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办有灵魂的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办有灵魂的学校

1星价 ¥25.4 (4.3折)
2星价¥24.8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356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303235667 ; 978-7-303-2356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施中的成果总结与升华。校长培训项目设计了二次专家答疑,整理了八本答疑文集:《农村学校发展规划》《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打造有梦想、追求和有凝聚力的团队》《培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有效学生管理策略》《唤醒校园文化的育人之门》《引领,案例分享与交流》《对话学校焦点问题》。二次答疑从学校规划、教师发展、团队培育、学生管理、校园文化、职业幸福、学校焦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二次答疑的八个方面构成了学校发展的主体构架,我们以此来寻找学校发展的灵魂,形成《办有灵魂的学校》。学校的灵魂就是能引领学校长远科学发展、学生全面品智成长、教师生命价值深航、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致力于人类未来美好的学校教育文化。灵魂是一种文化,五大功能: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人类美好追求。

目录

导论 生命远方——构建学校发展远景
**节 学校发展规划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章 春风化雨——呵护师生认同的学校文化
**节 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第二章 团队学习——打造有爱与温暖的梦想团队
**节 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第三章 立体课程——建设“四位-体”的课程体系
**节 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第四章 职业魅力——让每一位教师在学校里拥有幸福感
**节 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第五章 育人航向——激发孩子自由生长的潜能
**节 理论引领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四节 案例解读
第五节 反思提升

第六章 价值塑造——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路径
**节 价值定位
第二节 现状分析
第三节 问题聚焦

第七章 智慧升华——关注学校发展的焦点问题

结语 强校助梦——超越自我,优秀案例分享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办有灵魂的学校》:  三 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化表现,制度就是管理规范。无教育的纪律是粗暴的,无纪律的教育是软弱的,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收到“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效果。  制度作为一种文化,是与学校的管理相伴而生、形影相随的。与原始的经验管理相比,制度管理是一所学校发展过程中持续时间*长的管理阶段。制度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它的表现形式一般是正规的文本章程,以条文的形式呈现,能打印分发参考学习,并能传承,可以结集复制借鉴,又被称为“写在纸上”的文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一个好校长,还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这三个“一”的有效运转,需要一种好的机制,这种机制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可以用制度表现出来,这种机制就是规范制度。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才能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通过教师会、学生会、教代会、家委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博采众长,在整体构思、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形成体系,并考量旧制,在充分酝酿、磨合的过程中选准方向,通过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民主方式完善各种制度。  学校要制订学校章程并将其作为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完成学校的评价体系,因为评价有多宽教育就有多宽。要按照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文化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形成制度汇编。制订制度时,要适当延长各种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因为讨论酝酿的过程是一个完善的过程,学校制度要全面细致,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增加新的条款,删除过时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制度的人文性,弱化制度的刚性,管理与指导并重,使得学校制度有极强的文化感染力,使其不仅有约束性,更具激励性,突出制度的引导性、人文性和时代感,提高学校办学行为的科学性,不断提升办学的品位。  制度建设理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够收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成效”的效果,也能够促进教师师德修养、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使“人人获得成长,事事获得成长,时时获得成长,处处获得成长”,从而大大地提升学校的品位,实现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成功的目标。  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水平的质的飞跃,昭示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建章立制到形成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积累和结晶,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提升,它对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达成办学目标起着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创造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度的实施,文化的渗透,必将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决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从而极大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学校行为文化  学校师生的行为是以学校制度文化为依据的。学校行为文化就是师生行为的表现形式。一所学校,广大师生都能依法办事,遵章而行,凡事都能在制度框架之内解决,一些极端事件也能用“应急预案”处理,“规矩之外杜绝散漫,规矩之内尽享自由”,这种和谐的局面就彰显了行为文化的魅力。所以,行为文化也被称为“看在眼里”的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文化等静态文化的外化和动态表现,是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一定阶段的显露,是对制度文化执行与传播的一种检验,是学校管理成果的展现形式。  ……

作者简介

  于维涛,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等。主持省级、国家多项课题研究。主编《体悟思维之妙的初中数学课堂》,先后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书刊发表论文50余篇。    郭垒,哲学博士。现任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专业研究方向是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中小学校长培训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