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5507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44755078 ; 978-7-5447-5507-8

本书特色

  如果有一种理论可能会颠覆你的世界观,且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有多位世界*级科学家前仆后继的研究为基础,这样的理论绝对值得你静下心来了解一番。《量子理论》作者曾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后开启第二职业生涯,成为一名牧师。在这本书中,他以深厚功力,在一百页左右的篇幅中,带领我们去领略量子世界的不可思议。这里有薛定谔的猫、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有科学研究中如热带日出般突然显现的曙光、1927年星光灿烂的索尔维会议、让奥卡姆的威廉死不瞑目的多世界设想……

内容简介

  在物理学领域,量子理论是自牛顿以来*具革命性的发现。《量子理论》以简明的、非数学式的语言,剖析了一些奇异古怪又激动人心的观念,正是这些观念,使亚原子世界与我们的日常世界如此迥异。约翰?波尔金霍恩清晰而透彻地探讨了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波粒二象性以及悬而未决的测量问题等,为量子理论这一物理学史上*伟大的发现、20世纪*杰出的智力成就之一揭开面纱。

目录

致谢
前言
1经典物理的缺陷
2曙光显现
3日益加深的困惑
4进一步发展
5相聚
6教训与价值
术语表
数学附录
索引
英文原文

展开全部

节选

前言 20 世纪20 年代中期,人类发现了现代量子理论。该理论带来了自艾萨克?牛顿时代以来人类认识物理世界本质的*重大变革。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具有清晰、确定过程的地方,在亚原子基础上,其行为是模糊的、断断续续的。与这个革命性变化相比,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伟大发现,似乎仅仅是对经典物理的有趣改变。事实上,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现现代量子力学是如此不符合他的形而上学旨趣,以至于他直到临终时都在执拗地反对量子力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量子理论是20世纪*杰出的智力成果之一,而且它的发现对我们理解物理过程来说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正因为如此,享受量子理论不应该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独有的乐趣。虽然完整地描述这个理论需要使用它的自然语言—数学,但是,对于准备花一些精力来读完一个卓越发现的普通读者来说,它的许多基本概念还是可以被理解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考虑的就是这样的读者。本书正文不包含任何数学方程。在后面的简短附录中,我总结了一些简单的数学见解,它们可以给那些有能力消化更多知识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的启示。(该附录的相关条目在正文中以粗体形式交叉指引。) 在*初发现之后超过75 年的应用过程中,量子理论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目前人们自信且成功地将它应用于夸克和胶子(当代原子核物质基本成分的候选物)的讨论中,尽管这些物质*多只有量子先驱者们所关注的原子的亿分之一大。然而,依然存在一个深刻的矛盾。关于这一点,本书开篇引语有一些生动夸张的表述,代表了伟大的第二代量子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看法,但事实显然是,虽然知道怎么得出结论,但我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尚不够充分。接下来我们将看到,重要的解释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终解决它们,不仅需要物理洞察力,还需要形而上学的决断。 年轻时,我有幸在保罗?狄拉克讲授其著名剑桥课程的时期,跟在他身边学习量子理论。狄拉克讲座的素材与他的拓荒之作《量子力学原理》基本一致。《量子力学原理》是20 世纪科学出版物中真正的经典著作。狄拉克不仅是我个人认识的*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纯粹的精神和谦逊的态度(他从没有丝毫强调过自己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巨大贡献)也使他成为一位励志人物和科学圣人。谨以本书纪念他。 第二章 曙光显现 量子理论的第二种表述被称为波动力学是非常恰当的。它的成熟版本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发现的。但是,在稍早一点的时间,波动力学已经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步,由年轻的法国贵族路易斯?德布罗意王子完成(数学附录5)。德布罗意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如果波动的光也可以表现出粒子的性质,人们也许可以相应地预期粒子—比如电子—同样能表现出波动性。通过扩大普朗克公式的应用,德布罗意能够用定量的形式描述这个想法。普朗克已经使能量的粒子性质与频率的波动性质成比例。德布罗意建议,另一个粒子性质—动量(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定义明确且大体上对应于粒子持续运动的能力),应该类似地与另一个波动性质—波长相关,相关比例系数还是普朗克的普适常数。这种等价性提供了一种微型词典,可以把粒子翻译成波,或者将波翻译成粒子。1924 年,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展示了这些想法。巴黎大学当局非常怀疑这类异端观念,但是幸运的是,他们暗地里咨询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认可了这位年轻人的才华,德布罗意也被授予博士学位。