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第二版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第二版

1星价 ¥45.8 (7.9折)
2星价¥45.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1941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5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112219414 ; 978-7-112-21941-4

内容简介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一书牢牢地把握住了“空间”这一关键词,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创新探索了“空间结构”与“文化内涵”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艺术体验的角度,借鉴亚里斯多德《诗学》等文学剧作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来重新解读国内外现当代优秀建筑、城市以及景观作品中的空间意义、结构及其创作规律,选题非常具有开创性,该著作主要的创新点就是用“空间情节”替代了以往“场所精神”的理论观念,强调了人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种以复杂理性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空间情节”来表述建筑创作的基本理念,拓展了对建筑本体理论的认识,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园林文化的一种独特诠释,揭示了空间形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耦合规律,为设计师进行地域性创作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有价值的创新设计途径。

前言

我一直在一线工作,历来信奉的是“用作品说话”,在理论和创作之间,我常常强调作品的重要。但近年来,目睹中国建筑的现状,我深感这种观点有点绝对,实际上,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建筑创作一直难以摆脱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同质化、西方化的桎梏,以致陷入创新乏力,“千城一面”的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一个动态、多元而又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无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一个客观事实是,从读大学开始,我们接触到的建筑理论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以致现在不少建筑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特别是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常常是以谈海德格尔、德里达为“深沉”,以引类型学、现象学、符号学为时髦,言必称西方,这常使我无语。因为我很清楚,中国的现、当代建筑设计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有份量的、值得向同学和年轻同行介绍的书籍确实不多。但是,没有自己的理论和评价体系,我们的文化自信、自觉从何而来?这使我更加痛感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我们在建筑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缺失是多层面的。如果说近些年,在微观层面(材料、表皮、建筑技术等)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的话,那么在宏观层面(语识论、价值评价体系),特别是在中观层面(方法论、建筑创作机制)的研究成果,则可说是相当匮乏的。我深知,比起微观层面来,宏观层面,特别是中观层面的研究是十分艰难的,没有一定积累,没有深入的思考,是很难取得有份量的成果的。

几年前,陆邵明先生把他的大作《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一书送给我,我读后深为所动。因为空间在西方建筑理论中是很晚才有的概念,而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经常被人们引用,但我们对建筑空间方面所作的实际研究反而不如西方。陆邵明先生认为,建筑作为一种空间语言,其*基本的功能是为生活、生产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文化意境,明确地指出空间文化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有自己特色的研究。这对于开拓和建构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很有意义。

《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一书牢牢地把握住了 “空间”这一关键词,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创新探索了 “空间结构” 与 “文化内涵” 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艺术体验的角度,借鉴亚里士多德《诗学》等文学、剧作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来重新解读国内外现当代优秀建筑、城市以及景观作品中的空间意义、结构及其创作规律。选题非常具有开创性,该著作主要的创新点就是用“空间情节”替代了以往“场所精神”的理论观念,强调了人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种以主客体互动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空间情节”来表达建筑创作的基本理念,拓展了对建筑本体理论的认识,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园林文化的一种独特诠释,揭示了空间形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耦合规律,为设计师进行地域性创作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有价值的创新设计途径。

陆邵明先生对建筑理论研究有着执着追求。《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体现了他对于建筑空间创作理解的深度。该书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也被国内一些著名建筑、艺术类院校作为研修的参考文献。近几年来我也一直将此书推荐给我的博士生们学习。我觉得它在阐释建筑创作特有的机制方面是一本比较扎实的专著。

值此著作再版之际,希望该书能为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及其地域建筑创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2月1日于杭州

目录

目 录

序/程泰宁

导读



绪论 情节的缘起——空间体验



**章 什么是空间情节

**节 情节:空间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无处不在的情节

二、聚居空间图景中的情节与表现

第二节 空间情节:关于空间客体与主体生活体验的复合整体

一、空间情节的“来龙”与“去脉”

二、空间情节的类型

三、空间情节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相关空间理论的研究

一、相关空间理论的继承与补缺

二、研究定位与目标



第二章 空间情节有哪些构成要素

**节 有意味的概念

一、格尔尼卡(Guernica)的启示——形散而神不散

二、什么是有意味的概念

第二节 特定的主题道具

一、道具

二、主题道具的特征

三、主题道具之间的关联方式

第三节 充满活力的场景

一、什么是场景及其活力特征

二、场景类型

第四节 令人惊讶的顺序变

一、空间秩序

二、令人惊讶的顺序编排类型

第五节 谜底逐渐揭开的线索

一、谜底逐渐揭开的策略

二、不同题材的线索编排类型

第六节 生动有效的细部

一、细部的有效性

二、细部的生动感

第七节 空间情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空间情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式

二、案例分析



第三章 如何生成空间情节

**节 转变设计师的角色

一、采集情节

二、学习写作空间剧本

三、学会编排

四、体验空间全过程

第二节 让自然说点什么

一、水与空间情节

二、光影与空间情节

三、声音与空间情节

第三节 必要的蒙太奇回归

一、蒙太奇的定义

二、空间蒙太奇的类型与策略



结语 空间新秩序都市新生活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陆邵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研究员、博导,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英国伦敦大学'(UCL)巴特雷特建筑学院博士后;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叙事空间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是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空间叙事的认知/评价与建构,街区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个。已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内参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1篇,《人民日报》权威论坛采纳3篇;相关设计作品曾参展于巴黎国际艺术城、上海美术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