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中叶至民国嘉绒地方:社会.文化与族群
读者评分
5分

清中叶至民国嘉绒地方:社会.文化与族群

1星价 ¥73.5 (9.3折)
2星价¥73.5 定价¥79.0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边疆地区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入手

2023-12-10 18:21:02
0 0
ztw***(三星用户)

有塑封,内容比较学术,适合研究嘉绒藏族历史的学者

2023-11-21 14:55:3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462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8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010194622 ; 978-7-01-019462-2

本书特色

嘉绒地区通常指的是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上游及岷江上游西岸流域,主要包括今四川省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汶川、理县、黑水等县和甘孜州丹巴县,以及雅安市宝兴县的部分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交错过渡地带,不仅扼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及西北甘青地区交通之要冲,更是沟通中国西北与西南的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互动与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所,其历史人文内涵具有突出的“边缘性”、“过渡性”等特点。清中叶至民国年间,嘉绒地区发生了诸多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大事件,如乾隆时的两次金川战争及一次杂谷之役,尤其是两次金川之役,更以投入兵力多、战况惨烈、矿日持久,以及耗资巨大而著称;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期间,在嘉绒地区转战经年,建立了藏族历史上*个人民革命政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个民族自治地方政权。清中叶至民国时期,在国家权力持续强化地方秩序建构(或者说是“国家政权建设”)之下,嘉绒地区的回应及其在政治制度、族群格局、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发生变迁,无疑是颇值得深入研讨的学术命题。

内容简介

嘉绒地区通常指的是川西北高原的大渡河上游及岷江上游西岸流域,主要包括今四川省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汶川、理县、黑水等县和甘孜州丹巴县,以及雅安市宝兴县的部分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交错过渡地带,不仅扼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及西北甘青地区交通之要冲,更是沟通中国西北与西南的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互动与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所,其历史人文内涵具有突出的“边缘性”、“过渡性”等特点。清中叶至民国年间,嘉绒地区发生了诸多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大事件,如乾隆时的两次金川战争及一次杂谷之役,尤其是两次金川之役,更以投入兵力多、战况惨烈、矿日持久,以及耗资巨大而著称;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期间,在嘉绒地区转战经年,建立了藏族历目前靠前个人民革命政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靠前个民族自治地方政权。清中叶至民国时期,在国家权力持续强化地方秩序建构(或者说是“国家政权建设”)之下,嘉绒地区的回应及其在政治制度、族群格局、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发生变迁,无疑是颇值得深入研讨的学术命题。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的主题及思路
二、学术史回顾与总结
三、本书的主要资料来源

**章 何谓“嘉绒”
——关于“嘉绒”及“嘉绒地区”地理范围的讨论
**节 从对“嘉绒”的解读看其地域范围争议
一、关于“嘉绒”的各种解读
一、嘉绒“溯源”
第二节 由土司区界定清代以来的嘉绒地理范围
一、何为“嘉绒十八土司”
二、各种对“嘉绒十八土司”解读的缺陷
三、“嘉绒十八土司”的文化象征
四、甲垄土司:关于清中叶至民国嘉绒地理范围的设定
五、嘉绒地区的环境与生态

第二章 清以前嘉绒地区族类社会生态演进
**节 岷江上游西岸至大渡河上游的早期部族活动
一、岷江上游西岸至大渡河上游的古人类活动
二、汉晋之冉駹夷
三、唐宋之嘉良夷、东女、西山八国诸部及其蕃化
第二节 明代威州西路的“番境”
一、明朝在威州西路番境的土著僧俗职官封置
二、威州西路僧俗土著职官的性质
三、大小姓相争
四、大小姓相争之下的族类兴替:以金川寺演化禅师为中心

第三章 清初土司制度下的嘉绒社会
**节 嘉绒土司格局的基本形成
一、土司制度在嘉绒地方的普遍建立
二、董卜韩胡之衰
三、杂谷坐大及其裂变
四、大小金川土司的兴起
五、清初嘉绒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嘉绒土司频繁攘夺构衅的内在原因
一、清廷上下的观察与认识
二、阶级内婚与亲属联婚所驱动的家屋纷争
三、两可继嗣下的家屋争夺
……

