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
读者评分
5分

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

1星价 ¥35.8 (6.5折)
2星价¥35.8 定价¥55.0
商品评论(3条)
仁平1***(三星用户)

双十一,共三单,家里小,装不下。

2021-11-12 22:36:09
0 0
xij***(二星用户)

一口气读完

难得的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书。期待坐着下一本

2019-05-08 17:10:5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092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302509288 ; 978-7-302-50928-8

本书特色

◆短短一年时间,微博阅读量就超过2.5亿的现象级作品
◆科普大咖李淼、徐来、曹天元、汪诘、李剑龙联袂推荐
◆一场始于地球、将环游整个宇宙的空间和时间之旅
◆一部拥有完整知识体系、以“纪传体”的方式呈现的太阳系简史
◆一本启发科学思维、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天文学科普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始于地球、将环游整个宇宙的神奇旅程,而本书是这场宇宙奥德赛之旅的开篇之作。
这是一部由40篇文章组成、并以“纪传体”的方式呈现的太阳系简史。我想为你呈现的并不是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碎片化知识,而是一个关于太阳系的完整知识体系。借由从上百个初选题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40个主题,我希望能让你了解这些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它们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与哪些特别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除了知识体系化这个核心优势,本书还有以下主要特色:1. 问题引导,每一节都在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2. 故事驱动,书中穿插了海量的关于科学家的逸闻趣事。3. 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被转化成可视化的物理图象,然后用贴近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解释。4. 总结常态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每一节的结尾都会对本节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

前言

2017 年 8 月,我开始在新浪微博(ID 是“王爽 _ 宇宙奥德赛”)上写天文学科普文章。没有料到的是,这些文章居然大受欢迎;到2018年8月底,# 宇宙奥德赛 # 的话题阅读量就已经超过了2.5亿。
但也有不少读者跑来问我,为什么要取“宇宙奥德赛”这么奇怪的名字。让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
公元前 8 世纪,古希腊大诗人荷马写下了著名的《荷马史诗》。这部传奇巨著包括两部史诗,后一部叫《奥德赛》,讲述的是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 10 年,历尽千辛万苦*终成功返乡的故事。2000 多年来,《奥德赛》一直被视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后来出现了无数向《奥德赛》致敬的作品。比如说,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有一部代表作,叫《尤利西斯》,被评为 20 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尤利西斯其实就是奥德修斯的拉丁文译名。此外,乔伊斯也透露过《尤利西斯》的各章标题,都与《奥德赛》中的人物或事件一一对应。
再举个例子。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有一部代表作,叫《2001 :太空漫游》,被视为整个科幻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英文名是“2001: A Space Odyssey”,直译过来就是“2001: 太空奥德赛”。
为什么“奥德赛”这个名字,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在我看来,“奥德赛”其实象征着一场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奥德赛之旅,能让我们摆脱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去游历一个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的美丽新世界。
我的*终目的,是陪你经历一场前所未有、遨游整个宇宙的奇妙旅行。我们将从地球出发,依次游历太阳系(即行星世界)、银河系(即恒星世界)和河外星系(即星系世界),一直飞到宇宙的尽头。然后,我们将从宇宙尽头、同时也是宇宙创生之处返航,在时间长河中顺流而下,依次探寻宇宙起源、生命诞生和宇宙命运的神奇奥秘。在这场旅行的终点,我们就能直面人类*终极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本书是这场宇宙奥德赛之旅的**段行程:太阳系之旅。我们将游历太阳系的 12 个景点,依次是地球、月球、金星、水星、太阳、火星、小行星世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阳系边缘。要特别强调的是,我想让你了解的并不是与这些天体相关的零碎知识,而是它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
以第5个景点太阳为例。关于太阳,我精选了4个主题:1. 太阳光谱,人类认识太阳的**种途径。2. 太阳能量来源,困扰人类数百年的超级难题。3. 太阳中微子,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前沿课题。4. 太阳风暴,对地球*具威胁的太阳现象。相信这些精挑细选的主题,能让你对太阳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换句话说,本书为你呈现的并不是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碎片化知识,而是一个关于太阳系的完整知识体系。借由从上百个初选题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40 个主题,我希望能让读者了解这些太阳系主要天体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与哪些特别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除了着眼全局的知识体系式的呈现方式,本书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问题引导,每一节都在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2. 故事驱动,书中穿插了海量的关于科学家的逸闻趣事。3. 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被转化成可视化的物理图象,然后用贴近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解释。4. 总结常态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每一节的结尾都会对本节中*重要的内容进行总结。
为了写这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学术论文、人物传记、科普书和科普纪录片。相信你很容易感受到书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和诚意。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目录

01 地球
1.1人类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2 人类如何测量地球的质量?
1.3 人类如何测出地球的年龄?
1.4 为什么地球能成为生命的绿洲?

