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建构与话语反思:新都市电影符号的文化与美学解码

主体建构与话语反思:新都市电影符号的文化与美学解码

1星价 ¥37.4 (7.8折)
2星价¥37.4 定价¥4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842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9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308184212 ; 978-7-308-18421-2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城市电影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一番观照,对其生产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析,力图为解读新都市电影提供一个整体性视野和立体的维度与框架,进而对城市电影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书中认为,当代城市电影的文化功能不是国家主体或其他主体单方面赋予的功能,而是电影生产中的诸多主体共同具有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生产机能,它以整合优化、合理配置与共赢共生为机制,以文化资本的发掘、转化与再生为内核,以主体的生存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为理想目标。本书在整体观照当代优选电影生产生态与中国电影生产生态,把握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内部逻辑、历史特征与生产机制的基础上,力图对新都市电影概貌、文化及美学特征进行客观辨析。在文化特征方面,本书探讨了新都市电影影像符号话语如何深深嵌入都市社会结构与审美文化符码体系之中,遵循都市文化生产逻辑与机制,阐明了资本流动与工业化生产对其影像符号及美学产生的具大操控力量,而优选化和跨国资本生产背景下的想象共同体、地缘意象和媒介景观也成为其背后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书中也指出了其如何通过营构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打造一种成功的经验模式,生产出一种既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又符合都市文化消费诉求的文化产品,为主体提供了一个暂时的精神栖息之地。

目录

引言 **章 城市中的电影 **节 城市文化生产与城市电影的文化功能 一、城市文化生产 二、城市电影的文化功能 第二节 城市电影建构主体的机制与路径 一、城市电影建构主体的机制 二、城市电影符号话语及其建构主体的路径 第三节 对研究现状与批评方法的反思 一、西方城市电影研究的启示 二、对我国城市电影研究现状的整体性观照及反思 第二章 新都市电影的概况及研究视点 **节 中国都市电影的发展源流 一、早期城市电影的回溯 二、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电影 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都市电影 第二节 新都市电影的整体概貌及文化与美学基本特征 一、新都市电影的概貌 二、新都市电影的文化特征及价值 三、都市电影的审美文化脉络与新都市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新都市电影的研究视点 一、新都市电影的文化研究视点 二、新都市电影的美学研究视点 三、新都市电影对主体的建构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章 新都市电影符号的美学特征与主体建构 **节 都市审美文化与影像符号的美学特征 一、都市审美文化及其影像表征 二、都市“物象”与“物语 三、新都市电影的影像风格解析 第二节 对新都市电影符号审美功能的思考与展望 一、“虚空”与“脱逸”:当代都市电影与主体的审美生存图景 二、大众审美趣味变迁及其合理建构 第四章 对新都市电影符号话语功能的思考与展望 **节 新都市电影符号的话语功能探析 一、都市文化资源发掘与都市形象塑造 二、都市精神建构与社会生态审美治理 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思考与展望 第二节 对新都市电影符号话语建构的思考 一、新都市电影符号话语的“真实性”问题辨析 二、新都市电影符号的话语表意机制及特征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视域中的都市电影符号 话语建构问题探究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宋眉,生于1978年,获得文学硕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复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理论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和文化产业,涉及艺术理论、电影学、美术学、设计学、文化社会学、传播学、生态学、文化产业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擅长书画创作。曾主持浙江省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以及省社科联、文化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与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其他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设计概论》《影视编导教程》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