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福柯是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福柯是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1星价 ¥29.9 (6.1折)
2星价¥29.9 定价¥4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181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20318112 ; 978-7-5203-1811-2

本书特色

郭硕博著的《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通过对福柯(1926-1984)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与把握,围绕康德与福柯对“启蒙”概念的阐释和波德莱尔等人对“现代性”的理解,勾勒出福柯对“客体化的主体”的批判,以及由此建立的关于自身的美学理论(l'esthetique de soi-meme),即生存美学(l'esthetique de l'existence)。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生存美学的内涵及外延,尤其是该理论对当代女性主义思潮起到的启示作用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内容简介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通过对福柯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释其对启蒙、现代性、关怀自身等概念的批判性解读,并分析福柯是如何在追寻个体解放的基础上,对客体化的主体问题提出批判,由此建立起关于自身的美学理论,即生存美学。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福柯提出的将自身生活变为艺术品的当代生存模型进行分析,并就该理论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限度作出反思。

目录

**章 福柯思想概述
**节 关于福柯
第二节 思想渊源
一 德国哲学
二 法国哲学
三 法国文学
第三节 围绕主体的主题
一 真理
二 权力
三 伦理
第四节 影响与评价

第二章 启蒙与现代性
**节 康德论启蒙
第二节 理性的多样性
第三节 启蒙与现代性的关系
第四节 现代性的悖论
第五节 波德莱尔论现代性
第六节 福柯论现代性

第三章 “自身”的美学
**节 审美的主体:在高与低的边界之中
第二节 自身的技术
一 古希腊、希腊化和罗马时代
二 基督教时期的断裂性改造
三 西方思想中的“转向自身”
第三节 身体的谱系学
第四节 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场所
第五节 关怀自身

第四章 “自身”与生存美学
**节 福柯与生存美学
第二节 生命的自我治理
第三节 生存美学的意义

第五章 “自身”的美学与女性主义
**节 性与身份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身体
第三节 女性作为第二性
第四节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
第五节 生存美学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

第六章 思想的边界
**节 性别差异的盲区
第二节 女性和他者的问题
第三节 不平等的关怀自身
第四节 福柯之后的思想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展开全部

节选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首先,生存美学属于个体的生存实践范畴,它亦是一种行为道德。福柯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应当对行为和道德法规进行区分。①事实上,这种生存美学指向的道德,与人们在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道德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的道德,其实是一种能够从上而下规定个体行为价值和规则的“规范性道德”,这种规范性道德通过家庭、教育机构、教会等传播途径,将相关内容和标准传达给个体,并督促人们遵守规范,这种道德是一种为大众普遍理解的道德。福柯的生存美学则指明,道德可能包含另一种意义,它直接相关于个体的修身实践,并且这种道德主要在人的行为实践中得到体现。这种行为性道德主要考察的是个体行为与道德准则是否相符,检查行为是否遵守或背叛对应的道德。由此,这种行为性的道德与传统的道德准则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主要来自个体内在的主动的道德约束,后者则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社会的规范框架。  通过梳理史料,福柯提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社会基本不存在普适性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此时的社会尚未发展出严厉的法律,要求个体遵守任何具有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并且,社会中也很少有针对违反道德而进行的惩罚记录。在此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基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和伦理观。在福柯的研究中,尤其提到古代社会对性问题的态度。他指出,希腊社会并没有特别强调各种禁忌的正当性,而是宽容地放任各种有关性的问题,提倡自由风格化,从而让个体在与自身相关的活动中进行自由的道德反思。这类反思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从关心自身的身体出发,找出*适合自身的适度的快感享用方式,这也是福柯所推崇的养生法。因此,这种道德反思就是一种自我的修行,并鼓励个体通过养生法追寻健康,归根到底,这种实践态度与行为就是一种美的生活的艺术。  尽管西方社会曾经存在丰富的自我实践的美学经验,但是,这种生存艺术经过了中世纪的洗礼,被宗教思想的规范权力压制,再经过文化、医学、心理学的漫长改造,*终产生了断裂性的扭曲和转变。因此,原本充满生气的“生活的艺术”,逐渐丧失了主体内在的主动性,而社会主导性的道德模式,亦由崇尚自由的行为性道德,转变成为压制与禁忌的规范性道德。福柯正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向人们描述出社会道德本来具有的活力,揭示它遭受的各种迫害直至消失的过程,从而引导人们重新思考*初那充满艺术性的生存美学的意义,并鼓励个体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修炼,找寻属于自身的真正的美的生活。  其次,福柯提出的生存美学,关注的是个体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种美学并没有特别强调个体与某个社会的关系。因此,生存美学注重的乃是个人内在的观照与修炼。换句话说,生存美学关心的是在各种实践行为中的那个自我,即某种独立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变的个体。  福柯指出,对于“自我”的发现,应当被理解为人类在对“人”的探索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成就。在对“自我”的解释和看法上,不同时期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见解。在福柯那里,“自我”被理解为一种“被建构”的自我。早在《词与物》中,福柯就对人的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解释:“对于人类知识来说,人既不是*古老的问题也不是*常见的问题。仅就一个有限的领域中一段较短的历史实例-16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确定,人是其中一个较近的发明。知识在黑夜中很长时间并不是围绕着他及其秘密徘徊。……正如我们思想考古学很容易证明的,人是一个近期的发明。  ……

作者简介

  郭硕博,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曾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留学生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批评家、策展人,致力于美学和当代艺术理论领域的研究,持续开展当代艺术理论相关科研项目。著有《谱系与在场:川渝地区当代实验艺术》《尼采论艺术作为权力意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