02 月球
2.1 为什么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2.2 阿波罗计划留下了怎样的传奇故事?
2.3 月球是怎么起源的?

03 金星
3.1 金星盈亏如何敲响地心说的丧钟?
3.2 金星凌日如何测出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3.3 为什么金星会变成一个地狱般的地方?

04 水星
4.1 水星逆行为何会推动地心说的变革?
4.2 水星近日点进动如何揭开广义相对论崛起的序幕?
4.3 水星上有哪些让人大跌眼镜的自然现象?

05 太阳
5.1 太阳光谱如何揭示太阳的元素构成?
5.2 太阳的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5.3 太阳中微子探测为什么会两次得到诺贝尔奖?
5.4 万圣节太阳风暴为什么会让地球变得一片狼藉?

06 火星
6.1火星为何已不再是日心说的梦魇?
6.2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
6.3人类有什么办法来改善火星的生存环境?

07 小行星世界
7.1 谷神星如何变成太阳系**个失去行星地位的天体?
7.2 为什么太阳系**高峰会坐落在不起眼的灶神星上?
7.3 为什么说奥陌陌是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来客?

08 木星
8.1 为什么说大红斑是太阳系中*大的风暴?
8.2 为什么说木星是地球的守护神?
8.3为什么木卫一长得特别像鸡蛋葱花饼?
8.4 太阳系*大的海洋是怎么被发现的?

09 土星
9.1人类如何知晓土星环的真面目?
9.2 谁是太阳系中*有可能找到地外生命的天体?
9.3 泰坦的橙色大气层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10 天王星
10.1 天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10.2 天王星为何会有诡异的磁场?
10.3 在太阳系*高的悬崖上蹦极是一种什么体验?

11 海王星
11.1 海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11.2 为什么说大黑斑是太阳系中*强的风暴?
11.3 为什么海卫一不是海王星的亲生骨肉?

12 太阳系边缘
12.1 冥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12.2 冥王星是怎么被降级的?
12.3 太阳系中真的只有八颗行星吗?
12.4 从遥远太空回望地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展开全部

