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128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302512837 ; 978-7-302-51283-7

本书特色

《经济法(第2版)》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学校非法律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原则,依据相关理论和我国*新颁布的主要经济法律法规编写而成。 《经济法(第2版)》共十六章,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收法律制度、商标法、专利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劳动法律制度以及经济仲裁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全书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编排及内容新颖,注重案例教学及背景知识的扩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经济法(第2版)》适合高等院校本科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以及在职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下载课件、获取课件密码、各种资源包以及人工客服,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服务号qhdxcbs_js,一站式帮您解决各种图书问题。

内容简介

《经济法(第2版)》是为适应我国高等学校非法律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原则,依据相关理论和我国新颁布的主要经济法律法规编写而成。 《经济法(第2版)》共十六章,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收法律制度、商标法、专利法、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劳动法律制度以及经济仲裁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全书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编排及内容新颖,注重案例教学及背景知识的扩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经济法(第2版)》适合高等院校本科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以及在职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 **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1 **节 经济法概述 2 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2 二、经济法的概念 9 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特征 10 四、经济法的渊源 11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12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12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13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 和终止 17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17 一、物权 18 二、债权 27 第四节 代理与时效 31 一、代理 31 二、时效 33 第五节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35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 35 二、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36 本章小结 37 复习思考题 37 案例分析 38 第二章 企业法 39 **节 企业法概述 40 一、企业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40 二、企业法的概念及我国企业法的 构成 41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41 一、个人独资企业概述 41 二、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42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 42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义务 43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43 六、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 管理 44 七、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45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 46 一、合伙企业法概述 46 二、普通合伙企业 47 三、有限合伙企业 51 四、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54 五、违反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55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 56 一、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56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57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60 四、外资企业法 63 本章小结 65 复习思考题 65 案例分析 65 第三章 公司法 67 **节 公司法概述 68 一、公司的概念和种类 68 二、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73 三、公司的设立登记 74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 76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76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78 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81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82 五、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83 六、国有独资公司 83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 84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84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87 第四节 公司股份与债券的发行和转让 90 一、股份与股份发行 90 二、股份转让 91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与转让 92 四、上市公司 94 第五节 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制度 95 一、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概念 95 二、财务会计在公司中的作用 95 三、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95 四、利润分配 96 第六节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解散 与清算 97 一、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97 二、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98 第七节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99 一、发起人(股东)的法律责任 100 二、公司的法律责任 100 三、清算组的法律责任 101 四、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 机构的法律责任 101 五、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法律 责任 101 六、其他违反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101 本章小结 102 复习思考题 102 案例分析 102 第四章 企业破产法 104 **节 企业破产法概述 105 一、破产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105 二、破产法的含义及其适用 105 三、破产案件的管辖 106 第二节 破产申请与受理 106 一、破产原因 106 二、破产申请 106 三、破产案件的受理 107 四、债权申报 108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与管理人 108 一、债务人财产及相关权利 109 二、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 110 三、管理人 110 第四节 债权人会议与和解、重整 111 一、债权人会议 111 二、和解 112 三、重整 114 第五节 破产宣告和破产终结 116 一、破产宣告 116 二、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 116 三、破产程序的终结 117 本章小结 118 复习思考题 118 案例分析 118 第五章 合同法 120 **节 合同法概述 121 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21 二、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 