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艺术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消失的艺术

豆瓣8.1分,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短篇小说集,用戏谑的文字书写生命的荒诞。

¥28.4 (5.9折) ?
1星价 ¥28.4
2星价¥28.4 定价¥48.0
商品评论(2条)
乱看书***(三星用户)

它于此诞生,却已然自杀

无疑,恩里克·比拉-马塔斯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作家。 《消失的艺术》是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短篇小说集的唯一中文译本。剔除作为序言的《旅行,失去国度》及作为跋的《我们就别再搞文学了吧》,实际收入10篇短篇小说,而这10篇短篇小说,均涉及自杀与死亡。 10篇小说轻松诙谐的叙述,显示出作者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在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笔下,死亡不是一个沉重的问题,死亡就是一个常见的事。实际上,的确是这样,死亡就是我们唯一的终点,真是太常见了。直面死亡是勇敢,尊贵的死亡是更强大的勇敢。 10篇小说中,9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这使得小说更加亲和,叙议更加方便,心理描述更加真实。《死于萨乌达德》颇有点成长小说的意味,关于奥拉西奥家两代人的自杀与“我”登上最适合自杀的楼顶交织在一起;而《来电兄弟募集中》的演员“我”为了组成来电组合准备超脱生死;《罗莎·施瓦泽重获新生》讲述罗莎·施瓦泽的自杀经历,诉出了作为女人的委屈与辛酸;《黑鸢尾之夜》的“我”陪伴将要死去的女友寻访其父亲墓园,了解到“黑鸢尾之夜”俱乐部成员一个个寻死而去,却加入了“黑鸢尾之夜”俱乐部;《疲倦者的时刻》中的“我”百无聊赖的跟踪奇异的人,曾跟踪的老头走进教堂,教堂飞散在天空中;《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明》则以书信形式,从“我”的角度讲述颓废的故事;《他们让我说出我是谁》中“我”只因为孤独,极尽所能,攻击画家,导致画家抛弃生路;《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我”则讲述了一个关于男友自杀的故事;《风暴收集者》的“我”则讲述了一个死于准备自杀的老人的故事。唯一的非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消失的艺术》中,在家乡作为外乡人生活的阿纳托尔在被发现写作才能后登上船,“从容的沿着舷梯朝船上唯一的冷冻区走去,消失其中。”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10篇短篇小说涉及几十个人物的死亡,以图穷尽现存于世的所有尊贵死法,任读者将内心世界投射到这张道德之旅的文学秘图上,带给读者非同一般的感受。 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2024-04-10 06:02:31
0 0
lin***(三星用户)

短篇小说集,喜欢读短篇小说的别错过,价格便宜

2024-01-23 15:51:5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3520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020135202 ; 978-7-02-013520-2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似是都柏林》《巴托比症候群》《便携式文学简史》作者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短篇小说集,用戏谑的文字书写生命的荒诞,罗贝托·波拉尼奥、保罗·奥斯特、佩德罗·阿莫多瓦共同推荐 罗贝托·波拉尼奥:在当今的西班牙文坛上,比拉-马塔斯无人能及。 保罗·奥斯特:比拉-马塔斯的作品留给我极深的印象。我深深地着迷于他的幽默、他对于各类文学不可思议的了解程度、他对作家的同情,以及他毫无畏惧地采录文学主题并使之成为自己正在写作的内容之一。 《纽约时报》:一位高贵而笔锋尖锐的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绝对是西班牙*具个性的作家。 《出版人周刊》:每一页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狡黠的戏谑和对文字的热情……比拉-马塔斯是一位大师,是当代西班牙*有天赋的小说家之一。 《似是都柏林》《巴托比症候群》《便携式文学简史》作者 短篇小说集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 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用戏谑的文字书写生命的荒诞罗贝托·波拉尼奥、保罗·奥斯特、佩德罗·阿莫多瓦 共同推荐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 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用戏谑的文字书写生命的荒诞
本书是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91年,他自言这是“一本针对陌生、充满敌意的生活而写作的书”,以戏谑的笔调描写了一群在死亡边缘徘徊的人:
一个迷失在里斯本街头、想从观景台一跃而下的男人;
一个不堪忍受家人冷暴力、受一幅画的引诱七次想要自杀的博物馆女保安;
一个无意间加入“自杀俱乐部”的阿根廷退役足球员;
一个从不愿引人注目的退休教授,无意中被本地编辑发现写作天赋,交出尘封多年的小说手稿后消失无踪……
在这些忧郁、孤独的故事里,作者将现实与虚构、回忆与想象交织在一起,把读者带到疯狂与治愈、生与死之间的界限。

目录

001 旅行,失去国度


004 死于萨乌达德


027 来电兄弟募集中


053 罗莎·施瓦泽重获新生


082 消失的艺术


103 黑鸢尾之夜


142 疲倦者的时刻


153 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明


179 他们让我说出我是谁


209 至死不渝的爱情


236 风暴收集者


252 我们就别再搞文学了吧

展开全部

节选

《消失的艺术》

在那一天——他退休的当天——到来之前,想到可能的成功总是让他心惊胆战。常常能看见他踮着脚走在学校或家中,似乎不愿意打扰到别人。他从来就对担当主角充满抗拒。输,打个比方,他是很乐意的。连下棋他都爱下一种叫作“自杀象棋”的,只有逼对手把自己将死才算胜利。他喜欢躲藏在他人目光之外的感觉。因此不足为怪的是,四十年来他写下的所有文字——围绕“走钢索”展开的七本悠长的小说——至今从不曾发表,用两把锁锁着,躺在他从同样不愿引人注目的祖先那儿继承而来的衣箱箱底。
这是个谦卑的人,从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致力于缄默的寻找、对本质的关怀——其影响力与他本人的地位毫无干系;那是非比寻常的探索,他在其中倾注了只有他的谦逊才能掩饰的执拗的坚持和有条不紊的努力。
为什么要展示自己?(阿纳托尔厌倦地思索着)若我所写的不过是我内心的庆典,关于自己无休止的闲言碎语,仅供私人之用,我为什么要将这些文字付印?
……