第四章 雍乾时期嘉绒土司的周边地缘关系网络
第五章 内与外:雍乾两朝对嘉绒地方政治秩序的强化建构
第六章 兵民番练: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后金川屯区的社会重构
第七章 清季民国嘉绒地区的政制演进
第八章 边地的内卷化:近代嘉绒地方社会的一个普遍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清中叶至民国嘉绒地方:社会、文化与族群》:  众所周知,嘉绒地区长期盛行本教,而象雄本教正是其重要源头。据传早在大约公元前2-3世纪,就有一位名为阿米郭东的人将象雄本教传人嘉绒地区。藏文木刻版《美言宝论》记载,公元8世纪下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引进佛教,取缔本教,象雄地区的本教徒热巴巾和塔衣布穹等人带着多部本教经典逃到嘉绒地区,继续修行①。卡尔梅《苯教史》也称:有三只雄性金翅鸟降落于象雄地方,产下四只卵,各生出一男孩,他们将本教广泛传播,其中有叫琼帕查茂的,在毗茹遮那到嘉绒地区修行的时代,来到嘉绒地区,娶妻生子,本教在当地随之兴盛②。据称系在大金川土司支持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编成的本教大藏经《雍仲本教遗训目录·十万日光》载,大金川土司的祖先是远古象雄地方的本教创始祖师辛饶米沃之施主勒乌·兰继杰波,他的长子赤杰为上部雅砻之王,小王子绰德为玉泽王宫之王,其第五代孙子噶达在原辛饶庙中建造了光神虎愤怒像,并拜其为守护神,又“派遣强悍的十八个守卫军队到嘉绒十八域”③。  尽管有关本教在嘉绒地区的早期活动缺少较为明确的史料记载,但从明清时期的文献来看,当时本教已经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主要宗教。在明代,嘉绒地区的土酋们基本上都是以本教僧人领袖的身份向明朝朝贡,获取封赏④。清乾隆朝金川之役期间,由于嘉绒地区主要信奉本教,以至于清廷认定其“专事咒诅镇厌,实为众番滋事之端”⑤。查阅《平定两金川方略》,仅金川地区就有舍齐寺、拉枯寺、噶尔丹寺等诸多本教寺院。乾隆时期著名的青海佑宁寺三世土观·洛桑却吉尼玛亦称:“这片地方虽有六十二座其他教派的寺院,但格鲁派没有多大的势力,惟独本教盛行”①。平定两金川后,本教虽然遭到严厉打击,但民国时期的调查材料表明,当时嘉绒地区仍有不少本教徒活动,本教对嘉绒社会依然有重要影响②。  嘉绒地区广为流行的琼鸟卵生神话也是当地深受象雄本教文化影响的一个有力例证。该神话称远古之世,有琼鸟降生于拉萨西北“十八日程”的琼部,产下白、黑、花色卵各一枚,而卵生为人,成年后由琼部移居嘉绒地区,是为各土司之祖,而各土司也以此神话中的琼鸟为图腾,在官寨门额雕刻“鸟首、人身、兽爪,额有二角,鸟啄,背张二翼,矗立欲飞”的大鹏式琼鸟③。嘉绒地区的琼鸟卵生神话其实就是本教卵生神话的变异,而以神鸟“琼”(khyung)为图腾,认为自己是琼鸟的后裔,正是古象雄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④。又据20世纪50年代的地方文史资料所记四土地区(即清代理番厅属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等四个土司)传说,古代一位名叫达旦哥曲甲的官员被从西藏派来驻守,在梭磨建官寨,此人有六个妻子,共生十八个子女,其中一子即为嘉绒四土司的祖先⑤。  ……

作者简介

曾现江,男,生于1976年,重庆市忠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95——2005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与族群,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