122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22 四、合同的分类 124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125 一、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125 二、合同订立的程序 126 三、缔约过失责任 129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130 一、合同的生效 130 二、效力待定的合同 131 三、无效合同、可撤销或可变更的 合同及其法律后果 132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133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 133 二、合同履行的规则 134 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35 四、代位权与撤销权 136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136 一、保证 137 二、抵押 139 三、质押 141 四、留置 143 五、定金 144 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144 一、合同的变更 145 二、合同的转让 145 三、合同的终止 147 第七节 违约责任 149 一、违约责任概述 149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150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 151 本章小结 152 复习思考题 152 案例分析 153 第六章 竞争法 154 **节 竞争法概述 155 一、竞争法的概念 155 二、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155 三、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156 四、我国竞争法的立法概况 157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158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和特征 158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及其构成 158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类型 及其法律责任 158 第三节 反垄断法 162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及其立法目的 162 二、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162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64 四、经营者集中 167 五、行政垄断 169 六、反垄断执法机构 170 本章小结 170 复习思考题 170 案例分析 171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172 **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172 一、产品及产品质量 173 二、产品质量法及其适用范围 174 三、产品质量责任和产品责任 174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监督 175 一、产品质量监督体制 175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175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和义务 176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和义务 177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和义务 177 第四节 产品损害赔偿责任 178 一、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 178 二、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 原则 178 三、损害赔偿范围及责任形式 178 第五节 产品质量行政责任和刑事 责任 179 一、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 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79 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180 本章小结 181 复习思考题 181 案例分析 181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82 **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183 一、消费者的概念 183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83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 与基本原则 184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184 一、消费者权利的含义 184 二、消费者的主要权利 184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186 一、经营者的含义 186 二、经营者的主要义务 186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87 一、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88 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88 三、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189 四、法律责任的确定 190 本章小结 191 复习思考题 191 案例分析 192 第九章 税收法律制度 193 **节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193 一、税收的一般理论 194 二、税法概述 194 第二节 流转税法律制度 196 一、增值税法律制度 197 二、消费税法律制度 198 三、关税法律制度 199 第三节 所得税法律制度 200 一、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200 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201 第四节 财产、行为、资源税法律制度 203 一、财产税法律制度 203 二、行为税法律制度 205 三、资源税法律制度 207 第五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 208 一、税收征管法的法律适用 209 二、税务管理 209 三、税款征收 211 本章小结 212 复习思考题 213 案例分析 213 第十章 商标法 214 **节 商标及商标法概述 215 一、商标与注册商标 215 二、商标的种类 216 三、商标法概述 217 四、商标管理 218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批 219 一、商标注册的申请 219 二、商标注册的审批程序 221 三、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222 第三节 商标权及其法律保护 222 一、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权利 和义务 223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223 三、驰名商标及其保护 225 四、商标权的国际保护 226 本章小结 227 复习思考题 228 案例分析 228 第十一章 专利法 229 **节 专利法概述 230 一、专利和专利法的概念 230 二、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230 第二节 专利权 231 一、专利权及其特征 231 二、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231 三、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234 第三节 专利的申请和审批 235 一、专利的申请 235 二、我国专利申请的审查 238 第四节 专利权的保护 239 一、专利权的期限、终止与无效 宣告 239 二、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240 三、专利权的保护 241 四、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244 本章小结 245 复习思考题 245 案例分析 245 第十二章 银行法 247 **节 银行及银行法概述 248 一、金融机构及其分类 248 二、银行及其功能 248 三、银行法及其调整对象 249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 249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法律 地位 249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251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工具 251 四、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禁止性 规定 253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权 253 第三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54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概述 254 二、银行业监管的法律规定 255 第四节 商业银行法 258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 258 二、商业银行法概述 258 三、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 260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规则 261 