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老子•庄子(全4卷)
读者评分
1分

老子•庄子(全4卷)

¥49.4 (2.5折) ?
1星价 ¥70.6
2星价¥70.6 定价¥19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老头子***(三星用户)

绝对不要买这个版本

首先,很不美观,绝对不方便携带 其次,印刷糟糕,纸张低劣 最后,注解翻译很一般一般

2020-03-26 21:28:29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029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9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2029927 ; 978-7-5120-2992-7

内容简介

  《老子·庄子(无障碍阅读珍藏版 套装共4册)》介绍老子和庄子的思想精髓。  《老子》洋洋五千言,文字简约而意境深远,被誉为“道家精要之书”。  《庄子》,先秦散文之典范,其文风恣肆汪洋、意出尘外,其论说诡谲神秘、奇妙瑰丽。  读《老子》,感受“无为”的智慧;读《庄子》,体悟自由的美学。

目录

《老子·庄子(一)》:
道经
**章 天地之始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多言数穷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不争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明白四达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物或恶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

《老子·庄子(二)》:
德经(续)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第六十章 治国烹鲜
第六十一章 各得其所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
第六十七章 持保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矣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庄子
外篇

《老子·庄子(三)》
《老子·庄子(四)》
展开全部

节选

  【解析】  这是《道德经》的**章。本章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一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陈鼓应在其《老子译注及评介》一书中引用杨兴顺的观点,将道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由是观之,道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万物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一提起道,我们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凭主观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为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只能与道背道而驰。既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道,那如何才能认识道呢?鉴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及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无”和“有”这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所谓无,是指天地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道的玄妙。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体认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回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婴儿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道的奥妙和玄机。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道的实质。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