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模型与接驳设施资源配置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模型与接驳设施资源配置优化

1星价 ¥62.4 (7.9折)
2星价¥62.4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952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144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030595256 ; 978-7-03-059525-6

本书特色

本书从我国城市交通出行实际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的调查方法及行为机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接入接出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进一步基于小汽车通勤者感知不便性建模进行轨道交通接驳设施问题诊断,定量化研究接驳设施资源配置优化作用效果,并分析公共自行车与社区巴士接驳轨道交通两种典型案例。研究成果可为提升轨道交通全过程出行效率,进而合理引导出行行为、吸引小汽车通勤者向公共交通转移提供定量分析方法支撑,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交通资源配置改善具有迫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城市实际出发,针对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多方式组合通勤模式,从微观层面合理设计并开展调查捕捉城市居民"接入-轨道-接出"的通勤全过程。同时,结合各典型组合出行模式特征,在充分考虑接入过程与接出过程关联性基础上,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属性、私人交通工具拥有、交通供给等影响因素对接入和接出方式选择的不同作用,揭示典型多方式组合出行模式的选择机理。此外,为更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为主的多方式组合出行竞争吸引力,针对短距离接驳范围内选择小汽车通勤的出行群体,深入分析轨道交通接驳设施服务水平对于其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影响度评价,从出行者体验角度定量诊断现状轨道交通接驳设施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并对各类接驳设施的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基于效用很优的政策建议。很后从政策应用角度,探究公共自行车+轨道交通、社区巴士+轨道交通接驳模式中的乘客出行意向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成果在确保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改善轨道交通多方式接驳环境出发的资源配置优化方法,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出行两端衔接效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能够与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有力竞争的轨道交通接驳资源配置实例。

目录

目录 CONTENTS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国外研究概况 4 1.2.2 国内研究概况 7 1.2.3 现有研究总结 10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 1.3.1 研究内容 12 1.3.2 技术路线 13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调查与分析 15 2.1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调查 15 2.1.1 抽样样本选取 15 2.1.2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17 2.1.3 调查组织 23 2.2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通勤模式特征 24 2.2.1 数据库构建 24 2.2.2 典型模式特征 28 2.2.3 样本统计特征 32 2.2.4 接入接出关联性 37 2.3 本章小结 41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 43 3.1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理论 43 3.1.1 随机效用理论 43 3.1.2 接入接出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框架 48 3.2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拟合过程 52 3.2.1 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53 3.2.2 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拟合过程 54 3.3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结果分析 55 3.3.1 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拟合 55 3.3.2 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估计 56 3.3.3 接入过程方式选择行为分析 58 3.3.4 考虑接入约束的接出过程方式选择行为分析 63 3.3.5 模型误差结构分析 67 3.4 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效用模型预测效果 68 3.4.1 接入与接出过程方式选择预测与对比 68 3.4.2 典型多方式组合模式方式分担率预测 70 3.5 本章小结 71 第4章 基于小汽车通勤者感知的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优化 72 4.1 小汽车通勤者感知轨道接驳设施不便性的调查分析 72 4.1.1 短距离接驳范围内小汽车通勤者出行行为调查设计 73 4.1.2 短距离接驳范围内小汽车通勤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77 4.2 小汽车通勤者感知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不便性的Rasch模型 81 4.2.1 项目反应理论(IRT) 81 4.2.2 Rasch模型简介 82 4.3 小汽车通勤者对轨道接驳设施不便性的感知模型与资源配置优化 86 4.3.1 模型标定拟合度检验 86 4.3.2 模型估计结果 87 4.3.3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资源配置诊断与优化 94 4.4 本章小结 99 第5章 公共自行车与社区巴士接驳轨道交通案例 101 5.1 公共自行车+轨道交通 101 5.1.1 “公共自行车+轨道交通”出行调查与分析 102 5.1.2 “公共自行车+轨道交通”出行行为模型 109 5.2 社区巴士+轨道交通 110 5.2.1 “社区巴士+轨道交通”出行调查与分析 113 5.2.2 小汽车通勤者向“社区巴士+轨道交通”方式转移模型 117 5.3 本章小结 122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23 6.1 主要结论 123 6.2 研究展望 125 参考文献 127 索引 13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敏,东南大学教授、博土生导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学术兼职包括: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科委副秘书长、江苏省综合交通专委会副秘书长、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数据分析与管理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青年专家、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青年专家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需求分析与行为建模、多方式出行信息服务与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研究课题15项,负责和参与30多项地方政府交通咨询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交通规划”国家精品课程主讲人之一,指导学生获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等10多项省部级科技和行业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