五、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263 六、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263 本章小结 265 复习思考题 265 案例分析 265 第十三章 证券法 266 **节 证券法概述 267 一、证券法的概念与特征 267 二、证券法的调整范围 268 三、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269 四、证券市场 269 第二节 证券发行与承销 270 一、证券发行 270 二、证券承销 272 第三节 证券交易及其信息公开 273 一、证券交易的概念 273 二、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 273 三、证券上市交易的条件 274 四、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276 五、上市公司信息公开 278 第四节 上市公司收购 280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与种类 280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一般规则 281 三、上市公司收购程序 282 第五节 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服务机构 283 一、证券交易所 283 二、证券公司 284 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285 四、其他证券交易服务机构 285 本章小结 286 复习思考题 286 案例分析 287 第十四章 票据法 288 **节 票据及票据法 289 一、票据的含义 289 二、票据的特征 289 三、票据的分类 290 四、票据的功能 291 五、票据法概述 291 第二节 票据行为 292 一、票据行为概述 292 二、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 293 第三节 票据当事人的权利 295 一、票据权利 295 二、利益偿还请求权 296 三、票据抗辩权 297 第四节 票据的瑕疵、票据丧失 及补救 298 一、票据的瑕疵 298 二、票据的丧失及补救 300 第五节 汇票 301 一、汇票的概念和特征 302 二、汇票的种类 302 三、汇票的出票 303 四、汇票的背书 303 第六节 本票与支票 304 一、本票 304 二、支票 305 本章小结 307 复习思考题 307 案例分析 307 第十五章 劳动法律制度 308 **节 劳动法概述 309 一、劳动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 309 二、我国的劳动立法及其适用 范围 310 三、劳动法律关系 310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311 第二节 促进劳动就业 312 一、劳动就业概述 312 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313 三、劳动就业服务 314 第三节 劳动合同制度 317 一、劳动合同概述 317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318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319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319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 320 六、劳动合同的终止 323 第四节 工时制度和工资制度 323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23 二、工资制度 324 第五节 违反劳动法律的法律责任 325 一、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325 二、违反《就业促进法》的法律 责任 326 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 责任 326 本章小结 328 复习思考题 328 案例分析 328 第十六章 经济仲裁和诉讼法律制度 330 **节 经济仲裁法律制度 331 一、经济仲裁概述 331 二、仲裁机构和仲裁委员会 332 三、仲裁协议 333 四、仲裁程序 334 五、涉外经济仲裁 336 第二节 经济诉讼法律制度 337 一、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 337 二、经济纠纷审理机构受案范围 及案件管辖 338 三、审判组织和诉讼参加人 340 四、经济纠纷案件审理的具体程序 规则 341 本章小结 344 复习思考题 345 案例分析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46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企 业 法  本章导读:  企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活动组织,也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主体。如果一个人找到较好的盈利项目,往往都是通过创办企业来实现的。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原始形式就是家庭作坊,但家庭作坊并不是企业,因而一般无须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商品经济的*初发展以及其市场的需求情况仅仅有家庭作坊就能满足人们交易的愿望。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交易愿望的多样化、交易目的的财富化以及交易的频繁化,使家庭作坊不再适应人们交易及创造财富的需要,于是企业就出现了。*初的企业由于脱胎于家庭作坊,所以具有浓厚的家族特点,但其社会性不断增强,对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组织形式单一是早期企业的重要特点,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限制,投资规模一般较小,个人或家庭就有能力承担,所以早期企业多是以个人独资的形式存在。后来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扩大,经常出现个人投资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多人共同出资的企业形式就出现了,这就是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历史上两种*古老的企业形式,直到今天这两种企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其原因之一就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极为简单,手续也很简便,且能适应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如难以大规模集资、难以做大;其出资人对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债务须承担无限责任,这一缺陷使得出资人一旦经营失败,将背上沉重的债务,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及人生目标的实现。  企业法的出现比企业要晚很多,虽然早在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法就有关于合伙以及法人的规定,但真正的企业立法一直到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才开始出现。我国的企业立法出现得更晚,始于清朝政府的“新政”时期,即19世纪末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79年以前我国总共制定了近170件企业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有大量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立法。  在本章,我们将重点介绍我国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希望对读者了解我国相关企业法的规定,并对创业、经营活动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及其权利义务、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管理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清算,合伙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及合伙事务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及合伙事务的管理、合伙企业的入伙与退伙、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设立、事务管理及解散、清算等。通过学习,读者要了解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着重理解各类企业的概念、特征及其立法的意义;掌握各类企业的设立及其事务的管理。  关键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Individual Sole-source Investment Enterprise)  个人独资企业法(Individual Sole Ownership Law of Enterprise)  投资人(Investor)  设立(Establishment)  变更(Change)  解散(Dismisses)  清算(Liquidation)  合伙企业(Partnership Enterprise)  合伙企业法(The Law of Partnership Enterprise)  合伙企业的财产(Partnership Enterprise’s Property)  入伙(Joins a Group)  退伙(Withdraws From a Group)  无限连带责任(Infinit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中外合资企业(Enterprise With Chines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中外合作企业(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外资企业(Enterprise Owned by Foreign Capitalists)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