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何柳青青:陕甘交界村庄志(1895-201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1963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010196343 ; 978-7-01-019634-3
本书特色
《何柳青青:陕甘交界村庄志(1895-2015)》以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右侧泾水支流区域的一个具有浓郁陇东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相结合、以古代边疆和今天中土相结合的小村庄为个案,以村庄120年的历史发展为时间段,以村庄从无到有、从有到空为主脉,深描了这个村庄前三代以土地为生到后三代无土地外出打工的过程。然后以此村与邻县某村对比,分析陕甘宁边区村庄空巢的内因与外因;再与同处老少边穷的云南某村庄空巢对比,分析西北与西北村庄空巢的异同原因;*后则与中国整个陆疆区域多个空巢化村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边疆村庄空巢对边疆发展不利的原因,提出“小城大村”的边疆村庄发展观点和实现途径。
内容简介
本成果以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右侧泾水支流区域的一个具有浓郁陇东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相结合、以古代边疆和今天中土相结合的小村庄为个案,以村庄120年的历史发展为时间段,以村庄从无到有、从有到空为主脉,深描了这个村庄前三代以土地为生到后三代无土地外出打工的过程。然后以此村与邻县某村对比,分析陕甘宁边区村庄空巢的内因与外因;再与同处老少边穷的云南某村庄空巢对比,分析西北与西北村庄空巢的异同原因;很后则与中国整个陆疆区域多个空巢化村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边疆村庄空巢对边疆发展不利的原因,提出“小城大村”的边疆村庄发展观点和实现途径。
目录
**节 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中国价值
第二节 选取何柳庄作为写作对象的缘由
第三节 本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村庄空巢化的研究现状
**章 山川有水的何柳庄
**节 “秦直道”穿过的子午岭
第二节 “义渠戎”立国的固城川
第三节 汇人“泾渭”的固城河
第四节 从远古走来的何柳庄
第五节 土地里的资源
第二章 土地里的生计
**节 庄户人口和身份的转变
第二节 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
第三节 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业走向
第四节 土地上的其他生计
第五节 生计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 土里的生活
**节 挖土修窑与川地建房
第二节 窑洞里的生活
第三节 方言土语
第四节 庄里人的体质与健康
第五节 信仰
第六节 永恒的家园
第四章 “髻发”的“女子”和“娶回来”的媳妇
**节 第二代的“媒妁之言
第二节 第三代的”自由婚姻
第三节 第四代婚姻圈的扩大
第四节 第五代的“远嫁远娶”
第五节 “娘家”与“婆家”的认同
第五章 进城打工的庄里人
**节 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第二节 在哪打工和打什么样的工人
第三节 留在城里的打工人
第四节 在庄里和城里穿梭的打工人
第五节 在本土乡镇打零工的人
第六节 “庄”与“工”的认同
第六章 留在城里的庄里人
**节 从庄里走出的公家人
第二节 当兵
第三节 招干
第四节 招工
第五节 考学
第六节 “职业”与“家业”的认同
第七章 把根留住
**节 同市异县村庄生计转型案例比较——以长庆油田所在地甘肃
省庆城县×××村为例
第二节 西北一西南边疆山村空巢化原因比较——以云南省BMK村和甘肃省HL庄为例
第三节 边疆乡村空巢引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陆疆为例
第四节 边疆乡村空巢化的解决之道——小城大村
第五节 边疆之根在“大村”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徐黎丽,1966年9月22日出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导。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9部。多篇文章为《新华文摘》《民族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入选***特殊津帖专家、教育部新世纪“千百万”人才、新世纪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四个一批” 等人才工程。主要学术兼职为:曾任***学位办第六届民族学学科评议组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评议组成员、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及边境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全国青联社会科学联谊会常务理事。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乡土中国
¥13.2¥26.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