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293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20329378 ; 978-7-5203-2937-8
内容简介
《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古代文论研究,西方文论研究,文化研究,电影研究,文学品读,译文选刊,附录。
目录
论审美人类学构成及跨学科研究趋向
福柯的中国面孔
——主体、理论与知识分子
从古今中西坐标中看“失语症”论争的三派
百年新诗编选的阶段性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变迁
古代文论研究
魏晋南北朝批评缘由与文体兴盛嬗变(下)
论石涛“尊受”说理论构成及艺术认识论意义
从《饮冰室诗话》看梁启超诗学观念的三重维度
承续与超越:叶燮的诗学观念与《红楼梦》的艺术建构
西方文论研究
现代性的拾荒与审美救赎
——齐美尔影响下的本雅明碎片思想解读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内涵新探
符号一结构文艺美学假设
视觉隐喻与空间生产
——视觉文化的思想资源和美学形态
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和谐
——奥尔巴赫论《神曲》
“开放的作品”模式中一个特例
——对布莱希特戏剧独特的“开放性”之探究
存在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以萨特戏剧〈魔鬼与上帝》为例
国内关于“空间形式”问题研究综述及反思
文化研究
文化产业视阈中的科技决定论考察
游戏场景构建与青年文化实践
——以“狼人杀”游戏为个案“
民族认同的”精英主义“叙事及其问题
电影研究
真实记录、细节运用与平民视角
——电视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叙述策略
从影像到认知
——《心花路放》的”骗局“与”踪迹“
浸入式数字体验技术
——视觉奇观还是诗意的现实?
也谈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文学品读
〈酒国》:中国当代美学的文学案例分析
《风姿花传》与”花“论的中日转换
以六如上人咏莼诗为例看日本江户时期汉诗的本土化
——以和歌和汉诗中的莼菜意象比较为中心
《北方的河》中的时间审美化呈现
……
译文选刊
附录
节选
《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 不过,要充分发扬诗歌的现实功用性,还需采取一种更为贴合现实国情的途径,即赓续诗歌原本就有的歌咏传统。对此,梁在《诗话》的第54则、第77则、第78则、第97则、第119则、第120则、第137则、第184则等章节内容中,表达出一个非常明显的导向,那就是强调诗歌的音乐性。梁提出“音乐改良”,并对唱歌一科予以高度评价,一方面来说,是为了发挥诗歌的歌咏性质,如在第77则中指出,“中国乐学,发达尚早……前此凡有韵之文,半皆可以人乐者也。《诗》三百篇,皆为乐章尚也”,从发生学角度来看,诗歌是要吟唱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唐绝句、宋词、元曲等,都呈现出歌咏的形态。但是,对于本朝(即清代)的诗歌现状,梁却尖锐地批评道:“音律之学,士夫无复过问,而先王乐教,乃全委身诸教坊优伎之手矣。”在梁看来,这种诗、乐的分离,一方面失掉了诗歌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使得诗歌无法对国民教育产生影响,职是之故,梁诘难道:“若中国之词章家,则于国民岂有丝毫之影响耶?”没有现实作用的词章家,不过只是“社会之虱矣”。正因为诗歌失去了“歌诗之旨”,所以才招致了无补世运的弊端。可以说,梁在这里不仅对诗歌的衍生发展作了追溯,同时也对现实的诗歌状况提出了批评,更为重要的是,梁还提出了一种救弊之道。在梁启超看来,诗歌革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音乐进行改良,“调和之以渊懿之风格,微妙之辞藻”,谱写出一些适用于今日时代,适用于今日之国民教育的军歌和校歌,接续歌诗的古老传统,进一步发挥诗歌的教育作用。据此,梁还以报刊《江苏》上的音乐改良为例,认为如《练兵》之歌:“操场十里闹盈盈,铜鼓喇叭一片声,龙旗飞动当中一座演武厅,小炮连声乓乓乓乓乓,大炮连声轰轰轰轰轰;横刀跃马绕场性战盔战甲色鲜明,骑兵炮兵工兵步兵辎重兵,齐齐整整来昕将军令,军令严明预备临‘大阵”等,乃是“中国文学复兴之先河也”。 关于如何对诗歌音乐进行改良,使其充分发挥出对于国民改造的现实意义,梁启超从两个方面作了针对性的说明。**,从内容上来说,中国目前面临“国权堕落”“道德堕落”的现实问题,要发挥诗歌改造国民品质的价值,就应该正视国衰民弱的社会现实,在诗歌内容中输入国家思想、权利观念以及尚武精神,发扬国民的蹈厉之气,“以道相规,以学相厉”,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举例言之,梁启超在《诗话》第54则中,提到黄遵宪的《出军歌》,认为军歌与“国运升沉相关”。在第119则中,梁提到岳飞的《满江红》、康有为的《演孔歌》以及他本人创作的《爱国歌》四章,另在第120则中,梁还以自创的《黄帝》四章为例,认为这些发挥传统爱国精神以及尚武精神的创作,对于国民精神的改造有重要的意义。第二,从形式上来说,梁强调要输入“渊懿之风格,微妙之辞藻”,实际上已经触及诗歌形式的改革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具体的革新,使诗歌形式更适于国民改造的用处,梁在《诗话》120则指出,“盖文太雅则不适,太俗则无味”,——雅与俗的问题,早在1897年梁就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有所论及,他指出,“学者以觉天下为任”,所以应创作“觉世之文”而非“传世之文”。在梁看来,“觉世之文,则辞达而已矣。当以条理备至,词笔锐达为上,不必求工也。”①尽管这里论的是文,而非诗,但其基本的价值立场却是相贯通的。同样,关于诗歌的雅、俗问题,梁在《诗话》第184则中亦有具体讨论,他指出要发挥诗歌之用,“雅乐与俗乐,二者亦不可偏废”。中国的底层社会正是由一些俗乐在发挥着“转移风化”的影响,俗乐是与下层民众贴得*为紧密的诗歌形式。梁这种强调上层士夫与俗乐结合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新的适应时代的诗歌理念,体现出一种明显的价值论色彩。与此同时,梁还在诗歌实践策略上提出建议:一方面可以“参酌吾国雅、剧、俚三者而调和取裁之”,另一方面可借鉴日本改良唱歌的成功经验,尽可能地用浅显的文字来发挥诗歌的深意。正如在《诗话》第97则中曾志忞所言及的,“与其文也宁俗,与其曲也宁直,与其填砌也宁自然,与其高古也宁流利。”只有如此,才可能真正发挥出诗歌的教益作用。 ……
作者简介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所副所长,世界美学学会秘书长。,丁国旗,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出版著作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论艺术——承诺与守望》、《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论文百余篇,还有多本译作,如霍耐特的《社会道德秩序取决于认知还是再分配?——变动视野中的社会道德秩序》等。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1.3¥52.0 -
她们
¥19.2¥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5.5¥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0.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1.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0.3¥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山月记
¥19.5¥39.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0.9¥49.8 -
我与地坛
¥15.4¥28.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5.1¥42.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茶,汤和好天气
¥12.3¥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夏日走过山间
¥12.6¥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8.3¥58.0 -
通往天竺之路
¥23.8¥58.0 -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16.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