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水作揖:回忆与观望音乐大师们的今昔

隔水作揖:回忆与观望音乐大师们的今昔

1星价 ¥19.7 (3.4折)
2星价¥19.7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18950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62189503 ; 978-7-5621-8950-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约翰·道兰 ; 漫扬轻尘无定迹--唱片《阿贝尔的手稿》 ; 比贝尔及其作曲家族 ; 从一个人, 到一个国度—西贝柳斯素描等。

目录

1.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约翰·道兰
2.漫扬轻尘无定迹
——唱片《阿贝尔的手稿》
3.比贝尔及其作曲家族
4.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度
——西贝柳斯素描
5.微观的流亡路
——读瑞典作家埃斯普马克《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
6.匈牙利小提琴家佐尔坦·赛克利
7.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蒙波的钢琴小品
8.捷克小提琴家奥塔卡·舍夫契克
9.英国中提琴家莱昂纳尔·特尔蒂斯
10.捷克作曲家奥斯特齐尔
11.德国女钢琴家艾莉·奈伊
12.保加利亚男低音歌唱家鲍里斯·克里斯朵夫
13.斯洛伐克女高音歌唱家格鲁贝洛娃
14.绝不顾影自怜
——德国女中音歌唱家布里吉特·法斯宾德侧记
15.总留着那一根丝线
——瑞士女高音歌唱家玛蒂丝小记
16.“咔嗒”,完成了
——索科洛夫其人其乐
17.听,留着触感和体温的巴赫
18.德国男高音歌唱家彼特·施莱亚
19.保加利亚钢琴家阿历克西斯·魏森伯格
20.小记德国作曲家汉斯·维尔纳·亨策
21.一张唱片,两种气场
——纪念德国当代音乐的两位“H”
22.法国作曲家亨利·杜蒂耶
23.美国作曲家埃利奥特·卡特
24.芬兰指挥家帕沃·贝尔格隆德
25.苏俄钢琴家尼古拉·佩特洛夫
26.生死耳语在此间
——逝去大师阿巴多的马勒《第九交响曲》
27.德国羽管键琴家汉斯·皮希纳
28.胜过俱乐部的友谊联盟
29.晚年二字的含义
30.芬兰指挥家莱夫·希尔格斯坦
31.在甜美与锋利边缘吹起口哨
32.纪念一位去世五十年的俄国大提琴家
——克努谢维兹基
33.匈牙利大提琴家亚诺斯·斯塔克
34.墙倒下后,他又矗立了二十年
——追忆东德指挥大师库尔特·马舒尔
35.崇山顶上清醒人
36.分散农田
——冷战时期的东德音乐家们
37.“总缺一把剃须刀”的大狮子
38.科瓦塞维奇的峥嵘五十载
39.老维也纳味道的标杆
40.寒海宫里,热焰不息
——格罗凡诺夫的《萨德柯》
41.五张Ondine唱片,管窥北欧作曲的三个百年
42.北欧远土有芳茵
43.精密计算的声之焰火
——从皮埃尔·布列兹的《无主之槌》说开去
44.莱希式律动,让拍子自己歌唱
45.眼盲心亮
——记越南吉他演奏家京欣
46.雀衔枝泥为补巢
47.不迎合,不固执,不放弃
——我读坂本龙一的《音乐使人自由》
48.“这就是我的生活”
——独立唱片厂牌ECM创立者埃希尔先生如是说
49.林间隐者自垂范
——小记爵士乐手米克·戈德里克
50.不识谱的“德彪西”
——纪念已逝爵士钢琴大师埃罗尔·加纳诞辰九十周年
51.永难低估的小巨人之心
——爵士钢琴家佩特鲁西阿尼专辑《一百颗心》
52.挣扎的舞蹈者
——凯斯·杰瑞特1984年的东京独奏会
53.细腻如水的大个子
——记爵士乐贝斯手朗恩·卡特
54.一人披肝沥胆,群雄扯帆远航
——说说匈牙利小提琴学派的今昔
55.谈谈小提琴教育大师奥尔的几位弟子
56.论两位我们并不熟悉的伊萨伊的同代人
——曼努埃尔·基罗加和马修·克里克布姆
57.从大师回到一个“人”
——我读梅纽因和瑜伽的故事
展开全部

