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小穆萨的飞翔

小穆萨的飞翔

¥5.3 (2.8折) ?
1星价 ¥7.5
2星价¥7.5 定价¥18.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1492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30149249 ; 978-7-5301-4924-9

本书特色

铁凝主席亲笔题词,称赞这套书“记载了少数民族儿童的心灵史和成长史,闪射出中国民族儿童文学的独特光芒,是一套难得的献给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孩子的文学读物”。 本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评为“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亲笔题词,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倾情作诗。

内容简介

本项目为民族儿童文学原创精品,由当下具活力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展示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孩子的精神风貌和心灵成长,是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创新项目。 小说故事性和民族性并重,写实与想象交织,既讲好孩子自己的故事,又凸显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这里有蒙古族世代相传的擀毡子手艺,有哈萨克族阿肯们拿着冬不拉对生活的吟唱,有壮族山区热情的铜鼓和动人的山歌……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演绎出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承载着当下少数民族儿童心中的梦想与渴望,饱含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的守望与传承。 《小穆萨的飞翔》: 回族少年穆萨生活在宁静闭塞的小山村里,一心想造出一架小飞机,能腾空而起,翱翔在蓝天中。为了实现飞翔梦,他课余时间都泡在爷爷的木工房里,敲敲打打……弟弟尔萨为了帮助哥哥,替他去放羊,和他一起在风雪地里捕鸟、拆掉奶奶珍视的柜子……故事真实有趣地勾勒出西部回族少年的成长图景,同时展现了西部风土人情、民族风俗,更展现了西部回族少年善良单纯、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目录

目 录
1 杏花湾
2 飞翔梦
3 放羊娃
4 小秘密
5 雪花白
6 套鹁鸽
7 下苦功
8 小木匠
9 卸轮胎
10 偷木板
11 螺旋桨
12 屡失败
13 心儿飞


展开全部

节选

  杏花湾  我趴在山头上,把屁股高高地撅起来向着天空,脸面朝下紧贴地皮,双腿蜷曲,伸出两手撑在地上。我知道自己趴着的姿态很不优美,简直就像一只癞蛤蟆。我的裤裆那里绷开了一道小缝儿,我能感觉到风不断从缝儿里钻进来,顺着屁股沟吹,凉森森的。凉风把全身都灌透了,我咬牙忍着,这时候不能叫苦,叫苦会被我哥穆萨严重鄙视的。  今天他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在山顶上放风。等会儿爷爷会请阿訇[?阿訇: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  ]来我家坟院上坟,田老师一直想画个上坟的全景,可惜一直忙,找不到机会,今天正好可以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哥哥叫我不要惊动山下上坟的人,说田老师需要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上坟的仪式。  这是北山。我们杏花湾有东西南北四座山,四座山像四道天然的屏障,把村庄严严实实地包围在怀抱里。  山下那一家一户的泥巴房子、黄土窑洞、牲口棚子,就像朴实的孩子一样安安静静地偎依在大山宽大的怀抱里,享受着大山无声而天长日久的疼爱和保护。  村子里四十多户人家,乡亲们的性格就像这大山一样淳朴厚重,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相处和睦,日子过得和顺宁静。  北山*高,这会儿我就趴在*高的北山头上。  一片片梯田像孩子画在画本上的图案,一块块相连,从山脚盘旋着上升,一直环绕到山腰,*后直到山顶。等到春夏时节地里的庄稼长出来,远远望去,到处是一片片绿色,像画一样好看。  现在是冬天,万物休眠的季节,山头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点绿意,只有大片大片的黄土裸露出它们灰苍苍的本色。早在秋天的时候庄稼就已成熟,被我们收割进了粮仓;树木花草凋谢了;青蛙和蛇躲进洞穴里安心睡大觉去了。  只有我们这些不怕冷的孩子,还在满村庄跑来跑去。陪伴我们的只有风,一缕缕风像*忠实的伙伴,春夏秋冬都有它们的影子,跟在我们脚后,我们跑到哪儿,它们撵到哪儿,像*黏人的小宠物,你甩也甩不掉,躲也躲不开。  我看着山下面*宽的那条大路,那是村庄的交通大动脉,连通了村子和外面的世界,浪娘家的小媳妇、骑驴赶集的白胡子老汉、进村串户的货郎子,大家都需要沿着那条大动脉走出山去,山外的人也是沿着那条路走进杏花湾的。  坐落在大动脉*中间那块高地上的清真寺,远远望去像奶奶讲的故事里的宫殿,它端庄、高大、雄伟、朴实。*引人注目的是,大殿穹顶上方,亮闪闪的钛合金支架上,高高擎起来一弯月牙,那是纯洁美丽的新月。  我把肚子贴在地面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清真寺大殿的大门,一刻都不敢放松地盯着。  风贴着我的耳朵吹,它们是调皮的小手,将干燥细软的黄土末子扬起来,沿着我的耳朵往里灌,灌得我的耳朵痒酥酥的。我可顾不上理睬它们呢。我终于看到大殿门口走出一大群人来了,聚礼[?聚礼:每星期五午后穆斯林举行的集体礼拜。  ]结束了,大家要离开清真寺各回各家了。  我扭头看一眼山背后,赶忙贴着地皮喊:“哥——哥——我看到大家走出寺门了——”  一个声音在风里模模糊糊传过来:“你再给咱盯着,等爷爷带人进了坟院上坟,你告诉我,我们就撤!”  这是穆萨的命令,对于他的命令,我历来只有遵从,并且严格执行,所以我只得老老实实地继续趴着,眼珠子骨碌骨碌转动,紧盯那群穿着庄重整洁、头戴礼拜帽的人。  我看到爷爷了,他请了阿訇和满拉[?满拉:指清真寺经堂学校的学生。  ]一行人,向着我家的老坟院匆匆赶来。  远远地看,那一行人脚步匆匆,走得飞快,尤其那老阿訇,他已经七十八岁了,一大把胡子白透了,白花花的长胡须衬着一张堂堂正正的方脸,整个面目透着一股清朗。  他穿一件宽大的仲拜[?仲拜:回族穆斯林做礼拜时穿的一种宽大的长外衣。  ],那是纯白色绸布缝成的,他向前走,风迎面吹,吹得他的仲拜下摆灌满了风。风托扶着他,衣衫飘动,使得他整个人显得飘飘欲仙,分外轻灵。  我望着那又快又稳当的脚步简直看傻了,我擦擦眼睛,再擦擦眼睛,试图看到搀扶阿訇的左右两个天仙,哪怕是瞅一眼他们的衣衫袍角也好啊。  风吹起的尘土眯了我的两眼。眼仁好疼,等我睁开双眼,爷爷他们已经进了我家老坟院。  阿訇一行人走到十几个黄土坟堆后面跪下了。爷爷袖筒里带着香,他拿出来开始点燃。  今天刮的是东南风,风从东南边出发,一会儿越山头,一会儿攀院场,一会儿跳过高墙,一会儿站在树梢上摇啊摇。有时候它们很强悍,比如下雪时候的寒风,像刀子,吹得人头疼、手裂,脸上长冻疮。  ……

作者简介

马金莲,女,回族,1982年生于宁夏西吉,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2届高研班学员,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大量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选载。有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出版有《父亲的雪》《碎媳妇》《长河》《马兰花开》《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难肠》等。曾获《民族文学》年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朔方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茅盾新人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