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明随笔
读者评分
5分

秋明随笔

1星价 ¥29.4 (5.9折)
2星价¥29.4 定价¥49.8
商品评论(1条)
201***(三星用户)

是书展示了沈氏比较拿手的书法和诗词,不错

2023-01-09 02:10:2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042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20504263 ; 978-7-5205-0426-3

本书特色

沈尹黙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们的喜爱,沈老对书法的理论阐述结合了自身大量的书法实践,他十五岁已可为人书写扇面,在书法艺术上可谓年少成名,然对于书论的总结与阐发,却为时较晚,实为出自肺腑及经历了自身的实践、消化与吸收,为普及传统文化艺术,陆续整理、发表了很多书法学习的经验。 《秋明随笔》为沈尹黙的一本学术杂文集,大致分为学书、忆感、诗词三部分,内容包括沈尹默谈书法艺术、回忆故旧交往等文章及其诗词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大致分为学书、忆感、诗词三部分, 内容包括沈尹默谈书法艺术、回忆故旧交往等文章及其诗词作品。内容包括: 谈书法 ; 书法漫谈 ; 学书丛话 ; 书法的今天和明天 ;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等。

目录

辑一 学书
谈书法
书法漫谈
学书丛话
谈谈魏晋以来主要的几位书家
王羲之和王献之
书法的今天和明天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
和青年朋友再谈书法
和青少年朋友谈怎样练习用毛笔写字

辑二 忆感
《香奁集》序
题近重物庵《鸭涯草堂诗集》序
在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就职记者
招待会上答《大公报》记者问
《石鼓文》序
回忆五四
富春山居图题眉及续记
评《湖海诗社开征引》并跋
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印刷出版事业——写在《中国印本书籍展览》开幕之际
胡适这个人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应该怎样为拼音化准备条件
忆鲁迅
鲁迅生活中的一节
东坡书法和寒食诗帖
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讲几句话
书法艺术今昔谈
《马叙伦墨迹选集》序
我和北大
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
关于曹娥碑墨迹的一封信

辑三 诗词
投身《五四》首开新诗
留学归乡结交志友
任教北大革新文化
抗战入蜀忧国忧民
老骥伏枥古木逢春
附录:散曲及词选
60余年来学书过程简述(代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秋明随笔》:  谈书法  浅谈书法  中国的书法有它悠久而光辉的传统,但是这种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在旧中国,大抵只是凭着个人的爱好去随意学习,藉资消遣,或是供有钱有闲阶级点缀装饰之用。这种艺术活动只限于少数人范围之内,与广大群众是不发生重大关系,因之缺乏生气,逐渐衰退。如今,政府关心人民文化生活,重视祖国优良文化遗传,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书法艺术和一切民间艺术一样得到了应有的安排与发展。  我国的汉字是经过好多次体变的,*初由原始的简,发达到了繁,繁了,又觉得不便于应用,以必须简化。自大篆变而为小篆,由此而隶,而楷,中间还有章草、今草、行书等等。每当一种新体字出现的同时,也就出现一批新体字书家。如秦代李斯之小篆,汉隶之蔡邕、梁鹄、钟繇诸名家。钟繇又善作楷书,王羲之、献之继承而加以发挥,遂为后世楷则。楷书中魏晋南北朝又各有其特异的风格,到了陈隋时代,形态与魏晋更不相同。唐承其绪,褚遂良、颜真卿相继加以变革,崭然新样,启迪后来。赵宋以还,正楷虽不如前代,而行楷盛兴,这是字体简化演进过程必然的趋势,也是美观和实用逐渐统一的要求所促成,因而行草体也有了灿烂的新气象,为前代所无。就草书说来,章草有索靖诸人擅扬,今草晋代已盛行,羲、献父子*有胜名,至唐朝张旭益加纵肆,时人叫它作狂草。怀素师承其法,后世遂以为草书准则,行书自后汉以来,因其简易,*便于用,历代通行,名家辈出,大抵皆以羲、献为宗,而各有别出新意。今人亦多致力于此,这是可以理解的。以上所述只是一个大概。  字体之变,总是由繁而简,正和现代简化汉字的用意一样,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意愿,因它便于人民使用。便于用,才能表现出文字实用一方面的功能。书家随着时代的需要,要求把新体字写得美观一些。就有了艺术价值,因而增加了人民的爱好,也就对于广泛应用加了一把推动力量,现行简化字体必须写得好看,这是人人所要做到的事。但在简字通行表中,有一些字是由草体转化来的,草体本是把正体简化,点画另作安排,它是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的。现在又要由草变正,便得从新安排点画,这却不甚容易。如何安排得妥帖方始美观,就须要我们书法界的人士各出新意,把它配合好,这是当前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取法的是,前代杰出的书家,没有一个不是既要尽量师承前人优良的体制,又要适合现代,而且要提高现代的风尚,这就可以明白“古为今用”的实践意义了。  历代留传下来的好东西,总都是含有不同程度的新鲜气氛的。羲、献父子曾经有过这样一回事:献之有一次对他父亲说:“大人要变体。”就是说变革钟繇的字体,献之自己的字就被当时人称之为破体。南齐张融也对萧道成这样说过:“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这种着眼现代,去从事革新的精神,是每一个书家所当重视的。书法传统历史不容割断,但一仍旧贯,囫囵吞枣是不足贵的。凡是学书的人,首先要知道前人的法度,时代的精神,加上个人的特性,三者必须使它结合起来方始成功。这里所说的法度自然是指大家公认必须遵守的根本法则。即所谓笔法(笔法在这篇文字中不拟述及)。若果是其他清规戒律,则非所当守,甚至于还应该把它破除干净,免得以盲引盲继续贻误后人。无论是哪一种艺术,总不能不受到它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影响,书法自然不能例外。晚周时代,南北阻隔,书不同文,留传下来的石鼓文和历来出土的楚器文字就是例证。秦汉以后天下一统,书已同文,字体也渐归一致,石经文字整齐已甚,便开了后世干禄字体作风,甚至于可以说是近代馆阁体的先声。欧、颜两家字体被北宋时代作为抄书刻板之用,其末流竞成为后代所谓印书的宋体字,它反映着社会一般化习俗的风尚。到了南北朝疆土分裂,各自为政,那时候的字形亦多式多样,不过书法是经过人们的头脑思索和安排,再把它写出来的,已经有了它的组织体系,不像当时政治那样混乱,在这里就看出了人们要秩序要统一的意愿,可以说在六朝书界中是得到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的。陈隋以后,又由离而复合,政权统一,楷书的形体亦更趋向整齐是其反映,虽然各家皆具有他自己的一些不同风格,但又远非六朝时代所为的五花八门生气勃勃可比,而实已形成一种定局,令人看了颇有停顿不前之感,赖有行楷和行草的蓬勃发展,不然的话,书道便会一蹶不振。现在不是那样了,中国已进入划时代的历史时期,人民已经得到了自己共同来建设祖国新社会的义务和权利,因之文化高潮紧跟着经济建设高潮汹涌而来。这十一年中,尤其是近三年的大跃进,真令人感觉到春色满园,万紫千红,既丰富多彩,又和谐一致,这一场面已经在各种艺术里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来了,书法一向被中外人士所公认是一种*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发越精神的高级艺术,就已有的成绩看来,这种说法不算夸张。  ……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著名书法家、诗人、学者,现代帖学的启蒙者、开派人物。祖籍浙江湖州,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新青年》编委,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他的书法精于用笔,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帖学的启蒙者、开派人物。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1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一直致力于书法普及教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