怎么说都没用了,阿纳托尔还在硬撑,说除此之外没有写过任何东西,但收效甚微,赫家班不屈不挠,*终他坦承,自己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某次斗胆,曾独自翻译过瓦尔特·本雅明的《柏林童年》,并以此为挡箭牌,好叫他们不再追查他的文学创作。他贡献出的恩本特哈语译本是这么开头的:“无法在城市中辨明方向,这并不打紧;迷失于城市就像迷失于丛林,都需要研习。”
“我们要出版这个译本。”赫家班异口同声。
真是两难!……一方面,我胸中奔涌着诚实的野心、想要向前——尽管有些难为情——跨出一步的愿望:告诉他们,其实那份译本只是我的障眼法,为的是不让他们发现,我已写就七本——太可怕了——关于这该死的恩贝特哈岛的小说;总之,这边燃烧着的是我想要被阅读的渴望,而另一边,更加强硬的是我的预感,总觉得这作家的宿命里夹带着什么厄运的种子。撇开这对矛盾不谈,我还有这样的感觉或者说确信:我的作品已比仓促发表的时候成熟许多;以及那样的感觉或者说确信:我已抵达一段旅程的终点,我在其中慢慢学会了艰苦修行,终于能够消失在由铅字织成的隐蔽世界里。
……

我敢不敢踏上那道钢索,冒着坠跌的风险?我敢不敢出版我的首部小说?(第二天,阿纳托尔这样问着自己,抱着手稿向赫伍拉奇的出版社走去。)献上小说的那一刻,我就再不能收回它,它将属于世界。我该不该把它交出去?赫伍拉奇不知道它的存在。没有谁逼我做这件事。文字的责任让我感到无法承受。它的力量忽然就变得那么大。我敢踏上那道钢索吗?
“阿纳托尔我的朋友,”赫伍拉奇接过书稿,“我想让您知道,我,作为一个已被认可的作家,完全同意你的预感:这是场冒险。因为一个有名望、受人尊崇的作者,他会非常清楚,有其他许多人,至今也只是个爬格子的而已,没法获得这样的荣耀。这确实是条荆棘丛生的道路,但事实是,人无法不走上它,您信我一句,人怎能将这样的机遇弃在一旁。”
“可是对我来说,亲爱的赫伍拉奇,担当主角总让我心怀惴惴。我素来喜欢的是克己和匿名;淡泊的荣光、平凡的伟大、无偿的尊贵、自我的声誉。从孩提时代,文字之于我就好像过早成熟的诱人禁果,总与罪行和苟且联系在一起。此外,赫伍拉奇,我总怀疑自己所写的一切空洞无物,仿佛自言自语,虚假而冗长。有谁会对这种玩意儿感兴趣?”
“您刚说自言自语?您该不会也和您的主人公一样,是个走钢丝的吧?”
“我也想啊,我也想,但我从来没敢那样去做,太残酷了,要是掉下来的话,他们会给你配上*习以为常的悼词,不用期待更多,因为马戏团就是这样,什么没见过。观众都是些无礼之徒。当你表演着*危险的动作,他们会闭上眼睛。你赴汤蹈火只为取悦他们,他们却闭上眼睛!这是我从未有胆尝试的严酷工作,而一直以来我连*小的险都不敢冒,概因如此,我从没下定决心发表小说,走上那条危机四伏的艰险道路——这场文学历险里不知埋藏着什么灾厄的种子。对我来说,无论之前还是现在,出版都好比踏出悬空的一步。若哪天我的作品付梓,我会把那视作凌辱,备感折磨,仿佛光着身子接受一排身着军服的体检官的审查。”
“但您不会否认吧,阿纳托尔我的朋友,刚才是您亲手将小说交给我让我出版的。此外您也清楚,我一定会出版。”阿纳托尔低头不语,像是在为他如此显而易见的矛盾言行感到羞耻困惑,但他又由衷地得意,自己终于在那根弯曲的绳索——文学马戏团的缆线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随后,他开始迷失,想象自己被松木和山毛榉所环绕,雨点窸窣,周围是嘲笑着他的千百只松鼠;密林昏黑,树干上有用印刷体刻着的传说。他只觉得自己该走了,明智地消失,于是告别赫伍拉奇来到街上,沉思着,步入恩贝特哈的雨幕。他再次想到,小说已无法收回,它已属于世界,人们终将通过一个外乡人的声音得知统治着整个恩贝特哈岛的精神之困。

作者简介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1948— ),西班牙当代卓越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角逐者。出生于巴塞罗那,1968年为逃离佛朗哥政府的独裁统治而移居巴黎。一生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二十余部小说和散文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曾荣获多个知名文学奖项,如法兰西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文学奖、西班牙文学批评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等,并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