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424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32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45542417 ; 978-7-5455-4241-7

本书特色

1.美国著名史学家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作品让他所在的辛辛那提大学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机构变得名声大振,这样的现实影响力在所有历史作品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2.迈尔斯教授因为这些作品的受欢迎而广受尊敬,去世时辛辛那提大学降半旗为他志哀。 3.迈尔斯教授写作这些作品时,所费精力之大,态度之严谨,功力之扎实,都是常人所远不及的。他对于历史地点的知识,都是通过旅行获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亚马孙的荒野中亲手埋葬了弟弟。他经常去教堂,但他的书秉持进化论的观点,他因此而遭受到不少的辱骂和指责,仍然不为所动。 4.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评价极高,“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饱受赞誉。 5.从东方文明古国,到希腊,到罗马,到中世纪,直到近代,一气呵成;断代史与通史互相参照,互为补充,理想搭配;市面之上,独此版本。 6.内附经典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7.我国的史学大家何炳松、周谷城,甚至文学名家矛盾都受其影响,强烈推荐。 8.以一人之力,博览列国,贯通古今,体例之完善,条理之清晰,都是寻常的历史作品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9.史观明确独到,史料详实,确实是一套值得信赖的史学力作。

内容简介

《世界通史(上下册)》为美国著名历史家迈尔斯教授极负盛名的作品。它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影响巨大,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历史著作。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松、周谷城,甚至文学名家茅盾都颇受其影响。本书的内容从史前人类开始,终于**次世界大战后,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世界通史。全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能感到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是一部真正的具有扎实学识功底的史学大家撰写的通俗历史作品。

目录

世界通史(上册)

**章 总论:史前时代 / 001

**编 东方国家

第二章 人类种族和民族 / 015

第三章 古埃及 / 018

第四章 巴比伦尼亚和亚述 / 027

第五章 希伯来人 / 037

第六章 腓尼基人 / 041

第七章 波斯帝国 / 044

第八章 东方古国 / 048

第二编 希 腊

第九章 土地与人民 / 055

第十章 希腊神话与爱琴文明 / 060

第十一章 信史时代希腊人的遗产 / 066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崛起 / 072

第十三章 殖民时代与僭主时代 / 076

第十四章 希波战争之前的雅典历史 / 082

第十五章 希波战争 / 087

第十六章 雅典帝国 / 093

第十七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与底比斯的霸权 / 098

第十八章 亚历山大大帝 / 106

第十九章 从亚历山大去世到罗马人征服希腊期间的希腊-东方世界 / 111

第二十章 希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 / 115

第二十一章 希腊文学 / 122

第二十二章 希腊哲学与科学 / 128

第二十三章 希腊人的社会生活 / 134

第三编 罗 马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及其早期居民 / 141

第二十五章 罗马的制度及王政时代的罗马 / 145

第二十六章 共和国早期;平民变成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 / 152

第二十七章 意大利的征服与统一 / 157

第二十八章 罗马向半岛外扩张 / 162

第二十九章 共和国的后100年:革命时期 / 170

第三十章 帝国建立和奥古斯都的元首统治 / 185

第三十一章 从提比略到戴克里先即位 / 190

第三十二章 戴克里先与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 / 197

第三十三章 西部罗马帝国后100年 / 203

第三十四章 罗马人的建筑、文学、法律和社会生活 / 211

第四编 中世纪

第三十五章 总论 / 223

第三十六章 蛮族王国 / 227

第三十七章 教会及其制度 / 230

第三十八章 拉丁民族与日耳曼民族的融合 / 239

第三十九章 东部罗马帝国 / 242

第四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 244

第四十一章 查理大帝与西部帝国复兴 / 249

第四十二章 北欧人:维京人的到来 / 253

第四十三章 封建制度与骑士制度 / 256

第四十四章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 / 265

第四十五章 神权与君权 / 269

第四十六章 十字军东征 / 274

第四十七章 神权巅峰及其世俗权力的衰落 / 281

第四十八章 图兰人的征服:蒙古人与奥斯曼人 / 286

第四十九章 城镇的发展 / 290

第五十章 大学与经院学者 / 295

第五十一章 民族国家的发展:国家政府与民族文学的形成 / 299

第五十二章 文艺复兴 / 317


世界通史(下)

