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新进展-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研究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新进展-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研究报告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633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300263380 ; 978-7-300-26338-0

本书特色

李立国、崔盛、吴秋翔等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新进展: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研究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篇“政策背景与制度变迁”。这一篇系统性阐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招生政策的梳理与多国政策的比较,诠释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成因与目的,构建当前我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倾斜性招生体系;第二篇“招生政策与实施成效”。本书基于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行政数据,对实施地域、覆盖对象等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从宏观层面给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成效的基本现状,反映其在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中的作用;第三篇“专项计划学生成长与发展”。为更好地评价专项计划的实施成效,本书从微观视角探讨专项计划学生在大学的成长与发展情况,以他们的切身经历与真实变化来呈现专项计划的真正价值与长远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篇“政策背景与制度变迁”。这一篇系统性阐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招生政策的梳理与多国政策的比较,诠释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成因与目的,构建当前我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倾斜性招生体系;第二篇“招生政策与实施成效”。本书基于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行政数据,对实施地域、覆盖对象等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从宏观层面给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成效的基本现状,反映其在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中的作用;第三篇“专项计划学生成长与发展”。为更好地评价专项计划的实施成效,本书从微观视角探讨专项计划学生在大学的成长与发展情况,以他们的切身经历与真实变化来呈现专项计划的真正价值与长远作用。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现实意义
四、内容框架
**篇 政策背景与制度变迁
**章 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区域公平
二、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公平
三、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公平与性别公平
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评价手段
五、小结
第二章 国外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变迁与发展
一、美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发展历程
二、英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发展历程
三、印度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主要政策
四、巴西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主要政策
五、小结
第三章 公平视角下中国高考招生的政策变迁
一、向工农开门的“优先录取”政策(1949—1976)
二、“择优录取”影响下的政策变迁(1977—1998)
三、高校扩招中入学机会差距的增大(1999—2011)
四、新时代倾斜性招生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012—至今)
五、小结
第二篇 招生政策与实施成效
第四章 国家专项计划的政策变迁与实施成效
一、政策梳理
二、实施主体与招生计划分析
三、招生过程
四、小结
第五章 高校专项计划的政策变迁
一、政策梳理
二、实施主体
三、招生过程
四、小结
第六章 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成效
一、报名与录取人数的结构性差异
二、各省高校录取结果的结构性差异
三、各省高校录取率的区域差异
四、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五、小结
第七章 专项计划政策干预对农村学生选择重点大学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三、政策干预影响分析
四、小结
第三篇 专项计划学生成长与发展
第八章 “国家与高校专项计划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调查”概述
一、背景与范式
二、调查理论框架
三、问卷内容设计
四、样本分布概况
第九章 专项计划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基本信息
二、招生及入学阶段
三、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四、大学经济生活
五、小结
第十章 专项计划学生的大学表现与发展
一、大学学习情况
二、大学综合表现
三、就业发展及意向
四、大学满意度
五、小结
第十一章 专项计划学生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
一、相关研究
二、数据描述
三、专项计划学生入学及学业表现分析
四、小结
总结、建议与反思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问题
三、政策建议
四、研究不足
五、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国家与高校专项计划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除了增加教育机会外,另一可行的措施就是采取专项招生计划,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进行合理的招生倾斜,弥补他们在长期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情况下的成长劣势,促使重点大学更多地向着农村和贫困地区子女开放,在预防教育机会分化的同时,缓解教育改革对他们可能存在的机会损害,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入学机会差距,保障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7年来,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年均增长在10%左右,国家专项计划由*初的1万人增加到6.3万人,2017年专项招收10万名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较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新进展2016年增加了8 500人,创历史新高。此外,当前我国高考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实施专项招生计划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首要任务。专项招生计划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是对原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的补充,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特殊性,促进了重点高校 人才选拔的多样性,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作者简介

李立国,教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主编。2012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了10多项大型课题,包括国家课题2项,省部课题8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等。 崔盛,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吴秋翔,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曾赴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支教一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