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述怀

包邮七十述怀

¥32.8 (4.2折) ?
1星价 ¥46.8
2星价¥46.8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5491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16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07549188 ; 978-7-5075-4918-8

本书特色

《七十述怀》是米哈依尔·努埃曼的自传,完成于1959年。全书按他自己生活和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分写成三册。**阶段:启蒙时期,1902—1910年。时间从巴勒斯坦上俄国传教士小学到学完乌克兰的教会中学。这个时期,他吸收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了解当时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第二阶段:战斗实践时期,1911—1932年。时间从1911年毕业回家,1912年赴美学习,1918年应征入伍,1920年同纪伯伦成立笔会到1932年纪伯伦逝世。第三阶段:潜心著作时期,1933—1959年。这个时期他回国定居,著书立说,将过往的经历升华为对社会的分析,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哲理性的揭示。

内容简介

  我并非历史学家或学者,只是亲身经历过某些变动、潮流以及孕育它们的事件。我只想弄清其中暧昧的含义,它们对人类近期和未来的影响。我只想知道,这是时代的开始还是结束,或者只是一次垂死的痛苦的搏动。我看人,并不着眼他的建设、破坏、发明、创造、生产、消费。我主要注意上述一切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他实现其存在的目的。这一目的远远超过了他现在对美,对知识、自由和永生的渴求。  我将自己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从童年到结束俄国的学习生活;在美国;返回故土到今天。  现在大门已经敞开,让我们倒退七十年看看吧 —— 如果时间真有先后的话。

目录

黎巴嫩的敬意

**部(1902—1910)
第二部(1911—19329)
第三部(1932—1959
展开全部

节选

  童年记旧  任何人都难以准确无误地确定记忆中的事物,特别是对童年的初次回忆和当时的年龄。下面,我将不按时间顺序,告诉读者,我童年时代的某些记忆。  我尚能忆起母亲把我扛在肩头上教堂的情景。多大的孩子还要扛在肩上,记不清了。只是那摇曳的烛光、袅袅香烟和教士们金银浮花织锦的披风引起的阵阵喜悦仿佛还在心头碰撞。我也记得听了一个信士的祈祷和看到他那肥硕的秃脑袋给我带来的不悦。再就是祈祷者和圣坛之间的那堵圣墙上挂着的一幅色彩灰暗的肖像画。他一脸大胡子,眉头紧锁,哀伤的眼神既不见慈悲,也没有怜悯。长大后,才知道这幅画竟是希腊或俄国修道院中的一个修士笔下的耶稣像!  一天黄昏,知道两个哥哥要上教堂,便求他们把我带上。他们知道我走不了那条崎岖的山道,一口拒绝了。我执意跟在后面,没多远,真走不动了,无奈,趴在地上大哭大闹,手脚抠着泥土,泪水哗哗地流着,*后,嗓子都哭哑了,别提当时怎么生自己的气了。这么小的个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大哥见我怪可怜的,俯身安慰我,劝我回家。我一听,脾气更大了,哭得更响。大哥心生一计,许诺道,如果听话,他就会带一个教堂的铃铛给我。这许诺像魔术一样愈合了我那被愤怒撕碎了的心。我马上回家,怀着翌日清晨在枕边拿到铃铛的希冀,甜蜜地入睡了……  ……

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努埃曼,黎巴嫩旅美派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1906 年在俄国乌克兰神学院学习;1911 年去美国攻读神学、法律和文学;1926 年与纪伯伦等人组建“ 笔会”;1932 年4月回国定居。其作品涉及中短篇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评论和译著,1970 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全集。晚年获黎巴嫩文学*高奖励 ——“黎巴嫩杉树勋章”。  王复,译审。原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阿文版主编。主要译著有《悬诗》《字符与色彩》《犹太通史》等。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外宣翻译和定稿工作。2011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现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聘为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专家。  陆孝修,译审。中国译协理事、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前副会长)。2013 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参加《阿拉伯语汉语词典》《阿拉伯语汉语大词典》《中外影视名作词典》等语言、影视工具书的编撰。著作有《阿拉伯电影史话》《论〈古兰*〉文学》《阿拉伯抒情古诗》《阿拉伯电影史》等。译作有《土地》《宰赫拉的故事》《阿拉伯文学简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