第五编 近 代

第五十三章 地理大发现与近代殖民的开始 / 325

第五十四章 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始 / 335

第五十五章 西班牙的崛起;西班牙与天主教的关系 / 347

第五十六章 都铎王朝和英国宗教改革运动(1485—1603) / 355

第五十七章 荷兰独立战争:荷兰共和国的崛起 / 372

第五十八章 法国的胡格诺战争 / 378

第五十九章 三十年战争 / 383

第六十章 君权神授思想和开明君主专制 / 389

第六十一章 路易十四统治下法国的支配地位 / 392

第六十二章 斯图亚特王朝和英国革命 / 399

第六十三章 俄罗斯的崛起与彼得大帝 / 418

第六十四章 普鲁士的崛起与腓特烈大帝 / 424

第六十五章 18世纪的英国 / 430

第六十六章 法国大革命 / 438

第六十七章 执政府与拿破仑帝国 / 462

第六十八章 维也纳会议与梅特涅 / 479

第六十九章 二次复辟后的法国 / 485

第七十章 从滑铁卢战役到**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 / 490

第七十一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 / 500

第七十二章 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 508

第七十三章 从维也纳会议到**次世界大战前的俄罗斯 / 520

第七十四章 新工业主义 / 527

第七十五章 欧洲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扩张 / 530

第七十六章 向世界联邦的进化 / 546

第七十七章 **次世界大战 / 550

参考文献 / 585


展开全部

节选

2.航海探索;海洋恐惧 为了体会当时地理大发现的航海家和探索者的丰功伟绩,我们需要牢记中世纪人们对地球未知区域一直拥有的恐惧。当时人们头脑里惯有的想法就是这些人类从未涉足的地方到处都是各种妖魔鬼怪和能喷火的黑龙并且一直笼罩在浓雾和黑暗之中。而海上布满可怕的漩涡和湍急的洋流,浅水区则是广袤的沼泽之地。当时一个迷信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在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深处,直到航海家真正探索到赤道地区之后才逐渐打破了这样的思想。 3.葡萄牙人的海上探索与“航海者”亨利王子 中世纪末期海上探索发现之旅有着众多的刺激因素,而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找到一条连通欧洲与印度的新的海上贸易之路。通过水路到达印度的首批尝试者是那些沿着非洲大陆西海岸不断探索的水手们。葡萄牙在大西洋海域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海上探索的先驱。整个15世纪期间,葡萄牙水手年复一年慢慢地向神秘的热带海域不断推进,并到达了非洲西海岸地区。而引领这些海上探索之旅的灵魂人物则是有“航海者”之称的亨利王子(1394—1460)。 1442年,葡萄牙航海者来到了几内亚湾,并在这里发现了非洲黑人的家园。这成为非洲奴隶贸易的开端,并注定形成了和美洲相关的几百年的历史。奴隶贸易甚至得到了当时博爱的人士的肯定,原因就是,人们相信这些奴隶在自己主人的调教下会为失去的自由获得补偿。 终在1486年,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holomew Dias)成功抵达非洲大陆的南端,就此通过水路到达印度的构想成为现实,后来这里被命名为“好望角”。但与此同时,非洲大陆能够延伸到如此远的区域的发现也令葡萄牙人感到有些失望。即使能够通过水路达到印度,但其过程却是如此的漫长和危险。这样的看法刺激着人们开始去努力找寻一条到达印度的更为便捷的路线。 4.哥伦布探索向西到达印度的路线的过程中发现新大陆(1492)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出生于热那亚,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就是向西航行到达这个东方地区。当时很多真正的有识之士都已经接受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思想。但是,这些人虽然朦胧地认可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内心里仍然认为地球上可以居住的地方还是平的,而剩余的地方则由广阔的海洋所覆盖。 尽管学者们对地球的形状为球形以及陆地和海洋的表面都是弧形的,都能达成一致的认识,但是对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比例还存在着分歧。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地球表面海洋所占的面积更大。然而,一些人却认为地球表面3/4的地方,甚至更多是由陆地组成,中间只有狭窄的海洋将西海岸的欧洲大陆和东海岸的亚洲大陆分开。哥伦布也赞同第二个观点,并对地球的面积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地球要比实际的面积小很多。因此,他确信向西航行三四千英里就可以到达印度。正是这些错误的想法,支撑着他的梦想并终引导着他发现了新大陆(the New World)。 哥伦布为航行所做的努力在开始时遭受了反复的拒绝和挫折,后终于得到了卡斯蒂利亚王国伊莎贝拉女王的认可;只有三艘小船组成的舰队开启其航程,并终发现或者更应该叫作重新发现了新大陆。 哥伦布带领船队装载着从新大陆带回来的动物、蔬菜和几个当地人——这对欧洲人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种族——返回西班牙,这在各阶层中间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所有人都对哥伦布的航海之旅充满无限的好奇。这样的冒险精神在西班牙苏醒,并促进了随后卡斯蒂利亚王国冒险家们的纷纷效仿,从而书写了西班牙历史上令人震撼的篇章。 哥伦布总共四次航行到达新大陆,但是直到去世,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一个崭新大陆的事实。他一直以为自己发现的只是印度的一部分,直到现在,南北美洲之间的群岛仍被称作“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而当地的居民则被称为“印第安人”(Indians)。直到16世纪中叶,人们才普遍接受,这个被比大西洋还要广阔的海洋与亚洲大陆分开的区域,原来是一片新的大陆。 哥伦布为西班牙和全世界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荣誉。当时的人们对他充满了嫉妒,在第三次航行的过程中,哥伦布戴着镣铐被遣送回家。即使本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大陆,也被佛罗伦萨的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夺走了命名权,后者因写下了**份广为流传的关于新大陆的记载而获此殊荣。

作者简介

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历史与政治经济学教授。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足迹极广,他对于历史地点的知识,都是通过旅行获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流域的荒野中亲手埋葬了弟弟。他写作历史书的时候,辛辛那提大学还是一个不知名小机构,因为他的书发行量巨大,给辛辛那提大学带来很大的名声。他的历史书写得极好,“阅读的时候能感到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因此而得到很高的评价。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及成就,都在辛辛那提大学。他去世后,辛辛那提大学国旗降半旗为他志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