节选

《隔水作揖:回忆与观望音乐大师们的今昔》:  音乐人内雅德利(后来在文化部担任要职)和奥斯特齐尔的亲密关系也曾是批评家的话题之一,因为内雅德利曾是捷克共产党的强力支持者。20世纪20年代之后,捷克的政府一直由右翼分子(社会民主党)把控,虽说国内的经济在那段时间比较繁荣,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人士受到了右翼与资产阶级旧势力的联合遏制,多次罢工皆以失败告终。音乐方面,斯美塔纳、德沃夏克和菲比希等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占据了主流,而既大力弘扬斯美塔纳、又亲手提携了不少现代派作曲家的内雅德利一直处在了矛盾与纠结中。  奥斯特齐尔的坚定信念在于:现代派音乐的普及是非常必要的,捷克音乐不应过度停留在追忆斯美塔纳的阶段,这种信念为他在布拉格赢得了许多年轻学生的支持,因为当时大环境不利于现代音乐的发展,他的努力因此被戴上了一顶"英雄"的光环。  对于不熟悉奥斯特齐尔的,或者对近现代歌剧作品有所抗拒的爱乐者而言,笔者推荐他几部交响体裁的作品。1928年7月1日,奥斯特齐尔完成了编号为Op.24的大型交响作品《受难变奏曲》,其中作曲家试图用"多线程"展现耶稣受难时的情形,结合了器乐与基督教朝圣者在复活节时的咏唱,与马勒的晚期风格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另外一张唱片(捷克Supraphon公司出品、Jiri Belohlavek指挥布拉格交响乐团)收录了他的《A大调交响曲》和《小交响曲》(Sinfonietta),在奥斯特齐尔为数不多的唱片中弥足珍贵。《A大调交响曲》是一部早期作品,写于1905年,但是架构之宏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年轻人的普通水平,这种在表面上晴朗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其实遮盖了许多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从细节上讲,许多门德尔松式的精巧乐思在流动着的音场中一一涌现,尤其是第三乐章开头处管弦乐器牧歌式的咏唱着实感人。《小交响曲》写于1921年,长度一般超过三十七分钟,是一部内涵更为压抑的杰作。它基本的音乐语汇仍然属于晚期浪漫主义,但是你不断能在乐曲中听到诡异的主题时隐时现,来势汹汹的黑暗几乎能将你包裹住,有些人甚至会称它为:"让人毛骨悚然的痛苦音乐。"终究,《小交响曲》的后半部分走向了积极与乐观,然而平心而论,那是一种付出过多么惨痛代价的乐观!人们忘不了,在第二乐章柔版和第四乐章行板两个较慢的乐章中,那种深邃的幽冷简直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任何聆听者在收获了末乐章稍纵即逝的喜悦之后,仍然会对这部作品作出比马勒晚期交响曲更加哀婉的评价,或者说,听了这个之后,你一定会为奥斯特齐尔为什么没有获得苏克或者诺瓦克一般的崇高地位而惋惜。奥斯特齐尔,这位主要作品处于歌剧领域的作曲家,实在是在外表枝繁叶茂的同时,将内心的伤痛深深地埋到了不为人知的根茎底部,借交响曲这一体裁我们得以目睹一二。  1935年,奥斯特齐尔在他事业的*顶峰却与世长辞,然而他的成就至今被捷克人,特别是那些支持共产主义的左派捷克人引以为豪。人们记住了他写给同行福尔斯特(Josef Bohuslav Foerster)信  ……

作者简介

  詹湛,1985年生,上海人。  唱片客,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翻译、校译多本德语小说及儿童绘本,兼为数家杂志、报纸撰写音乐评论,时而涉及美术及摄影领域,担任过《上海演艺》杂志编辑。  学习的并不是音乐专业,而撰写音乐评论的事,全然缘自多年前许多个巧合的重合。记得福柯谈到当代音乐时曾说,它偏离了正轨,因为其复杂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接近的地步——是不是因为技巧的发展,倒使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另一方面,音乐对技术的进步之高度敏感,所产生的依赖性比其他艺术门类又要大得多。多尴尬。  所以我念想中的音乐评论,似乎应该是一座起到穿线缝衣作用的“桥”,而不是在无数堵已经有的“墙”之外再加上一堵“墙”,此小小志向与诸君共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