主体的思辨
二、创意智慧主体的集群效应分析
三、创意智慧主体的演化

第三章 创意产业协调发展分析
**节 创意产业形成机理分析:产业视角
一、创意产业形成背景
二、创意产业形成条件
三、创意产业形成机理
第二节 创意产业融合的普遍性研究
一、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
二、创意产业融合的含义
三、创意产业融合的实现基础
四、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创意产业的特性与产业融合
五、创意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价值链重构
六、创意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创意产业成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创意产业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机制
二、创意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机制
三、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约束条件

第四章 创意经济核心价值分析
**节 创意经济核心价值的载体——创意产品
一、创意产品概述
……

第五章 创意经济福利实现效应分析
第六章 典型性国家创意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第七章 创意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中国创意城市指数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长春,男,汉族,1964年8月生,出生于吉林桦甸市(祖籍山东临沂)。1999-2004年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现任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四、五届理论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东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东华大学“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智库研究基地主任,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中心首席专家、“海派时尚产业发展战略研发平台”负责人。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国际贸易学科组圆桌会议常务理事。受聘于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一、二届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四、五届常务理事,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创意委员会”主席,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务部贸易经济研究院合作教授。入选一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上海市曙光学者(2004),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人选(2005),宝钢全国优秀教师(2006),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2001),黑龙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黑龙江省三育人标兵(2001).哈尔滨工业大学SMC优秀教师奖(2002)等。曾合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一子项目主持人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长期从事时尚创意产业研究,在该领域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系列专著12部,主持纵向项目(含)17项,横向项目40余项。    高晗,1989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在站),东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工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组织与创新,创意产业研究,人工智能决策。并围绕此方向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协同创新平台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等省部级课题。参与过《时尚创意产业系列》丛书编写工作,并担任丛书编委。目前发表了国内北大核心3篇,分别在《现代日本经济》、《华东经济管理》和《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并作为首作者发表过SCI论文二区和四区2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