节选

1.2 人类如何测量地球的质量?
地球质量的测量,在科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讲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让我先从一次著名的打赌说起。
1683年的一天,三位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在伦敦聚会,然后约在一起吃晚饭。这三人分别是埃德蒙多•哈雷、罗伯特•胡克和克里斯托弗•雷恩。
前两人的名字可能会让你觉得颇为耳熟。埃德蒙多•哈雷就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而罗伯特•胡克则是胡克定律的那个胡克。这两人都是科学史上的巨人,其科学成就远远不止于此。在后面的旅程中,我会详细地介绍他们的科学贡献。
而名气较小的克里斯托弗•雷恩,早年是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但在1666年,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把整个伦敦城区都付之一炬。在英国国王的任命下,雷恩主持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从那以后,他就转行当了一名建筑师。英国有很多有名的建筑,例如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尼治天文台和剑桥图书馆,都是雷恩的作品。虽然雷恩后来已经不怎么做研究了,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元老,他还是于168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
晚饭期间,三位院士聊到了太阳系天体的运动。早在17世纪初,大天文学家开普勒就已经发现太阳系的各大行星都在沿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但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一直没人能解释为什么它们的运动轨道会是椭圆。雷恩就在这个饭局上发起一个赌约:要是有人能解释行星为何会沿椭圆轨道运动,他就奖励那人40先令,这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半个月的薪水。
顺便吐槽一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完全是个搞笑性质的赌约。要别人解决全世界*大的科学难题,所给的奖励竟只有一个大学教授半个月的薪水。
胡克是个吹牛大王,当场表示他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不愿意立刻公布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的理由是,要是太早公布答案,就会剥夺别人寻找答案的乐趣。当然,这次晚饭之后,胡克就把要公布答案的事给“忘了”。
但哈雷却对这个问题着了迷。他不相信胡克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但他知道这世上确实有一个人,有能力破解其中的奥秘。所以在1684年8月的一天,哈雷专程前往剑桥大学,去拜访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绝世高人。想必你已经猜到了,这个注定要改变历史进程的高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艾萨克•牛顿。
牛顿是有史以来*伟大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是世界上第二个被册封为爵士的科学家(**个是弗朗西斯•培根),也是世界上**个享受国葬待遇的科学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亲眼目睹了牛顿的葬礼,并在回忆录中写到:“英国人悼念牛顿就像悼念一位国王。”后世对牛顿有数不清的赞美。其中流传*广的是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一首诗: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道法自然,旧藏玄冥;天生牛顿,万物生明。)
世界上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源于一些相当不起眼的小事。牛顿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盛名,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哈雷的这次拜访。
在继续讲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17世纪人们对引力的研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任意的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且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引力的平方反比律。
现在很多教科书都说,引力的平方反比律是牛顿提出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的。早在1645年,也就是牛顿出生后的第3年,法国天文学家布利奥就提出了这个平方反比律。不过布利奥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误以为两个物体之间有时存在引力,有时又存在斥力。
随后,意大利物理学家博雷利也在自己的书中猜测,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受到了太阳的引力,且太阳的引力满足平方反比律。
到了17世纪70年代,胡克也开始大力宣扬平方反比律;事实上,他甚至在一封私人通信中,向牛顿大力宣扬了这个理论。但类似于布利奥和博雷利,胡克同样无法证明平方反比律的正确性。
为什么胡克等人都无法证明平方反比律是正确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早在17世纪初,开普勒就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都在沿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要想证明引力的平方反比律,就得证明受到这种引力的行星,其运动轨道一定是一个椭圆。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平方反比律出发,*后推导出开普勒三定律。但问题在于,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用当时还不存在的一种数学工具,那就是微积分。
说到这里,你就能明白牛顿的特殊之处了。作为微积分的发明者,牛顿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个有能力破解这个超级世纪难题的“天选之人”。
但牛顿有一个怪癖:他不喜欢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尽管他早已破解了这个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世纪难题,但却一直秘而不宣。要是没有意外,它很可能会被当成一个秘密,被牛顿带进坟墓。
所以,1684年8月的这次哈雷和牛顿的会面,就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转折点。整个人类科学史,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此改写。
寒暄了几句后,哈雷就开门见山地问牛顿:“如果太阳与其他行星间的引力满足平方反比律,那么这些行星的运动轨道将会是什么样的?”
牛顿不假思索地回答到:“当然是个椭圆”。
哈雷大为惊讶,马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牛顿泰然自若地回答到:“我早就算过了”。
激动不已的哈雷,马上要求看牛顿的计算过程。而牛顿在故纸堆里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着。不过,他答应哈雷,会重新计算一遍,并把它写成一篇论文。
两年后,牛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事实上,他所做的比他承诺的要多得多。他交给哈雷的不是一篇论文,而是一本书,那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有史以来*伟大的学术著作(没有之一)中,牛顿基于欧几里得开创的公理化体系,提出了牛顿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的**次革命。
这本书让哈雷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他逢人便说,牛顿是这个世界上*接近神的人。持类似观点的人还有后来与牛顿争夺微积分发明权的大数学家莱布尼兹。他曾说过,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超过以前所有人的总和。
事实上,哈雷对人类文明*大的贡献就是促成了这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英国皇家学会本来已经同意出版这本书,但没过多久又变卦了。这是因为皇家学会刚刚在一本叫《鱼类志》的书上赔了很多钱,怕在一本极度晦涩难懂的书上继续赔钱。所以哈雷干脆自掏腰包,垫付了这本书的全部出版费用。1687年,这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正式出版。这让牛顿立刻名满天下,从而直接登上了科学的神坛。
一次饭局上的打赌,*后竟然促成了有史以来*伟大的学术著作的出版。这应该算是蝴蝶效应的*佳例证了。
顺便说件比较搞笑的事情。皇家学会由于在《鱼类志》上赔钱太多,无力支付哈雷为学会当秘书的工资,所以就把一些卖不出去的《鱼类志》寄给他当薪水。(未完待续)

相关资料

王爽的《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是我看到的既全面、又通俗的关于太阳系知识的科普著作。这本书做到了我个人对科普的理解:有趣、通俗。推荐大家一起跟着王爽到整个太阳系漫步一下。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科普作家)



这是一本打开就无法放下的书。王爽老师以其妙笔描摹了一场气势如虹的宇宙漫游。但引人入胜的并不只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各位先贤的精彩故事与风趣八卦,更是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时移世易,但这样的方法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依然不无裨益。

——徐来(少年得到科学总编辑,科普作家)



一次从未有过的太阳系之旅!迷人的太空和出色的解说相互辉映,没有哪场旅行比这更令人心旷神怡。

——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作者)



原本只想快速浏览一下,谁知道一不小心就看了一个多小时,真是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有故事有知识,老少咸宜,一本难得的中文原创天文科普佳作。

——汪诘(科学有故事主播,《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作者)



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太阳系旅行指南”,我刚翻开几页,就恨不得自己能立刻登上一艘宇宙飞船,亲身体验一场太阳系星际旅行。

——李剑龙(理论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Sheldon科学漫画工作室创始人)

作者简介

王爽,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普作家,著有《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给孩子讲宇宙》《给孩子讲相对论》。新浪微博知名科学科普博主,科学松鼠会成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