在短短几年之内,美国戴维逊和杰默以及英国乔治?汤姆森的实验都能够证明,一束电子与晶体晶格相互作用时存在电子干涉图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确实能够表现出波动行为。路易斯?德布罗意在1929 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汤姆森是约瑟夫?汤姆森的儿子。人们经常说,父亲赢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证实电子是一个粒子,而儿子赢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证实电子是一种波。) 德布罗意提出的想法建立在对自由运动粒子性质的讨论之上。为了实现一个完整的动力学理论,需要做更深入的推广,以便允许在理论中加入相互作用。这是薛定谔成功解决的问题。早在1926 年,他就发表了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方程(数学附录6)。引导他发现方程的方法是通过与光学进行类比。 虽然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光是由波组成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总是用成熟的波动计算技术去获知发生的情况。如果与定义问题的尺寸相比,光的波长较小,就有可能引入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几何光学。几何光学把光视为按直线传播,并按照简单的规则进行反射和折射的射线。今天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棱镜和平面镜系统的计算就是按照相同的方式在进行,计算者根本不需要担心复杂的波动方程。应用在光上的射线光学是比较简单的,类似于在质点力学中画轨迹。如果质点力学仅仅是更基础的波动力学的一个近似,薛定谔认为波动力学可以通过逆向思考来发现,类似于从波动光学导出几何光学。按照这个方法,他发现了薛定谔方程。 在海森堡向物理学界介绍他的矩阵力学理论后仅几个月,薛定谔就发表了他的想法。那时,薛定谔38 岁。这提供了一个杰出的反例,否定了理论物理学家做出真正的原创工作是在25岁之前的断言—这个断言有时是科学家以外的人做出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理论的基本动力学方程。它是偏微分方程中相当简单的一类,也是那时物理学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对这种方程物理学家已经拥有数学求解技术的强大积累。薛定谔方程用起来要比海森堡新奇的矩阵方法容易得多。人们立刻就可以开始工作,将这些想法应用到多种多样的具体物理问题上。对于氢原子光谱,薛定谔自己能够从他的方程推导出巴耳末公式。这个计算显示了玻尔在他对旧量子理论极富创造力的修补当中,距离真相究竟有多近,又有多远。(角动量是重要的,但其重要性并不体现在玻尔提出的方式中。) 很明显,海森堡和薛定谔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然而乍一看,他们提出新思路的方式是如此不同,以至于看不清楚是他们做出了同样的发现、仅是表述不同,还是他们提出的原本就是两个竞争性的提议(见数学附录10的讨论)。重要的澄清工作随后很快出现,其中哥廷根大学的马克斯?玻恩和剑桥大学的保罗?狄拉克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很快就确定有一个基于一般原理之上的理论,其数学描述可以表现为许多等价的形式。这些一般原理*终在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一书中得到明确阐述。该书首次出版于1930 年,是20世纪的一个智慧经典。其**版的序言以看似简单的陈述开始:“在本世纪,理论物理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巨变。”我们现在必须考虑这次巨变带来的物理世界本质的变革。 可以这么说,我学习的量子力学是绝对可靠的。也就是说,我聆听了狄拉克在剑桥讲授的著名的量子理论课程,该课程持续了30年。听众不仅包括像我这样的大四本科生,还经常有资深的拜访者。这些拜访者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一个量子理论的杰出人物口中再听一遍他的课程是种特别的荣幸,虽然他们可能已经非常熟悉课程的大致内容。讲座几乎完全是按照狄拉克那本书的结构进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狄拉克完全没有强调他本人对这些伟大发现所做出的贡献。我已说过,狄拉克属于一类科学圣人,其内心纯净,目标明确。讲座令人如痴如醉,其清晰度和论点的磅礴展开,就如同巴赫赋格曲的发展一样令人舒心且看似必然。讲座没有使用任何形式的修辞手法,但是在讲座开始时,狄拉克允许自己做一些适当的舞台动作。 他拿起一支粉笔,折成两半,一段放在讲台的这一边,一段放在讲台的那一边。然后狄拉克说,从经典的角度看,一个状态是这支粉笔在“这儿”,一个状态是这支粉笔在“那儿”,而且这是仅有的两种可能性。然而,将粉笔换成电子,在量子世界中电子不仅有“这儿”和“那儿”的态,还有一大堆其他的态。这些态是两种可能性的混合体—一点“这儿”态和一点“那儿”态的叠加。量子理论允许态的混合叠加,但是在经典物理中态是彼此排斥的。正是这种有悖常理的几率叠加区分了量子世界和日常经典物理世界(数学附录7)。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个新的可能性被称为叠加原理。

作者简介

  约翰波尔金霍恩英国圣公会牧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8至1979年任剑桥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后任皇后学院院长。因在科学、宗教、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杰出贡献,1997年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著有《量子世界》(1986)、《一位物理学家的信仰》(1994)、《科学与神学》(1998)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