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珞珈戏剧影视学丛书电影现象学引论

珞珈戏剧影视学丛书电影现象学引论

1星价 ¥49.7 (7.2折)
2星价¥49.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87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20328715 ; 978-7-5203-2871-5

本书特色

就电影领域而言,电影历来被认为是与现象学*具有“亲缘性”的艺术形式,那么,现象学与电影之间有着怎样的隐秘关联?现象学可以为认识电影提供哪些思想资源?现象学电影研究的切入点、方法及路径是什么?一种电影现象学的可能形态是怎样的?电影现象学能否为困顿不前的电影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及动力?这些充满魅惑但深奥无匹的难题在电影学术史上始终很少得到有效回答。 著的《电影现象学引论》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回应。作者王文斌以对现象学哲学的精细钻研与深刻领悟为基础,在国内外学界**次提出了电影经验的“三重结构”说:电影知觉、电影想象、电影情感。

内容简介

作为几乎同时诞生、都深刻影响了20世纪人类思想文明进程的两种对象,“电影”与“现象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亲缘关系。电影与现象学各自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隐秘关联,使得理论家们在对二者进行研究的同时,无法不对它们进行一种结合性的思考。由此,“电影现象学”构成了20世纪以来世界人文学术领域内很有魅惑力、同时也很难以索解的研究课题之一。本书稿《电影现象学引论》,乃是对电影现象学这一宽广领域的一次纯理论性探索。具体而言,它是对一个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太多探索的对象——“电影(意识)经验”问题的现象学分析。它是一次对电影观看经验的现象学描述,一次观影的内在体验研究,一次现象学电影美学的导引性研究。本书稿认为,对一部电影的观看经验分析,必须从知觉、想象、情感三方面及其交互关系的角度出发,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目录

**章 电影现象学运动史评(1)

  **节 初兴期(1945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4)

  第二节 过渡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19)

  第三节 发展期(1990年—)(31)

  第四节 小结(40)

  

  第二章 电影经验(51)

  **节 电影经验的本质——意向性(53)

  第二节 电影经验的三重结构(57)

  

  第三章 电影知觉(64)

  **节 “完形性”与“单向性”(66)

  第二节 “现实性”与“交互性”(72)

  第三节 “虚幻的真实”(77)

  

  第四章 电影想象(83)

  **节 电影记忆(86)

  第二节 电影联想(91)

  第三节 图像与符号(96)

  

  第五章 电影情感(102)

  **节 电影情感的核心:认同(104)

  第二节 叙事电影的情感机制(110)

  第三节 电影情感的三个层次(116)

  

  第六章 电影现象学的方法(122)

  **节 先验还原法(124)

  第二节 本质直观法(127)

  第三节 现象描述法(131)

  

  附录(137)

  现象学现实主义在西方(137)

  现象学现实主义在中国(158)

  现象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187)

  数字3D时代的电影知觉

  ——一种现象学的勘察(194)

  城市空间与电影经验

  ——一种现象学的描述(202)

  对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现象学透视(208)

  现象学视域中的现代电影理论转型(21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文斌,男,1984年生,江西南昌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获聘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351”人才计划)。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5项。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获湖北省文艺评论奖和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